2019年自考政府、政策与经济学核心考点整理总结

发布日期:2019-07-24 10:38:53 编辑整理:湖南自考网 【字体: 】   【点击+添加招生老师微信】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2019年自考政府、政策与经济学核心考点整理一

 

第一篇.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1、经济领域的两个基本事实是什么?为什么说经济学的所有问题都建立在这两个基本事实基础上?

答:经济领域的两个基本事实是:(1)、社会居民和组织的物质需要是无限的或永不满足的。(2)、经济资源,即生产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要素是有限的或稀缺的。

经济学的所有问题都建立在这两个基本事实基础上的原因是:经济学就是研究社会中的个人、厂商、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在面对稀缺的资源与无限的需求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时,如何进行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决定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社会科学,简而言之就是关于选择的科学。之所以产生选择的问题,就是因为相对于人类无限的需要而言,资源是稀缺的。

2、马斯洛按照需要种类不同将需要划分为哪5个层次?

答: 生理需要——食物、空气、水、衣服、住房、交通; 安全需要——身体、财产、就业等各方面安全; 社会需要——人际交往、精神健康、归属感; 尊敬需要——自尊、受人尊敬; 自我实现的需要——实现个人的各种合理欲望与事业目标。

(概念辨析:物质需要——消费者为了获得快感与满足而拥有或使用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欲望。)

3、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需要的差别?(课本P3)

4、简述需要无限性的原因?

答:从需要的整体看是无限的;需要相对于供给能力是无限的;从心理上看,人的欲望是很难因简单的满足而消失的。

5、简述资源的类别

答:自由取用资源(空气、阳光);经济资源(自来水)。

6、简述生产要素的种类有哪些?以及他们的所得到的报酬?

答:生产要素是用来生产产品的必要元素,他们的作用就是投入生产过程中生产各种用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商品和劳务。包括:土地——地租;资本——利息; 劳动力——工资、奖金、佣金; 企业家才能(经营才能):组织其他要素进行生产、制定商业决策、决定采用新产品和新技术以及新组织形式、承担风险——利润。

7、简述供给的有限性(资源的稀缺性)?

答:所有的经济资源或生产所需的各个要素都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特性即稀缺性;我们地球只能为生产商品与服务提供有限的资源,因而有效资源的稀缺及其引起的有效生产活动的稀缺,必然导致产出的有限,即供给的有限;所谓稀缺规律,就是说,相对于人类无穷欲望而言,产品和服务以及生产这些产品和服务的资源总是不足的。其两重意义:这种稀缺是相对的,它不是指产品和服务的绝对数量,而是相对于需要的无限性来说是稀缺的;这种稀缺又是绝对的,它存在于任何时代和社会。

8、欲望的无限与资源稀缺之间产生的经济问题?

答: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怎样生产;为谁生产;谁做出上述决策。

9、简述经济学的概念(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答: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可供选择的有限资源,以求的人类现在和将来的欲望(需要)得到的最大的满足(最大的效用)的科学。即:研究如何进行选择,从而达到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简单的说,经济学就是关于效率的科学——运用有限资源的效率。

10、什么是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曲线?试用机会成本的概念和生产可能性曲线分析一国经济如何平衡消费品生产和资本品的生产。

答:机会成本,指使用一种资源或将其投入某一特定用途,而放弃的其在其他用途中所获得的最大利益。对机会成本的经济衡量就是物品的价格。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在一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生产各种(一般为2种)产品或服务的最大数量组合的曲线,以概括地说明生产的选择和选择的效率。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一个问题:如果社会多生产私人产品,就必然以减少社会服务生产为代价,这就是增加私人商品的机会成本。而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说明从一种产品的生产转换为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所产生的机会成本是递减的,即边际收益率是递减的。

分析:

A.消费品生产和资本品生产,这两大部类产品本身是相互制约的。一般来说,某一时点,社会选择生产资本品与消费品的多少,实际上就是在当前消费与未来消费、满足当前需要与满足长远需要之间作出选择。一国经济当前的选择是未来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基本决定因素。

B.通过生产可能性曲线可以看到:如果某国选择比其他国较大规模的资本品生产,那么它将要用更多的现在的产出用于建设更多工厂,而换来的是更大的经济增长,机会成本是牺牲了当前的消费。

C.国家经济要作出的现实选择就是在社会当前消费与更长远的消费间做出平衡,既不能因为当前消费牺牲过多长远利益,又不能为了将来的发展使当前人民生活水平受太大压抑,损害人们的积极性。一般这种权衡要考虑人们的传统习惯、普遍承受能力和国民经济的总体目标。一国在实现赶超先进国家的目标时往往更多倾向于扩大投资品生产。
 

2019年自考政府、政策与经济学核心考点整理二

 

11、为什么不同国家对于生产什么会有不同的抉择?

答:国民经济面临的现实选择就是如何在消费品生产与资本品生产之间取得平衡,这两大部类产品本身是相互制约的,社会选择生产消费品和资本品德多少,实际上就是在当前消费与未来消费间做出选择,这种选择表明,一国经济当前的选择是未来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基本决定因素。

国家经济要做出的现实选择,就是要在收益与机会成本之间作比较,即:在社会当前消费与更长远的消费间做出平衡,即不能因当前消费牺牲过多长远利益,又不能为了将来的发展使当前人民生活水平受太大压抑,损害人们的积极性。一般,这种权衡要考虑人们的传统习惯、普遍承受能力、国民经济的总体目标,一国在实现赶超先进国家的目标时,往往更多倾向于扩大投资品生产。

12、在市场经济中,生产是如何组织的?

答:生产的组织,意味着对用于生产的要素和技术如何组合的选择,即:生产每单位商品和服务,选择哪种技术所使用的资源成本最小。

在市场经济中,生产是如何组织的,这个问题包含3个问题:在不同行业间如何分配资源;在每一个行业中由什么样的企业从事生产;企业采取什么样的技术组合各种生产要素。第一个问题是由供求决定的价格体系决定的;第二和第三个问题是交织在一起的——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在某和行业内,只有愿意并有能力采用效率最高的生产技术的企业才能持续生产。效率最高的技术就是:在现有的市场价格下,要求生产技术能在保证产量的情况下使生产要素的组合最经济(价格合理)。

(如何生产的问题是由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和市场价格机制共同作用决定的)

13、简述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为什么有的国家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而另一些国家资本密集型企业较多?

答: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力占企业成本的比重相对较高的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资本占企业成本比重相对较高的企业。

企业会选择最高效的技术组织生产,而最高效的技术不一定是科技含量最高的技术,而是在保证产量的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最经济组合。因此,如果劳动力的价格高于资本要素的价格,则企业会减少劳动力数量、增加资本数量,以降低总成本。反之,会减少资本比重,增加劳动力比重。 一般,在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人们倾向于组成劳动密集型企业;而在劳动力成本较高而资本相对充足的国家,人们倾向于组织资本密集型企业。

14、简述商品与服务的不同分配方法?

答:在极端的政府计划经济中,分配的主体是政府计划;在市场经济中,社会产品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分配。

15、简述支付能力与购买意愿?

答:在市场经济中,总产品的分配问题由价格体系决定,价格体系从2方面解决社会总产品的分配问:a. 购买商品与服务的“支付能力”——消费者的收入决定消费者支付各种产品的能力;b. 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其取决于消费者对该产品和它的替代品的偏好与它们之间的价格比,商品的价格仍是决定消费者支出方式的重要因素。

因此,支付能力和购买意愿的平衡问题实质上就是产品市场价格和要素市场价格的平衡问题,最终起作用的是价格体系。

16、简述需求的定义和与消费者的关系?

答:需求即在某一时间内,消费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商品的需要;需要是消费者想得到某种商品的愿望。需求不是自然和主观的愿望,而是有效的需要,它包括2个条件:a、消费者有欲望的购买;b、有能力的购买。

消费者有购买某种商品的愿望是因为该商品有满足人的某种欲望的能力,即效用。一种商品要具有效用,必须具备2个条件:必须有用和稀缺。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消费者的需求量都应是给他带来最大效用的商品数量。

17、论述决定和影响需求变化的各种因素是什么?(课本P1—9)

答:价格——需求量随着价格上升而下降,随着价格的下降而上升。(例外:珠宝字画、股票外汇市场的投机)

消费者收入——正比关系:消费者收入增加,对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亦然。

相关商品价格——a.需求量与“互补品”价格反向变动(汽车和汽油);b.与“替代品”价格正向变动(大米和白面)。

消费者偏好。

价格和供求的未来预期。

消费者的数量。

民族、制度、风俗习惯、地理区域的影响。

政府政策(股市)。 

时间(茶叶、电脑)。
 

2019年自考政府、政策与经济学核心考点整理三

 

18、需求曲线(需求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用数学形式绘制的曲线)为何向下倾斜?(课本P 21)为什么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会增加呢?

答:一是由于边际效用递减(即在一定时间内,一个人每增加一单位某商品的消费所增加的效用),随着消费总量的增加而减少,而消费者愿意为满足效用而对某种商品付出的货币,即需求价格,是由其所获得的边际效用而定的,因此,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二是由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种影响的共同作用引起的: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后,这种商品向对于其他商品变得相对便宜,因此,消费者会用这种变得相对便宜的商品去替代其他商品,这种影响就是“替代效应”。

在商品价格下降时,消费者为了达到同样的满足程度所需花费的支出减少了,消费者会用这些增加了的收入去增加购买这种商品,又会使这种商品的需求进一步增加,这种影响就是“收入效应”。

对正常商品,这两种效应都是正的,它们共同作用决定了当商品的价格下降时,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就说明了为什么商品的需求曲线会向右下方倾斜。

19、简述需求与需求量的变动及其后果?

答: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保持不点,当商品本身的价格发生变动时,商品的需求量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变动,这种变动称为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当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时,消费者的收入,或者是相关商品的价格,或者是消费者的偏好发生变动,会引起需求曲线向左或向右平行移动,这种变动称为需求的变动。

需求变化的后果:如果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当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时,需求曲线会向右平行移动;当消费者收入减少时,需求曲线则向左平行移动。当替代品价格上升时,需求曲线会向右平移,反之则向左平移;当互补品价格上升时,需求曲线会向左平移,反之则向右平移;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增强时,该商品的需求曲线会向右平移,反之则向左平移。

20、简述供给的定义和与生产者的关系?

答:供给——在某一时间内,生产者在一定的价格条件下,愿意并可能出售的产品数量。(包括新提供的物品和已有的存货)这种供给是指有效供给,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生产者有出售的愿望、供应的能力。

21、简述影响供给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答:价格——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价格和供给量之间有一种正向变动关系:商品供给量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增加。(例外:劳动力、古玩字画、证券黄金)

相关商品价格——当某种产品的替代品涨价时,会减少种产品的供给量;当互补品涨价时,会增加这种产品的供给量。

生产的成本——成本上升,利润减少,供给量减少。

生产者对外来的预期——股市。

生产者的数量——竞争。

生产的技术水平。

22、简述供给曲线为何向右上方倾斜(斜率为正值)?

答:第一,厂商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动机的,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产品数量,应该在既定的价格下能给他带来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的产品数量。

厂商利润最大化的短期均衡条件是:(其)边际收益 = 边际成本 = 产品市场价格,因而厂商的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上的每个点对应的价格下都有一个最优均衡产量,这也是生产者愿意并且能提供的产品数量,所以供给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是重合的。

第二,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随着产量扩大,边际成本是先递减后递增的。

当产品价格较高时,厂商有盈利并会扩大产量,直至边际成本与价格相等时候达到短期均衡,厂商获得最大利润,此时对应的产量是厂商愿意提供的最优产量;

当产品价格很低,低到等于平均可变成本时,厂商在边际成本等于价格时,产量是亏损最小的最优产量,此时厂商继续生产仍能弥补可变成本,但是如果再低,则厂商会停止生产,不再愿意供给。

所以,供给曲线是短期边际曲线高于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曲线部分,此部分中,边际成本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因此,短期供给曲线也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23、简述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及后果?

答: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在数学图形中,这种变动表现为同一既定的供给曲线上点的运动。

供给的变动——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当替代品价格下降、互补品价格上升、预期商品价格上涨、技术水平进步时,供给曲线向右平行移动;若上述因素发生引起供给数量减少的变动,则供给曲线向左平行移动。

24、什么是均衡、均衡价格、均衡数量?

均衡——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市场均衡(分为:局部均衡、一般均衡)出现在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相等的时候,此时该商品的价格是均衡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从数学意义上说,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上(均衡点)。
 

2019年自考政府、政策与经济学核心考点整理四

 

25、试述市场的均衡过程。

答:商品均衡价格是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一般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这种供求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会逐步消失,自动回复到均衡价格水平:

A、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商品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出现商品过剩,一方面会使需求者压低价格,另一方面又会使供给者减少商品供给量,这样商品的价格必然下降到均衡价格水平。

B、相反,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出现商品短缺,一方面迫使需求者提高价格,另一方面又使供给者增加商品的供给量,这样该商品的价格必然上升,一直上升到均衡价格的水平。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26、 试分析政府和开放部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03年试题论述:试分析政府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答: 当在同样的利率水平下,投资需求增加,则IS曲线向右移动;反之,投资需求下降,IS曲线向左移动。当储蓄意愿增加了,即人们更节俭了,则同样投资水平要求的均衡收入下降,因此,IS曲线向左移动。(消费增加,IS向右移动)

在三部门经济中,IS曲线是根据国民收入均衡条件I+G=S+T导出的,因此,政府支出和税收也会使移动:如果增加政府支出,会使IS曲线向右移动;如果增加税收,会使IS曲线向左移动。

如果考虑开放经济,则进出口变动也会使其移动。货币投机需求、交易需求和货币供给量的变化,都会使LM曲线发生移动:如果投机需求增加,LM曲线向左移动;如果交易需求减少而其他情况不变,则LM曲线向右移;如果货币供给增加,LM曲线向右移动。

因此,在有效需求不足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增加货币供给等措施,使IS和LM曲线向右移动,使均衡点也向右移动,从而增加均衡国民收入,达到充分就业状态。

27、作为配置资源的方式,市场和政府干预(计划)各存在哪些局限或者缺陷?(2004年试题)

答:市场经济的局限性:市场机制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的发挥是建立在完全自由竞争市场的假设之上的,事实上,现实经济不存在这样的假设条件。因而,市场经济存在难以克服的局限性:(1)经济不稳定。(2)竞争的缺乏。(3)市场行为负的外部性。(4)公共物品的提供存在困难。(5)市场可能导致非常不平等的收入分配。(6)信息与知识等虽有很高正外部性,但很难依靠市场解决。 计划经济的局限性:

(1)计划当局无法确定个人从消费商品中获得的满足;

(2)计划当局很难精确估计需要,分配生产要素,制定计划;

(3)生产要素按计划分配,产品平均分配造成生产效率低下;

(4)庞大的官僚机构间、繁杂的计划间的协调本身就损失了效率;

(5)政府官员也有其自身的利益,在拥有大量权力而没有足够的制约时,就会发生腐败等行为。

28、试述传统、计划、市场、混合等几种经济体系各自的特点?政府在不同经济体系中的作用有哪些不同?

答:A、传统经济:

(1)在传统经济中,大部分资源用于农业生产,尚未形成大规模工业生产。

(2)社会流动性小,生产多数以家庭为单位组织,家庭、宗族是社会组织的主要力量。

(3)政治权力的重心一般操在地方上拥有或控制土地的人手中。

B、计划经济:

(1)纯计划经济社会几乎所有生产资料都归国家所有,庞大的政府机构代表全民集中行使配置资源的权力。

(2)没有市场供求和价格机制,无法体现个体的意志和选择权。

(3)个人和企业不存在独立性,只是政府的附属品。

(4)由于按需分配的不可能性,产品一般采取平均分配。

(5)政府拥有生产要素的控制权,生产决策权,分配权,政府通过计划指导整个经济的运行。

C、市场经济:——市场的作用机制主要是竞争和价格机制

(1)市场经济以私有财产为基础,生产要素由个人或私人部门所有,而非政府所有。

(2)市场经济以经济自由为原则,个人与企业拥有自由的经营决策权和选择权。

(3)经济人都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代价去追逐和获得自身的最大经济利益。

(4)自由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性。

(5)市场经济的基本沟通、协调机制是市场或者说是价格系统。

(6)政府的有限作用:政府除制定法律规范自由选择权和私有财产制度外,不承担任何经济角色。

D、混合经济:(1)政府在弥补市场缺陷和纠正市场失灵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2)市场在资源配置或私人物品的生产和供应上起基础作用。

(3)政府补充市场机制而非取代它。


2019年自考政府、政策与经济学核心考点整理五

 

第二篇.国内经济与政治背景

1、简述分工和专业化的概念(课本P92-93)

2、分析分工和专业化的经济性和不经济性(课本P93-96)

3、试从交换的产生、发展和交易方式的变革分析分工的发展?

答:(1)与分工和专业化的产生和发展必然相伴的是交换的产生和发展,人们越是专业化的生产,越是要扩大与他交往的范围。(2)分工要发展就必须扩大市场范围,而影响市场范围大小的关键,就是交易费用。(3)但交易费用会随着市场范围的扩大而逐渐增加,为了降低交易费用,货币产生了。(4)货币作为一种公认的交换媒介,大大降低了交易费用,货币的出现带来了交换的革命。

综上所述,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推动交换的发展和市场范围的扩大,市场范围的扩大同时也带动分工进一步发展,随着分工、交换、市场的发展,为降低交易费用,必然伴随着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

4、简述交易费用的概念及其与市场范围的关系(课本P97-98)

5、简述货币的产生与交易方式变革之间的关系(课本P98-99)

6、简述现代经济中货币体系的重要作用(课本P99)

7、你如何看待一国产业进步的进程与该国制度变迁的关系?

答:A、以美国为例:

(1)从表面因素上看,首先得益于其对外开放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广阔的国内市场;其次,在第二次技术革命中,美国等国之所以能赶超英国,因为他们充分发挥了后发优势。(2)从根本上看,上述优势的发挥得益于其制度因素。 美国的独立,才使它有了发展自己工业体系,维护自己经济利益的制度保障; 美国内战结束后,南方奴隶制的废除,使得劳动力、资本、土地、消费品等要素得以在全国流动,与此同时,交通通讯业的革命性发展使得交易费用大大降低,两因素结合,构成了国内开放的统一市场体系。

B、以德国为例:

(1)拿破仑革命战争和普鲁士贵族的发展扫清了工业革命的制度障碍,表现在: 废除贵族特权,废除农奴制,推行了新的资产阶级民法; 在普鲁士境内实行自由贸易,对外减低关税,废除行会的控制权; 进行教育改革。(2)在作好了制度上的准备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迎来了又一次新技术革命的机遇,与美国一样,德国在新技术的运用和推广上发挥了后进优势,成功地建立了现代化工业体系,成为后起之秀。

8、简述市场经济体制演变的轨迹(课本P106)

9、简述后工业化时代新经济的特点(课本P107-108)

10、我国当前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有哪些?(课本P111)

11、简述规模经济的概念及其原因(课本P112-113)
 

2019年自考政府、政策与经济学核心考点整理六

 

12、理论上,企业适度规模边界是如何确定的?企业组织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的作用对企业规模有何影响?

答:(1)一个经济组织采取市场交易方式还是企业内交易方式,取决于两种交易方式的单位交易费用孰高孰低。在一定范围内,管理的交易费用大大低于市场交易的费用。但根据报酬递减法则,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企业内交易的单位费用会非线性地增大,当市场交易的边际费用等于企业内管理交易的边际费用时,一个企业的规模边界被确定在这一点上。(2)影响:第一, 企业通过企业组织结构技术的创新,使企业内管理交易的单位费用的上升趋势得到了抑制,从而企业规模得到了相应的发展。第二, 政府通过公司法等法律形式将比较成功的企业组织形态确定下来,还可通过其司法体系调整解决劳资纠纷或股东与公司法人间的纠纷,因此政府的存在可使企业内交易费用下降。

13、经济学中一般将国内经济划分为哪些部门?(课本P115)

14、现代企业包括哪些基本形态?各自的法律特征是什么?(课本P115-117)

15、简述现代公司制企业的基本类型。(课本P118)

16、试述公共部门的国有化和私有化历史?

答:20世纪30年代和60年代的美国,40年代的欧洲,在大危机和战争年代先后放弃了完全放任自由的经济政策,政府开始对市场和经济生活的大规模干预,对提供一些“公共物品”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环保、基础科研等的部门实行国有化。

20世纪70、80年代后,西方国家出现滞胀的石油危机,政府收入减少,社会保障支出大幅上升,政府陷入入不敷出的窘境,同时,公共部门中的国有企业面临着低效率、服务官僚化的问题,政府面临着改革公共机构的压力。因此,从80年代中期开始,许多国家掀起了私有化运动,典型的有英国撒切尔政府和美国里根政府上台后采取的一系列私有化政策措施。

17、简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公共部门改革的背景和内容(课本P119-121)

18、公共选择理论有关公共部门改革的基本观点是什么?(课本P120)

19、管理主义的基本观点。

    答:私人部门的管理比公共部门优越,应该在公共部门中引入私人部门的管理技术进行重塑。(可上网查阅有关管理主义的其他文献)

20、简述我国政府和企业角色转换的背景和途径(课本P121)

21、简述商会的概念及其影响力。(课本P122)

22、简述现代中国商会(行业协会)发展的历程。(课本P125)

23、简述当今中国发展行业协会的意义(课本P125-126)

24、简述当今中国行业协会的职能/功能(课本P126)

25、简述工会的概念、其负面经济影响和积极的政治意义(课本P127-128)

26、改革和发展我国工会组织的必要性及其意义(课本P129)

27、叙述融机构体系的框架及其在现代经济中的意义((课本P129-139)

30、简述政府的概念及其职责(课本P140-141)

31、为什么任何社会都需要设置地方政府?(2004年试题)

答:设置地方政府的原因:(1)为管理方便;(2)提供有效服务;(3)地方政府是民主政治体制的突出特征;(4)增进人们对自由政治制度的理解。

32、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一般如何处理?

答: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几种模式:(1) 联邦制国家有限分权模式(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印度);(2) 单一制国家有限集权模式(英国、法国、日本)。(叙述其内容)

33、中央与地方划分财政职能的原则及类型(课本P146-147)

34、简述税收的非财政途径及不同的税收政策观点(课本P148)

35、简述我国政权的基本体系(课本P148-149)

36、当前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在组织结构、职权和财政上有何特点? (课本P150-156)

37、民族地方自治与特别行政区存在的意义?(课本P149)
 

2019年自考政府、政策与经济学核心考点整理七

 

38、试分析对我国公共决策产生影响的各种正式、非正式因素?

答:正式因素包括:

(1) 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是最高决策机构,人民代表大会作出的决策有本权威性和强制性两个基本特征。

(2) 政府。在我国,政府作为行政管理机关,是决策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部门制定的政策具有具体性和补充性的特征,

(3) 国家主席。国家主席是一种国家机关,它同全国人大常委会结合行使国家元首的职权.国家的法律由国家主席予以颁布施行,并发布各项主席令。

(4) 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它在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中起着主导作用。

非正式因素包括:

(1) 民主党派和政治社团。

a、 各民主党派在我国决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参政、议政的功能。

b、 政治协商会议以制度化的形式为各民主党派,政治社团和非组织社会知名人士提供了独特的议政渠道,在国家公共决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c、我国的政治社团是不同利益群体实现其特殊利益要求的工具,如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在国家制定政策时,政治团体的存在能够保证公共决策不以严重损害某些群体利益为代价而使另一些群体获利。

(2) 政策研究组织。

a、 隶属于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的纯行政性政策研究组织。

b、 行政性和学术性相结合的政策研究组织。

c、 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及高等学校下设的相应系、所、室等学术性政策研究组织。

d、 企业、公司、个人创办的政策研究所、咨询公司、研究会等民间政策研究组织。

e、由前政府官员组成的咨询小组,委员会等政策研究组织。

(3) 公务员。

(4) 社会公众。在我国,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党和政府决策的基本路线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5) 舆论和媒体。

(6) 政党资金和经费来源的影响。

39、试比较议会民主制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答:1、议会民主制包括) 总统—议会制,以美国为典型; 内阁—议会制,以英国、德国、日本为代表; 委员会—议会制,以瑞士联邦为代表。

所有实行议会制决策体制的国家,大都在宪法中认为“全民公决”的决策方式,但通过“阿罗不可能定理”可以得知,真正的“民主”体制是不存在的,也不可能存在。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在代议制的选择过程中,政治家是理性而自利的,投票人是理性而无知的,这种机制预先造成了政府的优先地位。政府依据自身利益偏好行事,导致“政府失灵”,政府失灵意味着社会资源被损耗浪费,公众成为最终的利益受损者。

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基本特征是:(1)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2)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集体行使权力,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行使职权;(3) 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由它罢免;(4) 地方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5) 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人民代表大会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中国共产党在人民代表大会制中的领导作用。作为对人民代表大会制的重要补充,还实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

40、简述公共政策的定义及西方政策科学中的五种政策理论(课本P158-159)

41、决策主体一般包括哪些?各自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课本P160-165)

42、公共决策体制有哪些类型?(课本P165-167)

43、简述阿罗不可能定理。(网络可查阅)

44、简述公共选择理论有关代议制民主的基本观点(课本P168)

45、决策过程有哪些环节构成?(课本P168-171)

46、叙述利益集团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课本P169-170)

47、简述我国人大代表的选举程序(课本P77-178)

48、论述我国公共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必要性(课本P179-180)

49、失业的类型?引起失业的原因有哪些?失业可能产生什么社会后果?

答:失业的类型和原因:

(1) 摩擦性失业。包括:劳动力的流动;退休和新劳动者加入的不同步性;不满意现状而离职。

(2) 结构性失业。包括: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而引起的劳动力供求不一致。

(3) 周期性失业。包括: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

失业的社会后果:

由于推动了保障基本生活的收入来源,失业者就会不断地寻找工作,不断地失望,使身心受到极大的伤害。研究表明:失业会破坏身体和精神健康,更容易导致心脏病,酗酒和自杀。高失业时期,往往伴随着高犯罪率,高离婚率及公众对政府的种种不满。
 

2019年自考政府、政策与经济学核心考点整理八

 

50、试分析失业的微观基础(课本P192-194)

51、降低自然失业率和周期性失业的政策各是什么?(课本P195-196)

52、什么是经济周期?乘数和加速数理论是如何解释经济周期的?(课本P`89-`90)

53、试用汉森-萨缪尔森模型分析经济周期的运动过程(课本P190-192)

54、通货膨胀的概念?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通货膨胀可能产生什么社会后果?

答:通货膨胀指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地上升,一般用物价指数来衡量。

按照价格上升速度,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的通货膨胀和恶性通货膨胀。(各自的特点)

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

(1) 需求拉上通货膨胀。即:总需求过度增长,总供给不足。

(2) 成本推进通货膨胀。即:由于生产成本增加,物价被推进上涨。

(3) 供求混合推进通货膨胀。即:拉中有推、推中有拉。

(4) 结构性通货膨胀。即: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导致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

(5) 预期通货膨胀。即:由于人们的预期而使上一次的通货膨胀持续甚至加剧。

(6) 惯性通货膨胀。即:由于本身的惯性而持续下去的通货膨胀。

(7) 现代货币数量论与通货膨胀。即:由于货币的过度发行而造成的持续通货膨胀。

(8) 国际经济周期带动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社会后果:

(1) 通货膨胀收入再分配效应;

(2) 通货膨胀财富分配效应;

(3) 通货膨胀对产出与就业的影响;

(4) 通货膨胀对价格的扭曲;

(5) 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6) 恶性通货膨胀与经济社会危机;

55、反对通货膨胀的政策有哪些?(课本P203-205)(尤其注意菲利普斯曲线)

56、有关滞胀原因的三种理论观点(课本P206-207)

57、有关经济增长的三种理论模型(课本P208-209)

58、简述经济增长的外部成本或社会代价(课本P209-210)

59、试对经济增长和生活质量的关系进行评价(课本P210-212)

答:生活质量与经济增长往往存在着矛盾。生活质量应把经济增长中令人不快的特征作为社会成本减去,加上公民们现在享受到的更多的闲暇时间以及夫妻们在自己家庭中所提供的劳务,有几种衡量生活质量的方法:(1) 经济净福利(NEW);(2) 实际生活质量指数;(3) 成本效益评价法。

经过上述的衡量评价,经济增长不再是一个单纯的量的概念,而成为一个综合的质的概念。为了区别,我们可用“经济发展”来表示这一质的概念,它不仅包括经济增长的速度,增长的平稳程度和结果,而且还包括国民的平均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与制度等的总体进步。

60、在制定经济增长政策时应注意的问题?(课本P212-213)

61、什么是经济政策?类型?P214

62、什么是财政政策?P214

63、国家财政的构成?政府支出构成?政府收入构成?政府购买、政府转移支付、税收、公债的概念?财政政策工具?P215-217

64、叙述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机制。P217-218

65、什么是补偿性财政政策?怎么斟酌使用财政政策?P218-219

66、年度预算的功能?P219

67、各项财政政策工具对国民收入的影响?P220

68、分析影响财政效果的因素。P220-222

69、什么是货币政策?其目的?P222

70、什么是货币传导机制?其阶段?P222

71、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P222-224

7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P224-225

73、分析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P225

74,分析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因素。P226-227

75、货币政策效果实证分析。(注意案例)P227-228

76、收入政策、价格政策、产业政策的概念、目标、措施等?P228-232

77、分析多种经济政策配合使用的原因、配合方式及其效应。P232-234

 


以上就是关于《2019年自考政府、政策与经济学核心考点整理总结》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湖南自考资讯,请持续关注《湖南自考网》。如有需要,考生可点击《湖南自考网助学报名入口》进行报名,或点击添加《招生老师微信》进行咨询解答和报名服务哦~

本文标签:湖南自考 湖南自考管理类 2019年自考政府、政策与经济学核心考点整理总结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hnzk.hn.cn

本文地址:http://www.hnzk.hn.cn/cjgll/21338.html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更新时间:]浏览热度(

《湖南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湖南自考-便捷服务

2019年自考政府、政策与经济学核心考点整理总结

日期:2019-07-24 10:38:53  整理:湖南自考网  浏览(

2019年自考政府、政策与经济学核心考点整理一

 

第一篇.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1、经济领域的两个基本事实是什么?为什么说经济学的所有问题都建立在这两个基本事实基础上?

答:经济领域的两个基本事实是:(1)、社会居民和组织的物质需要是无限的或永不满足的。(2)、经济资源,即生产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要素是有限的或稀缺的。

经济学的所有问题都建立在这两个基本事实基础上的原因是:经济学就是研究社会中的个人、厂商、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在面对稀缺的资源与无限的需求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时,如何进行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决定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社会科学,简而言之就是关于选择的科学。之所以产生选择的问题,就是因为相对于人类无限的需要而言,资源是稀缺的。

2、马斯洛按照需要种类不同将需要划分为哪5个层次?

答: 生理需要——食物、空气、水、衣服、住房、交通; 安全需要——身体、财产、就业等各方面安全; 社会需要——人际交往、精神健康、归属感; 尊敬需要——自尊、受人尊敬; 自我实现的需要——实现个人的各种合理欲望与事业目标。

(概念辨析:物质需要——消费者为了获得快感与满足而拥有或使用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欲望。)

3、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需要的差别?(课本P3)

4、简述需要无限性的原因?

答:从需要的整体看是无限的;需要相对于供给能力是无限的;从心理上看,人的欲望是很难因简单的满足而消失的。

5、简述资源的类别

答:自由取用资源(空气、阳光);经济资源(自来水)。

6、简述生产要素的种类有哪些?以及他们的所得到的报酬?

答:生产要素是用来生产产品的必要元素,他们的作用就是投入生产过程中生产各种用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商品和劳务。包括:土地——地租;资本——利息; 劳动力——工资、奖金、佣金; 企业家才能(经营才能):组织其他要素进行生产、制定商业决策、决定采用新产品和新技术以及新组织形式、承担风险——利润。

7、简述供给的有限性(资源的稀缺性)?

答:所有的经济资源或生产所需的各个要素都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特性即稀缺性;我们地球只能为生产商品与服务提供有限的资源,因而有效资源的稀缺及其引起的有效生产活动的稀缺,必然导致产出的有限,即供给的有限;所谓稀缺规律,就是说,相对于人类无穷欲望而言,产品和服务以及生产这些产品和服务的资源总是不足的。其两重意义:这种稀缺是相对的,它不是指产品和服务的绝对数量,而是相对于需要的无限性来说是稀缺的;这种稀缺又是绝对的,它存在于任何时代和社会。

8、欲望的无限与资源稀缺之间产生的经济问题?

答: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怎样生产;为谁生产;谁做出上述决策。

9、简述经济学的概念(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答: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可供选择的有限资源,以求的人类现在和将来的欲望(需要)得到的最大的满足(最大的效用)的科学。即:研究如何进行选择,从而达到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简单的说,经济学就是关于效率的科学——运用有限资源的效率。

10、什么是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曲线?试用机会成本的概念和生产可能性曲线分析一国经济如何平衡消费品生产和资本品的生产。

答:机会成本,指使用一种资源或将其投入某一特定用途,而放弃的其在其他用途中所获得的最大利益。对机会成本的经济衡量就是物品的价格。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在一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生产各种(一般为2种)产品或服务的最大数量组合的曲线,以概括地说明生产的选择和选择的效率。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一个问题:如果社会多生产私人产品,就必然以减少社会服务生产为代价,这就是增加私人商品的机会成本。而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说明从一种产品的生产转换为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所产生的机会成本是递减的,即边际收益率是递减的。

分析:

A.消费品生产和资本品生产,这两大部类产品本身是相互制约的。一般来说,某一时点,社会选择生产资本品与消费品的多少,实际上就是在当前消费与未来消费、满足当前需要与满足长远需要之间作出选择。一国经济当前的选择是未来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基本决定因素。

B.通过生产可能性曲线可以看到:如果某国选择比其他国较大规模的资本品生产,那么它将要用更多的现在的产出用于建设更多工厂,而换来的是更大的经济增长,机会成本是牺牲了当前的消费。

C.国家经济要作出的现实选择就是在社会当前消费与更长远的消费间做出平衡,既不能因为当前消费牺牲过多长远利益,又不能为了将来的发展使当前人民生活水平受太大压抑,损害人们的积极性。一般这种权衡要考虑人们的传统习惯、普遍承受能力和国民经济的总体目标。一国在实现赶超先进国家的目标时往往更多倾向于扩大投资品生产。
 

2019年自考政府、政策与经济学核心考点整理二

 

11、为什么不同国家对于生产什么会有不同的抉择?

答:国民经济面临的现实选择就是如何在消费品生产与资本品生产之间取得平衡,这两大部类产品本身是相互制约的,社会选择生产消费品和资本品德多少,实际上就是在当前消费与未来消费间做出选择,这种选择表明,一国经济当前的选择是未来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基本决定因素。

国家经济要做出的现实选择,就是要在收益与机会成本之间作比较,即:在社会当前消费与更长远的消费间做出平衡,即不能因当前消费牺牲过多长远利益,又不能为了将来的发展使当前人民生活水平受太大压抑,损害人们的积极性。一般,这种权衡要考虑人们的传统习惯、普遍承受能力、国民经济的总体目标,一国在实现赶超先进国家的目标时,往往更多倾向于扩大投资品生产。

12、在市场经济中,生产是如何组织的?

答:生产的组织,意味着对用于生产的要素和技术如何组合的选择,即:生产每单位商品和服务,选择哪种技术所使用的资源成本最小。

在市场经济中,生产是如何组织的,这个问题包含3个问题:在不同行业间如何分配资源;在每一个行业中由什么样的企业从事生产;企业采取什么样的技术组合各种生产要素。第一个问题是由供求决定的价格体系决定的;第二和第三个问题是交织在一起的——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在某和行业内,只有愿意并有能力采用效率最高的生产技术的企业才能持续生产。效率最高的技术就是:在现有的市场价格下,要求生产技术能在保证产量的情况下使生产要素的组合最经济(价格合理)。

(如何生产的问题是由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和市场价格机制共同作用决定的)

13、简述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为什么有的国家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而另一些国家资本密集型企业较多?

答: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力占企业成本的比重相对较高的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资本占企业成本比重相对较高的企业。

企业会选择最高效的技术组织生产,而最高效的技术不一定是科技含量最高的技术,而是在保证产量的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最经济组合。因此,如果劳动力的价格高于资本要素的价格,则企业会减少劳动力数量、增加资本数量,以降低总成本。反之,会减少资本比重,增加劳动力比重。 一般,在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人们倾向于组成劳动密集型企业;而在劳动力成本较高而资本相对充足的国家,人们倾向于组织资本密集型企业。

14、简述商品与服务的不同分配方法?

答:在极端的政府计划经济中,分配的主体是政府计划;在市场经济中,社会产品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分配。

15、简述支付能力与购买意愿?

答:在市场经济中,总产品的分配问题由价格体系决定,价格体系从2方面解决社会总产品的分配问:a. 购买商品与服务的“支付能力”——消费者的收入决定消费者支付各种产品的能力;b. 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其取决于消费者对该产品和它的替代品的偏好与它们之间的价格比,商品的价格仍是决定消费者支出方式的重要因素。

因此,支付能力和购买意愿的平衡问题实质上就是产品市场价格和要素市场价格的平衡问题,最终起作用的是价格体系。

16、简述需求的定义和与消费者的关系?

答:需求即在某一时间内,消费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商品的需要;需要是消费者想得到某种商品的愿望。需求不是自然和主观的愿望,而是有效的需要,它包括2个条件:a、消费者有欲望的购买;b、有能力的购买。

消费者有购买某种商品的愿望是因为该商品有满足人的某种欲望的能力,即效用。一种商品要具有效用,必须具备2个条件:必须有用和稀缺。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消费者的需求量都应是给他带来最大效用的商品数量。

17、论述决定和影响需求变化的各种因素是什么?(课本P1—9)

答:价格——需求量随着价格上升而下降,随着价格的下降而上升。(例外:珠宝字画、股票外汇市场的投机)

消费者收入——正比关系:消费者收入增加,对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亦然。

相关商品价格——a.需求量与“互补品”价格反向变动(汽车和汽油);b.与“替代品”价格正向变动(大米和白面)。

消费者偏好。

价格和供求的未来预期。

消费者的数量。

民族、制度、风俗习惯、地理区域的影响。

政府政策(股市)。 

时间(茶叶、电脑)。
 

2019年自考政府、政策与经济学核心考点整理三

 

18、需求曲线(需求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用数学形式绘制的曲线)为何向下倾斜?(课本P 21)为什么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会增加呢?

答:一是由于边际效用递减(即在一定时间内,一个人每增加一单位某商品的消费所增加的效用),随着消费总量的增加而减少,而消费者愿意为满足效用而对某种商品付出的货币,即需求价格,是由其所获得的边际效用而定的,因此,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二是由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种影响的共同作用引起的: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后,这种商品向对于其他商品变得相对便宜,因此,消费者会用这种变得相对便宜的商品去替代其他商品,这种影响就是“替代效应”。

在商品价格下降时,消费者为了达到同样的满足程度所需花费的支出减少了,消费者会用这些增加了的收入去增加购买这种商品,又会使这种商品的需求进一步增加,这种影响就是“收入效应”。

对正常商品,这两种效应都是正的,它们共同作用决定了当商品的价格下降时,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就说明了为什么商品的需求曲线会向右下方倾斜。

19、简述需求与需求量的变动及其后果?

答: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保持不点,当商品本身的价格发生变动时,商品的需求量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变动,这种变动称为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当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时,消费者的收入,或者是相关商品的价格,或者是消费者的偏好发生变动,会引起需求曲线向左或向右平行移动,这种变动称为需求的变动。

需求变化的后果:如果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当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时,需求曲线会向右平行移动;当消费者收入减少时,需求曲线则向左平行移动。当替代品价格上升时,需求曲线会向右平移,反之则向左平移;当互补品价格上升时,需求曲线会向左平移,反之则向右平移;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增强时,该商品的需求曲线会向右平移,反之则向左平移。

20、简述供给的定义和与生产者的关系?

答:供给——在某一时间内,生产者在一定的价格条件下,愿意并可能出售的产品数量。(包括新提供的物品和已有的存货)这种供给是指有效供给,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生产者有出售的愿望、供应的能力。

21、简述影响供给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答:价格——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价格和供给量之间有一种正向变动关系:商品供给量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增加。(例外:劳动力、古玩字画、证券黄金)

相关商品价格——当某种产品的替代品涨价时,会减少种产品的供给量;当互补品涨价时,会增加这种产品的供给量。

生产的成本——成本上升,利润减少,供给量减少。

生产者对外来的预期——股市。

生产者的数量——竞争。

生产的技术水平。

22、简述供给曲线为何向右上方倾斜(斜率为正值)?

答:第一,厂商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动机的,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产品数量,应该在既定的价格下能给他带来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的产品数量。

厂商利润最大化的短期均衡条件是:(其)边际收益 = 边际成本 = 产品市场价格,因而厂商的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上的每个点对应的价格下都有一个最优均衡产量,这也是生产者愿意并且能提供的产品数量,所以供给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是重合的。

第二,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随着产量扩大,边际成本是先递减后递增的。

当产品价格较高时,厂商有盈利并会扩大产量,直至边际成本与价格相等时候达到短期均衡,厂商获得最大利润,此时对应的产量是厂商愿意提供的最优产量;

当产品价格很低,低到等于平均可变成本时,厂商在边际成本等于价格时,产量是亏损最小的最优产量,此时厂商继续生产仍能弥补可变成本,但是如果再低,则厂商会停止生产,不再愿意供给。

所以,供给曲线是短期边际曲线高于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曲线部分,此部分中,边际成本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因此,短期供给曲线也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23、简述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及后果?

答: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在数学图形中,这种变动表现为同一既定的供给曲线上点的运动。

供给的变动——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当替代品价格下降、互补品价格上升、预期商品价格上涨、技术水平进步时,供给曲线向右平行移动;若上述因素发生引起供给数量减少的变动,则供给曲线向左平行移动。

24、什么是均衡、均衡价格、均衡数量?

均衡——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市场均衡(分为:局部均衡、一般均衡)出现在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相等的时候,此时该商品的价格是均衡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从数学意义上说,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上(均衡点)。
 

2019年自考政府、政策与经济学核心考点整理四

 

25、试述市场的均衡过程。

答:商品均衡价格是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一般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这种供求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会逐步消失,自动回复到均衡价格水平:

A、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商品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出现商品过剩,一方面会使需求者压低价格,另一方面又会使供给者减少商品供给量,这样商品的价格必然下降到均衡价格水平。

B、相反,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出现商品短缺,一方面迫使需求者提高价格,另一方面又使供给者增加商品的供给量,这样该商品的价格必然上升,一直上升到均衡价格的水平。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26、 试分析政府和开放部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03年试题论述:试分析政府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答: 当在同样的利率水平下,投资需求增加,则IS曲线向右移动;反之,投资需求下降,IS曲线向左移动。当储蓄意愿增加了,即人们更节俭了,则同样投资水平要求的均衡收入下降,因此,IS曲线向左移动。(消费增加,IS向右移动)

在三部门经济中,IS曲线是根据国民收入均衡条件I+G=S+T导出的,因此,政府支出和税收也会使移动:如果增加政府支出,会使IS曲线向右移动;如果增加税收,会使IS曲线向左移动。

如果考虑开放经济,则进出口变动也会使其移动。货币投机需求、交易需求和货币供给量的变化,都会使LM曲线发生移动:如果投机需求增加,LM曲线向左移动;如果交易需求减少而其他情况不变,则LM曲线向右移;如果货币供给增加,LM曲线向右移动。

因此,在有效需求不足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增加货币供给等措施,使IS和LM曲线向右移动,使均衡点也向右移动,从而增加均衡国民收入,达到充分就业状态。

27、作为配置资源的方式,市场和政府干预(计划)各存在哪些局限或者缺陷?(2004年试题)

答:市场经济的局限性:市场机制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的发挥是建立在完全自由竞争市场的假设之上的,事实上,现实经济不存在这样的假设条件。因而,市场经济存在难以克服的局限性:(1)经济不稳定。(2)竞争的缺乏。(3)市场行为负的外部性。(4)公共物品的提供存在困难。(5)市场可能导致非常不平等的收入分配。(6)信息与知识等虽有很高正外部性,但很难依靠市场解决。 计划经济的局限性:

(1)计划当局无法确定个人从消费商品中获得的满足;

(2)计划当局很难精确估计需要,分配生产要素,制定计划;

(3)生产要素按计划分配,产品平均分配造成生产效率低下;

(4)庞大的官僚机构间、繁杂的计划间的协调本身就损失了效率;

(5)政府官员也有其自身的利益,在拥有大量权力而没有足够的制约时,就会发生腐败等行为。

28、试述传统、计划、市场、混合等几种经济体系各自的特点?政府在不同经济体系中的作用有哪些不同?

答:A、传统经济:

(1)在传统经济中,大部分资源用于农业生产,尚未形成大规模工业生产。

(2)社会流动性小,生产多数以家庭为单位组织,家庭、宗族是社会组织的主要力量。

(3)政治权力的重心一般操在地方上拥有或控制土地的人手中。

B、计划经济:

(1)纯计划经济社会几乎所有生产资料都归国家所有,庞大的政府机构代表全民集中行使配置资源的权力。

(2)没有市场供求和价格机制,无法体现个体的意志和选择权。

(3)个人和企业不存在独立性,只是政府的附属品。

(4)由于按需分配的不可能性,产品一般采取平均分配。

(5)政府拥有生产要素的控制权,生产决策权,分配权,政府通过计划指导整个经济的运行。

C、市场经济:——市场的作用机制主要是竞争和价格机制

(1)市场经济以私有财产为基础,生产要素由个人或私人部门所有,而非政府所有。

(2)市场经济以经济自由为原则,个人与企业拥有自由的经营决策权和选择权。

(3)经济人都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代价去追逐和获得自身的最大经济利益。

(4)自由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性。

(5)市场经济的基本沟通、协调机制是市场或者说是价格系统。

(6)政府的有限作用:政府除制定法律规范自由选择权和私有财产制度外,不承担任何经济角色。

D、混合经济:(1)政府在弥补市场缺陷和纠正市场失灵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2)市场在资源配置或私人物品的生产和供应上起基础作用。

(3)政府补充市场机制而非取代它。


2019年自考政府、政策与经济学核心考点整理五

 

第二篇.国内经济与政治背景

1、简述分工和专业化的概念(课本P92-93)

2、分析分工和专业化的经济性和不经济性(课本P93-96)

3、试从交换的产生、发展和交易方式的变革分析分工的发展?

答:(1)与分工和专业化的产生和发展必然相伴的是交换的产生和发展,人们越是专业化的生产,越是要扩大与他交往的范围。(2)分工要发展就必须扩大市场范围,而影响市场范围大小的关键,就是交易费用。(3)但交易费用会随着市场范围的扩大而逐渐增加,为了降低交易费用,货币产生了。(4)货币作为一种公认的交换媒介,大大降低了交易费用,货币的出现带来了交换的革命。

综上所述,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推动交换的发展和市场范围的扩大,市场范围的扩大同时也带动分工进一步发展,随着分工、交换、市场的发展,为降低交易费用,必然伴随着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

4、简述交易费用的概念及其与市场范围的关系(课本P97-98)

5、简述货币的产生与交易方式变革之间的关系(课本P98-99)

6、简述现代经济中货币体系的重要作用(课本P99)

7、你如何看待一国产业进步的进程与该国制度变迁的关系?

答:A、以美国为例:

(1)从表面因素上看,首先得益于其对外开放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广阔的国内市场;其次,在第二次技术革命中,美国等国之所以能赶超英国,因为他们充分发挥了后发优势。(2)从根本上看,上述优势的发挥得益于其制度因素。 美国的独立,才使它有了发展自己工业体系,维护自己经济利益的制度保障; 美国内战结束后,南方奴隶制的废除,使得劳动力、资本、土地、消费品等要素得以在全国流动,与此同时,交通通讯业的革命性发展使得交易费用大大降低,两因素结合,构成了国内开放的统一市场体系。

B、以德国为例:

(1)拿破仑革命战争和普鲁士贵族的发展扫清了工业革命的制度障碍,表现在: 废除贵族特权,废除农奴制,推行了新的资产阶级民法; 在普鲁士境内实行自由贸易,对外减低关税,废除行会的控制权; 进行教育改革。(2)在作好了制度上的准备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迎来了又一次新技术革命的机遇,与美国一样,德国在新技术的运用和推广上发挥了后进优势,成功地建立了现代化工业体系,成为后起之秀。

8、简述市场经济体制演变的轨迹(课本P106)

9、简述后工业化时代新经济的特点(课本P107-108)

10、我国当前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有哪些?(课本P111)

11、简述规模经济的概念及其原因(课本P112-113)
 

2019年自考政府、政策与经济学核心考点整理六

 

12、理论上,企业适度规模边界是如何确定的?企业组织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的作用对企业规模有何影响?

答:(1)一个经济组织采取市场交易方式还是企业内交易方式,取决于两种交易方式的单位交易费用孰高孰低。在一定范围内,管理的交易费用大大低于市场交易的费用。但根据报酬递减法则,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企业内交易的单位费用会非线性地增大,当市场交易的边际费用等于企业内管理交易的边际费用时,一个企业的规模边界被确定在这一点上。(2)影响:第一, 企业通过企业组织结构技术的创新,使企业内管理交易的单位费用的上升趋势得到了抑制,从而企业规模得到了相应的发展。第二, 政府通过公司法等法律形式将比较成功的企业组织形态确定下来,还可通过其司法体系调整解决劳资纠纷或股东与公司法人间的纠纷,因此政府的存在可使企业内交易费用下降。

13、经济学中一般将国内经济划分为哪些部门?(课本P115)

14、现代企业包括哪些基本形态?各自的法律特征是什么?(课本P115-117)

15、简述现代公司制企业的基本类型。(课本P118)

16、试述公共部门的国有化和私有化历史?

答:20世纪30年代和60年代的美国,40年代的欧洲,在大危机和战争年代先后放弃了完全放任自由的经济政策,政府开始对市场和经济生活的大规模干预,对提供一些“公共物品”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环保、基础科研等的部门实行国有化。

20世纪70、80年代后,西方国家出现滞胀的石油危机,政府收入减少,社会保障支出大幅上升,政府陷入入不敷出的窘境,同时,公共部门中的国有企业面临着低效率、服务官僚化的问题,政府面临着改革公共机构的压力。因此,从80年代中期开始,许多国家掀起了私有化运动,典型的有英国撒切尔政府和美国里根政府上台后采取的一系列私有化政策措施。

17、简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公共部门改革的背景和内容(课本P119-121)

18、公共选择理论有关公共部门改革的基本观点是什么?(课本P120)

19、管理主义的基本观点。

    答:私人部门的管理比公共部门优越,应该在公共部门中引入私人部门的管理技术进行重塑。(可上网查阅有关管理主义的其他文献)

20、简述我国政府和企业角色转换的背景和途径(课本P121)

21、简述商会的概念及其影响力。(课本P122)

22、简述现代中国商会(行业协会)发展的历程。(课本P125)

23、简述当今中国发展行业协会的意义(课本P125-126)

24、简述当今中国行业协会的职能/功能(课本P126)

25、简述工会的概念、其负面经济影响和积极的政治意义(课本P127-128)

26、改革和发展我国工会组织的必要性及其意义(课本P129)

27、叙述融机构体系的框架及其在现代经济中的意义((课本P129-139)

30、简述政府的概念及其职责(课本P140-141)

31、为什么任何社会都需要设置地方政府?(2004年试题)

答:设置地方政府的原因:(1)为管理方便;(2)提供有效服务;(3)地方政府是民主政治体制的突出特征;(4)增进人们对自由政治制度的理解。

32、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一般如何处理?

答: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几种模式:(1) 联邦制国家有限分权模式(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印度);(2) 单一制国家有限集权模式(英国、法国、日本)。(叙述其内容)

33、中央与地方划分财政职能的原则及类型(课本P146-147)

34、简述税收的非财政途径及不同的税收政策观点(课本P148)

35、简述我国政权的基本体系(课本P148-149)

36、当前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在组织结构、职权和财政上有何特点? (课本P150-156)

37、民族地方自治与特别行政区存在的意义?(课本P149)
 

2019年自考政府、政策与经济学核心考点整理七

 

38、试分析对我国公共决策产生影响的各种正式、非正式因素?

答:正式因素包括:

(1) 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是最高决策机构,人民代表大会作出的决策有本权威性和强制性两个基本特征。

(2) 政府。在我国,政府作为行政管理机关,是决策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部门制定的政策具有具体性和补充性的特征,

(3) 国家主席。国家主席是一种国家机关,它同全国人大常委会结合行使国家元首的职权.国家的法律由国家主席予以颁布施行,并发布各项主席令。

(4) 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它在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中起着主导作用。

非正式因素包括:

(1) 民主党派和政治社团。

a、 各民主党派在我国决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参政、议政的功能。

b、 政治协商会议以制度化的形式为各民主党派,政治社团和非组织社会知名人士提供了独特的议政渠道,在国家公共决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c、我国的政治社团是不同利益群体实现其特殊利益要求的工具,如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在国家制定政策时,政治团体的存在能够保证公共决策不以严重损害某些群体利益为代价而使另一些群体获利。

(2) 政策研究组织。

a、 隶属于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的纯行政性政策研究组织。

b、 行政性和学术性相结合的政策研究组织。

c、 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及高等学校下设的相应系、所、室等学术性政策研究组织。

d、 企业、公司、个人创办的政策研究所、咨询公司、研究会等民间政策研究组织。

e、由前政府官员组成的咨询小组,委员会等政策研究组织。

(3) 公务员。

(4) 社会公众。在我国,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党和政府决策的基本路线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5) 舆论和媒体。

(6) 政党资金和经费来源的影响。

39、试比较议会民主制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答:1、议会民主制包括) 总统—议会制,以美国为典型; 内阁—议会制,以英国、德国、日本为代表; 委员会—议会制,以瑞士联邦为代表。

所有实行议会制决策体制的国家,大都在宪法中认为“全民公决”的决策方式,但通过“阿罗不可能定理”可以得知,真正的“民主”体制是不存在的,也不可能存在。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在代议制的选择过程中,政治家是理性而自利的,投票人是理性而无知的,这种机制预先造成了政府的优先地位。政府依据自身利益偏好行事,导致“政府失灵”,政府失灵意味着社会资源被损耗浪费,公众成为最终的利益受损者。

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基本特征是:(1)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2)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集体行使权力,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行使职权;(3) 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由它罢免;(4) 地方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5) 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人民代表大会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中国共产党在人民代表大会制中的领导作用。作为对人民代表大会制的重要补充,还实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

40、简述公共政策的定义及西方政策科学中的五种政策理论(课本P158-159)

41、决策主体一般包括哪些?各自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课本P160-165)

42、公共决策体制有哪些类型?(课本P165-167)

43、简述阿罗不可能定理。(网络可查阅)

44、简述公共选择理论有关代议制民主的基本观点(课本P168)

45、决策过程有哪些环节构成?(课本P168-171)

46、叙述利益集团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课本P169-170)

47、简述我国人大代表的选举程序(课本P77-178)

48、论述我国公共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必要性(课本P179-180)

49、失业的类型?引起失业的原因有哪些?失业可能产生什么社会后果?

答:失业的类型和原因:

(1) 摩擦性失业。包括:劳动力的流动;退休和新劳动者加入的不同步性;不满意现状而离职。

(2) 结构性失业。包括: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而引起的劳动力供求不一致。

(3) 周期性失业。包括: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

失业的社会后果:

由于推动了保障基本生活的收入来源,失业者就会不断地寻找工作,不断地失望,使身心受到极大的伤害。研究表明:失业会破坏身体和精神健康,更容易导致心脏病,酗酒和自杀。高失业时期,往往伴随着高犯罪率,高离婚率及公众对政府的种种不满。
 

2019年自考政府、政策与经济学核心考点整理八

 

50、试分析失业的微观基础(课本P192-194)

51、降低自然失业率和周期性失业的政策各是什么?(课本P195-196)

52、什么是经济周期?乘数和加速数理论是如何解释经济周期的?(课本P`89-`90)

53、试用汉森-萨缪尔森模型分析经济周期的运动过程(课本P190-192)

54、通货膨胀的概念?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通货膨胀可能产生什么社会后果?

答:通货膨胀指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地上升,一般用物价指数来衡量。

按照价格上升速度,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的通货膨胀和恶性通货膨胀。(各自的特点)

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

(1) 需求拉上通货膨胀。即:总需求过度增长,总供给不足。

(2) 成本推进通货膨胀。即:由于生产成本增加,物价被推进上涨。

(3) 供求混合推进通货膨胀。即:拉中有推、推中有拉。

(4) 结构性通货膨胀。即: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导致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

(5) 预期通货膨胀。即:由于人们的预期而使上一次的通货膨胀持续甚至加剧。

(6) 惯性通货膨胀。即:由于本身的惯性而持续下去的通货膨胀。

(7) 现代货币数量论与通货膨胀。即:由于货币的过度发行而造成的持续通货膨胀。

(8) 国际经济周期带动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社会后果:

(1) 通货膨胀收入再分配效应;

(2) 通货膨胀财富分配效应;

(3) 通货膨胀对产出与就业的影响;

(4) 通货膨胀对价格的扭曲;

(5) 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6) 恶性通货膨胀与经济社会危机;

55、反对通货膨胀的政策有哪些?(课本P203-205)(尤其注意菲利普斯曲线)

56、有关滞胀原因的三种理论观点(课本P206-207)

57、有关经济增长的三种理论模型(课本P208-209)

58、简述经济增长的外部成本或社会代价(课本P209-210)

59、试对经济增长和生活质量的关系进行评价(课本P210-212)

答:生活质量与经济增长往往存在着矛盾。生活质量应把经济增长中令人不快的特征作为社会成本减去,加上公民们现在享受到的更多的闲暇时间以及夫妻们在自己家庭中所提供的劳务,有几种衡量生活质量的方法:(1) 经济净福利(NEW);(2) 实际生活质量指数;(3) 成本效益评价法。

经过上述的衡量评价,经济增长不再是一个单纯的量的概念,而成为一个综合的质的概念。为了区别,我们可用“经济发展”来表示这一质的概念,它不仅包括经济增长的速度,增长的平稳程度和结果,而且还包括国民的平均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与制度等的总体进步。

60、在制定经济增长政策时应注意的问题?(课本P212-213)

61、什么是经济政策?类型?P214

62、什么是财政政策?P214

63、国家财政的构成?政府支出构成?政府收入构成?政府购买、政府转移支付、税收、公债的概念?财政政策工具?P215-217

64、叙述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机制。P217-218

65、什么是补偿性财政政策?怎么斟酌使用财政政策?P218-219

66、年度预算的功能?P219

67、各项财政政策工具对国民收入的影响?P220

68、分析影响财政效果的因素。P220-222

69、什么是货币政策?其目的?P222

70、什么是货币传导机制?其阶段?P222

71、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P222-224

7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P224-225

73、分析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P225

74,分析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因素。P226-227

75、货币政策效果实证分析。(注意案例)P227-228

76、收入政策、价格政策、产业政策的概念、目标、措施等?P228-232

77、分析多种经济政策配合使用的原因、配合方式及其效应。P232-234

 


以上就是关于《2019年自考政府、政策与经济学核心考点整理总结》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湖南自考资讯, 请持续关注《湖南自考网》。 如有需要,考生可点击《湖南自考网助学报名入口》 进行报名,或点击添加《招生老师微信》进行咨询解答和报名服务哦~

本文标签:湖南自考 湖南自考管理类 2019年自考政府、政策与经济学核心考点整理总结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hnzk.hn.cn

本文地址:http://www.hnzk.hn.cn/cjgll/21338.html

微信扫码加群

湖南自考网考生交流群

政策公告、考试提醒、自考解答、资料分享、备考指导、学习交流

在线咨询 关注公众号

《湖南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