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学习笔记 人际交往概述

发布日期:2018-05-23 12:27:56 编辑整理:湖南自考网 【字体: 】   【点击+添加招生老师微信】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一、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

    人在社会生活中为什么需要进行人际交往,人际交往的心理基础是什么?心理学家进行研究认为,人类个体进行社会交往的心理动因,即从产生行为动机的心理需要来看,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本能、合群需要和自我肯定的需要。

(一)本能

    强调本能作用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交往需要是一种本能,是在个体发展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它通过遗传直接传递给后代。例如,人类的祖先古猿的自我保护能力很低,与许多野兽相比,它们的体力较弱,奔跑的速度较慢,没有尖利的爪子和牙齿来抵御外敌,古猿必须采取集体行动,依靠大家的力量来抵御外敌的侵害,依靠集体的智慧来保存种族的繁衍和发展。这样,经过漫长的进化和演变过程,古猿逐渐形成了集群的习性,并通过种族繁衍流传给后代。

    来自人类个体的研究结果提供了这方面的证据。婴儿一出生就需要周围环境能为其提供温暖、舒适、食物和安全,以保证其健康成长。通常母亲能为其提供这些需要。在婴儿与母亲的积极交往中,婴儿与母亲形成和发展了积极的情感联系,这是人类个体最早形成的社会性交往。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类个体早期的社会性交往是以后适应社会生活的基础,也是个体的个性发展的基础。社会心理学家赞-威克斯勒等人(C.Zahn-Waxler&M.Radke-Yarrow,1979;E.Maccoby,1982)的研究发现,在母婴的积极交往中,在母亲的指导下,婴儿学会了大量的社会行为规范,形成了许多良好的社会行为,如与人分享、谦让、合作、团结,同情、关心、帮助他人,尊敬长辈,文明礼貌等等。也正是在与母亲的积极交往和相互作用中,在母亲的指导和要求下,婴儿还学会了参与交往、发动交往和维持交往,解决交往中的冲突和矛盾,习得了最初的社会交往技能,并积累了社会交往。大量的研究都表明,婴儿与母亲的关系是以后形成诸多社会关系的基础,母婴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婴儿以后人际关系的形成和人际关系的质量。

    无论是灵长类动物,还是人类,都表现了与其他个体进行交往的本能需要,而且,这种本能需要的满足,还进一步影响和制约了个体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人类天生就有与别人共处, 与别人交往的需要,也只有在与别人的正常交往中,保持一定的情感联系, 形成亲密的人际关系,人才会有安全感。

小视窗

恒河猴实验
    人际交往对人类的健康发展不仅具有深刻的生物学意义,而且还具有心理学意义。动物学家哈罗(H.Harlow&M.Harlow,1966)曾做过一项恒河猴的有趣研究,研究者将小猴与猴妈妈分开,而让它与一个用金属制成的和一个用绒布制成的假妈妈一起生活。金属猴妈妈能为小猴提供食物,绒布猿妈妈不能提供食物。结果,在165天的实验过程中.小猴同金属妈妈和绒布妈妈呆在一起的时间有显著差异。小猴在绒布妈妈身旁的时间平均每天达到16小时以上,它总是设法呆在绒布妈妈身旁,与其拥抱、亲昵或在绒布妈妈的怀里睡觉。相反小猴每天在金属妈妈身旁呆的时间只有1.5个小时,而这期间还包括吃奶的时间在内。可见,动物之间的依附行为或交往行为取决于机体寻求温暖、舒适的本能需要,温暖和舒适能为机体提供安全感。

图9.1 恒河猴实验

(二)合群需要

    心理学家沙赫特(S.Schachter,1959)曾经做过一项实验,探讨处于孤独状态下的个体的合群需要。研究者先将被试分为高恐惧组和低恐惧组,在高恐惧组条件下,主试告诉被试,他们将参加一项电击实验,电击会很厉害,很痛,但不会留下永久性伤害,而且这项研究是为了获取有关人类发展的某些有用的资料;在低恐惧组条件下,被试被告知,电击时只是有点痛,感觉有些轻微的震动,不会有任何伤害性后果。然后,在被试等待接受电击的时间里,研究者逐个询问他们,是愿意独自等待,还是想与其他人一起等待。结果发现,当个体对周围环境缺乏了解和把握,当个体心情紧张、有高恐惧感时,他们倾向于寻求与他人在一起,倾向于寻求他人伴同。而处于低恐惧的情况下,这种合群的需要并不那么强烈。可见,与人交往能增加人的安全感,减低恐惧感。

表9.1 沙赫特的实验研究结果

选择的百分比
条件 与别人呆在一起 无所谓 单独 合群程度
高恐惧组 62.5 28.1 9.4 0.88
低恐惧组 33.0 60.0 7.0 0.35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往往如此。例如,当你得知你的某个观点被他人所反对时,你一定会觉得很沮丧,同时会有一种恐惧感,可是,如果这时你知道与你持同样观点的不止你一人,你就又会感到减轻了恐惧感,得到了安全感。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具有合群需要,个体不可能没有人际交往,适当的人际交往是人类个体满足自身合群需要的手段。

(三)自我肯定需要

    我们每个个体对自身的了解都来源于社会学习过程,当婴儿随着自身生理方面的成熟,随着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加深,他们逐渐能够区分开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能够区分开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时,他们就有了了解、认识自己的需要,也就是产生了自我意识。但是个体对自己真正的了解,还必须依赖于与他人的交往。

    在20世纪初,社会学家库利(C.H.Cooley,1902)发现,个体对自己的认识是先从认识别人的评价开始的。别人对个体的评价、态度,包括对待他们的行为方式就像一面镜子,使个体从中了解了自己,界定了自己,并形成了相应的自我概念。例如一个人被他的父母所钟爱,被他的老师所重视,被他的朋友所尊重,大家都愿意和他交往,那么这个人就一定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具有某些令人喜爱的品质的人。如果有一个人常常被老师和同学推举担任某项工作,大家有难题时也都愿意向他请教,那么这个人一定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在某些方面具有才能的人。

小视窗

动物和婴儿的照镜子研究
    CooCooley认为他人对我们建立自我概念起着决定作用:如果我们不能透过他人的眼光看待自己,那我们的自我意识就会是模糊的,因为我们无法从社会的角度去看自己。

    Gallup(1977)进行了一项有趣的研究,他观察黑猩猩、猫和狗等动物在镜子面前的表现,发现黑猩猩比猫、狗等动物在镜子前的自我注意更长久,而且还会用镜子来整理仪容和自娱、扮鬼脸等。Gallup将黑猩猩麻醉后,在其眉毛和耳朵上抹上红颜色,发现黑猩猩醒来后再照镜子时,能够马上摸到自己的红眉毛和红耳朵。后来,这项实验也在婴儿身上做过,Lewis等(1978)发现,21~25个月大的婴儿中有四分之三能够摸到抹有胭脂的鼻子,但在9~11个月大的婴儿中,只有四分之一能够做到。

    自我意识的形成标志着个体社会性的发展,而自我意识最初是通过对别人的评价的意识而发展的。这个过程类似于个体通过照镜子来认识和辨别自己。

    通过这样的"镜像自我",个体的自我概念就引导自己塑造了实际的自我,否则,个体就无法正确地认识自己。如果个体从出生起就没有接触人类社会,就没有与人的正常交往机会,那么,尽管他可能各方面的生理机能发展正常,但他的自我概念发展却会受到抑制。所以,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往,了解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就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确立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并树立相应的可行的奋斗目标。

    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体总是会选择一些自己愿意在心理上接受的群体与其进行比较,并接受这些群体对自己的影响,把自己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都与之对照。当然这个过程离不开社会交往。事实上,在一般情况下,如果只知道自己的一些品质或某些特征,我们还会觉得不够。比如当我们知道自己的身高已达到160厘米时,还会想知道同龄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自己在同龄群体中是比较高些,还是比较矮些?当老师告诉我们某门课的考试成绩后,我们还会迫切想知道班里其他同学在这门课上的成绩,从而确定自己在这门课上的成绩是较好呢?还是较差?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只有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才能形成社会技能和学会各种知识。与他人比较,不仅限于自己生活周围的同龄人。我们有时也会与一些理想中的人进行比较,比如自己的父母、老师、英雄人物、青春偶像等,希望自己像他们一样,所以,他们往往会成为我们行动的楷模。

    通过与他人比较来了解自己虽然是很有用很简单的方法,但有时也不一定是最理想的方法。别人的评价也不一定就完全正确、客观,有时候也会是不公平的,就像镜子也会反光,也会不平整,也会歪曲我们的形象一样。他人的评价有时也会带有某些偏见,或者别人也不一定完全了解我们的内心世界。在这样的情况下,过分依赖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就会形成不恰当的自我概念,还会影响到自己的行为方式。每一个人都会与生俱来地具有一些各自的特点,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是非常大的,所以样样都与别人要求一致,本身就是不太合理的。另外,个体成长过程中的环境也各不相同,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历程,所以一昧地要求自己样样都与别人相同也是不符合实际的。正确的做法是既要与别人相比,了解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和自己的独特之处,同时又与自己相比,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发展,增强自信心,使自己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总之,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绝对离不开人际交往,人际交往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主要社会来源。但是,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也不能过分依赖于某一个人的观点来评价自己,认识自己,应该学会以辩证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来认识自己。

二、人际交往的理论

    涉及人际交往过程的个体心理需要满足方面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主要有两种,一是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二是社会交换理论。

(一)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W.Schutz,1958)提出的人际需要三维理论分为两个方面,首先,他提出了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其次,他根据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以及个体在表现这三种基本人际需要时的主动性和被动性,将人的社会行为划分为六种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

1.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
    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密切相关。

    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若是社会交往的经历过少,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正常的交往,儿童与同龄伙伴也缺乏适量的交往,那么,儿童的包容需要就没有得到满足,他们就会与他人形成否定的相互关系,产生焦虑,于是就倾向于形成低社会行为,在行为表现上倾向于内部言语,倾向于摆脱相互作用而与人保持距离,拒绝参加群体活动。如果个体在早期的成长经历中社会交往过多,包容需要得到了过分的满足的话,他们又会形成超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中,会过分地寻求与人接触、寻求他人的注意,过分地热衷于参加群体活动。相反,如果个体在早期能够与父母或他人进行有效的适当的交往,他们就不会产生焦虑,他们就会形成理想的社会行为,这样的个体会依照具体的情境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决定自己是否应该参加或参与群体活动,形成适当的社会行为。

    支配需要指个体控制别人或被别人控制的需要,是个体在权力关系上与他人建立或维持满意人际关系的需要。个体在早期生活经历中,若是成长于既有要求又有自由度的民主气氛环境里,个体就会形成既乐于顺从又可以支配的民主型行为倾向,他们能够顺利解决人际关系中与控制有关的问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确定自己的地位和权力范围。而如果个体早期生活在高度控制或控制不充分的情境里,他们就倾向于形成专制型的或是服从型的行为方式。专制型行为方式的个体,表现为倾向于控制别人,但却绝对反对别人控制自己,他们喜欢拥有最高统治地位,喜欢为别人做出决定;服从型行为方式的个体,表现为过分顺从、依赖别人,完全拒绝支配别人,不愿意对任何事情或他人负责任,在与他人进行交往时,这种人甘愿当配角。

    情感需要指个体爱别人或被别人爱的需要,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建立并维持与他人亲密的情感联系的需要。当个体在早期经验中没有获得爱的满足时,个体就会倾向于形成低个人行为,他们表面上对人友好,但在个人的情感世界深处,却与他人保持距离,总是避免亲密的人际关系;若个体在早期经历中,被过于溺爱,他就会形成超个人行为,这些个体在行为表现上,强烈地寻求爱,并总是在任何方面都试图与他人建立和保持情感联系,过分希望自己与别人有亲密的关系;而在早期生活中经历了适当的关心和爱的个体,则能形成理想的个人行为,他们总能适当地对待自己和他人,能适量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接受别人的情感,又不会产生爱的缺失感,他们自信自己会讨人喜爱,而且能够依据具体情况与别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可以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

2.六种基本的人际行为倾向
    舒茨认为,上述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都可以转化为行为动机,使个体产生行为倾向,而个体在表现三种基本人际需要时又分为主动的和被动的两种情况,于是个体的人际行为倾向就可以被划分为六种,见表9.2。

表9.2 人际关系行为倾向

       行为倾向 主动性 被动性
需要
包容需要 主动与他人交往 期待与他人交往
支配需要 支配他人 期待他人支配
情感需要 主动表示友好 期待他人情感表达


         社会学家霍曼斯(G.C.Homans,1958)采用经济学的概念来解释人的社会行为,提出了社会交换理论,他认为人和动物都有寻求奖赏、快乐并尽少付出代价的倾向,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人的社会行为实际上就是一种商品交换。人们所付出的行为肯定是为了获得某种收获,或者逃避某种惩罚,希望能够以最小的代价来获得最大的收益。人的行为服从社会交换规律,如果某一特定行为获得的奖赏越多的话,他就越会表现这种行为,而某一行为付出的代价很大,获得的收益又不大的话,个体就不会继续从事这种行为。这就是社会交换。

    霍曼斯指出,社会交换不仅是物质的交换,而且还包括了赞许、荣誉、地位、声望等非物质的交换,以及心理财富的交换。个体在进行社会交换时,付出的是代价,得到的是报偿,利润就是报偿与代价的差值。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如果给予别人的多,他就会试图从双方的交往中多得到回报,以达到平衡。如果他付出了很多,但得到的却很少,他就会产生不公平感,就会终止这种社会交往。相反,如果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总是付出的少,得到的却多,他就会希望这种社会交往继续保持,但同时也会产生内疚感。只有当个体感到自己的付出与收益达到平衡时,或者自己在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时,自己的报偿与代价之比相对于对方的报偿与代价之比是同等的时候,个体才会产生满意感,并希望双方的社会交往继续保持下去。

    当然,个体在进行社会交往时,他们对报偿和代价的认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不一定是根据物质的绝对价值来估计的,这完全是一个与心理效价有关的问题,所以,当个体对自己的报偿与代价之比的认识大于他人的报偿与代价之比时,也许会被别人所不理解或不认可。这就是为什么在人们的社会交往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在有些人看来根本不值得做的事情,却被当事人做的很有趣,而有些时候在别人看来是值得做的事情,却被另一些人所不齿。可见,社会交换过程中,包含了深层的心理估价的问题。


以上就是关于《心理学学习笔记 人际交往概述》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湖南自考资讯,请持续关注《湖南自考网》。如有需要,考生可点击《湖南自考网助学报名入口》进行报名,或点击添加《招生老师微信》进行咨询解答和报名服务哦~

本文标签:湖南自考 湖南自考教育类 心理学学习笔记 人际交往概述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hnzk.hn.cn

本文地址:http://www.hnzk.hn.cn/cjjyl/7485.html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更新时间:]浏览热度(

《湖南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湖南自考-便捷服务

心理学学习笔记 人际交往概述

日期:2018-05-23 12:27:56  整理:湖南自考网  浏览(

一、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

    人在社会生活中为什么需要进行人际交往,人际交往的心理基础是什么?心理学家进行研究认为,人类个体进行社会交往的心理动因,即从产生行为动机的心理需要来看,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本能、合群需要和自我肯定的需要。

(一)本能

    强调本能作用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交往需要是一种本能,是在个体发展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它通过遗传直接传递给后代。例如,人类的祖先古猿的自我保护能力很低,与许多野兽相比,它们的体力较弱,奔跑的速度较慢,没有尖利的爪子和牙齿来抵御外敌,古猿必须采取集体行动,依靠大家的力量来抵御外敌的侵害,依靠集体的智慧来保存种族的繁衍和发展。这样,经过漫长的进化和演变过程,古猿逐渐形成了集群的习性,并通过种族繁衍流传给后代。

    来自人类个体的研究结果提供了这方面的证据。婴儿一出生就需要周围环境能为其提供温暖、舒适、食物和安全,以保证其健康成长。通常母亲能为其提供这些需要。在婴儿与母亲的积极交往中,婴儿与母亲形成和发展了积极的情感联系,这是人类个体最早形成的社会性交往。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类个体早期的社会性交往是以后适应社会生活的基础,也是个体的个性发展的基础。社会心理学家赞-威克斯勒等人(C.Zahn-Waxler&M.Radke-Yarrow,1979;E.Maccoby,1982)的研究发现,在母婴的积极交往中,在母亲的指导下,婴儿学会了大量的社会行为规范,形成了许多良好的社会行为,如与人分享、谦让、合作、团结,同情、关心、帮助他人,尊敬长辈,文明礼貌等等。也正是在与母亲的积极交往和相互作用中,在母亲的指导和要求下,婴儿还学会了参与交往、发动交往和维持交往,解决交往中的冲突和矛盾,习得了最初的社会交往技能,并积累了社会交往。大量的研究都表明,婴儿与母亲的关系是以后形成诸多社会关系的基础,母婴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婴儿以后人际关系的形成和人际关系的质量。

    无论是灵长类动物,还是人类,都表现了与其他个体进行交往的本能需要,而且,这种本能需要的满足,还进一步影响和制约了个体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人类天生就有与别人共处, 与别人交往的需要,也只有在与别人的正常交往中,保持一定的情感联系, 形成亲密的人际关系,人才会有安全感。

小视窗

恒河猴实验
    人际交往对人类的健康发展不仅具有深刻的生物学意义,而且还具有心理学意义。动物学家哈罗(H.Harlow&M.Harlow,1966)曾做过一项恒河猴的有趣研究,研究者将小猴与猴妈妈分开,而让它与一个用金属制成的和一个用绒布制成的假妈妈一起生活。金属猴妈妈能为小猴提供食物,绒布猿妈妈不能提供食物。结果,在165天的实验过程中.小猴同金属妈妈和绒布妈妈呆在一起的时间有显著差异。小猴在绒布妈妈身旁的时间平均每天达到16小时以上,它总是设法呆在绒布妈妈身旁,与其拥抱、亲昵或在绒布妈妈的怀里睡觉。相反小猴每天在金属妈妈身旁呆的时间只有1.5个小时,而这期间还包括吃奶的时间在内。可见,动物之间的依附行为或交往行为取决于机体寻求温暖、舒适的本能需要,温暖和舒适能为机体提供安全感。

图9.1 恒河猴实验

(二)合群需要

    心理学家沙赫特(S.Schachter,1959)曾经做过一项实验,探讨处于孤独状态下的个体的合群需要。研究者先将被试分为高恐惧组和低恐惧组,在高恐惧组条件下,主试告诉被试,他们将参加一项电击实验,电击会很厉害,很痛,但不会留下永久性伤害,而且这项研究是为了获取有关人类发展的某些有用的资料;在低恐惧组条件下,被试被告知,电击时只是有点痛,感觉有些轻微的震动,不会有任何伤害性后果。然后,在被试等待接受电击的时间里,研究者逐个询问他们,是愿意独自等待,还是想与其他人一起等待。结果发现,当个体对周围环境缺乏了解和把握,当个体心情紧张、有高恐惧感时,他们倾向于寻求与他人在一起,倾向于寻求他人伴同。而处于低恐惧的情况下,这种合群的需要并不那么强烈。可见,与人交往能增加人的安全感,减低恐惧感。

表9.1 沙赫特的实验研究结果

选择的百分比
条件 与别人呆在一起 无所谓 单独 合群程度
高恐惧组 62.5 28.1 9.4 0.88
低恐惧组 33.0 60.0 7.0 0.35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往往如此。例如,当你得知你的某个观点被他人所反对时,你一定会觉得很沮丧,同时会有一种恐惧感,可是,如果这时你知道与你持同样观点的不止你一人,你就又会感到减轻了恐惧感,得到了安全感。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具有合群需要,个体不可能没有人际交往,适当的人际交往是人类个体满足自身合群需要的手段。

(三)自我肯定需要

    我们每个个体对自身的了解都来源于社会学习过程,当婴儿随着自身生理方面的成熟,随着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加深,他们逐渐能够区分开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能够区分开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时,他们就有了了解、认识自己的需要,也就是产生了自我意识。但是个体对自己真正的了解,还必须依赖于与他人的交往。

    在20世纪初,社会学家库利(C.H.Cooley,1902)发现,个体对自己的认识是先从认识别人的评价开始的。别人对个体的评价、态度,包括对待他们的行为方式就像一面镜子,使个体从中了解了自己,界定了自己,并形成了相应的自我概念。例如一个人被他的父母所钟爱,被他的老师所重视,被他的朋友所尊重,大家都愿意和他交往,那么这个人就一定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具有某些令人喜爱的品质的人。如果有一个人常常被老师和同学推举担任某项工作,大家有难题时也都愿意向他请教,那么这个人一定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在某些方面具有才能的人。

小视窗

动物和婴儿的照镜子研究
    CooCooley认为他人对我们建立自我概念起着决定作用:如果我们不能透过他人的眼光看待自己,那我们的自我意识就会是模糊的,因为我们无法从社会的角度去看自己。

    Gallup(1977)进行了一项有趣的研究,他观察黑猩猩、猫和狗等动物在镜子面前的表现,发现黑猩猩比猫、狗等动物在镜子前的自我注意更长久,而且还会用镜子来整理仪容和自娱、扮鬼脸等。Gallup将黑猩猩麻醉后,在其眉毛和耳朵上抹上红颜色,发现黑猩猩醒来后再照镜子时,能够马上摸到自己的红眉毛和红耳朵。后来,这项实验也在婴儿身上做过,Lewis等(1978)发现,21~25个月大的婴儿中有四分之三能够摸到抹有胭脂的鼻子,但在9~11个月大的婴儿中,只有四分之一能够做到。

    自我意识的形成标志着个体社会性的发展,而自我意识最初是通过对别人的评价的意识而发展的。这个过程类似于个体通过照镜子来认识和辨别自己。

    通过这样的"镜像自我",个体的自我概念就引导自己塑造了实际的自我,否则,个体就无法正确地认识自己。如果个体从出生起就没有接触人类社会,就没有与人的正常交往机会,那么,尽管他可能各方面的生理机能发展正常,但他的自我概念发展却会受到抑制。所以,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往,了解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就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确立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并树立相应的可行的奋斗目标。

    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体总是会选择一些自己愿意在心理上接受的群体与其进行比较,并接受这些群体对自己的影响,把自己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都与之对照。当然这个过程离不开社会交往。事实上,在一般情况下,如果只知道自己的一些品质或某些特征,我们还会觉得不够。比如当我们知道自己的身高已达到160厘米时,还会想知道同龄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自己在同龄群体中是比较高些,还是比较矮些?当老师告诉我们某门课的考试成绩后,我们还会迫切想知道班里其他同学在这门课上的成绩,从而确定自己在这门课上的成绩是较好呢?还是较差?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只有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才能形成社会技能和学会各种知识。与他人比较,不仅限于自己生活周围的同龄人。我们有时也会与一些理想中的人进行比较,比如自己的父母、老师、英雄人物、青春偶像等,希望自己像他们一样,所以,他们往往会成为我们行动的楷模。

    通过与他人比较来了解自己虽然是很有用很简单的方法,但有时也不一定是最理想的方法。别人的评价也不一定就完全正确、客观,有时候也会是不公平的,就像镜子也会反光,也会不平整,也会歪曲我们的形象一样。他人的评价有时也会带有某些偏见,或者别人也不一定完全了解我们的内心世界。在这样的情况下,过分依赖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就会形成不恰当的自我概念,还会影响到自己的行为方式。每一个人都会与生俱来地具有一些各自的特点,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是非常大的,所以样样都与别人要求一致,本身就是不太合理的。另外,个体成长过程中的环境也各不相同,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历程,所以一昧地要求自己样样都与别人相同也是不符合实际的。正确的做法是既要与别人相比,了解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和自己的独特之处,同时又与自己相比,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发展,增强自信心,使自己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总之,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绝对离不开人际交往,人际交往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主要社会来源。但是,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也不能过分依赖于某一个人的观点来评价自己,认识自己,应该学会以辩证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来认识自己。

二、人际交往的理论

    涉及人际交往过程的个体心理需要满足方面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主要有两种,一是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二是社会交换理论。

(一)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W.Schutz,1958)提出的人际需要三维理论分为两个方面,首先,他提出了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其次,他根据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以及个体在表现这三种基本人际需要时的主动性和被动性,将人的社会行为划分为六种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

1.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
    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密切相关。

    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若是社会交往的经历过少,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正常的交往,儿童与同龄伙伴也缺乏适量的交往,那么,儿童的包容需要就没有得到满足,他们就会与他人形成否定的相互关系,产生焦虑,于是就倾向于形成低社会行为,在行为表现上倾向于内部言语,倾向于摆脱相互作用而与人保持距离,拒绝参加群体活动。如果个体在早期的成长经历中社会交往过多,包容需要得到了过分的满足的话,他们又会形成超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中,会过分地寻求与人接触、寻求他人的注意,过分地热衷于参加群体活动。相反,如果个体在早期能够与父母或他人进行有效的适当的交往,他们就不会产生焦虑,他们就会形成理想的社会行为,这样的个体会依照具体的情境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决定自己是否应该参加或参与群体活动,形成适当的社会行为。

    支配需要指个体控制别人或被别人控制的需要,是个体在权力关系上与他人建立或维持满意人际关系的需要。个体在早期生活经历中,若是成长于既有要求又有自由度的民主气氛环境里,个体就会形成既乐于顺从又可以支配的民主型行为倾向,他们能够顺利解决人际关系中与控制有关的问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确定自己的地位和权力范围。而如果个体早期生活在高度控制或控制不充分的情境里,他们就倾向于形成专制型的或是服从型的行为方式。专制型行为方式的个体,表现为倾向于控制别人,但却绝对反对别人控制自己,他们喜欢拥有最高统治地位,喜欢为别人做出决定;服从型行为方式的个体,表现为过分顺从、依赖别人,完全拒绝支配别人,不愿意对任何事情或他人负责任,在与他人进行交往时,这种人甘愿当配角。

    情感需要指个体爱别人或被别人爱的需要,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建立并维持与他人亲密的情感联系的需要。当个体在早期经验中没有获得爱的满足时,个体就会倾向于形成低个人行为,他们表面上对人友好,但在个人的情感世界深处,却与他人保持距离,总是避免亲密的人际关系;若个体在早期经历中,被过于溺爱,他就会形成超个人行为,这些个体在行为表现上,强烈地寻求爱,并总是在任何方面都试图与他人建立和保持情感联系,过分希望自己与别人有亲密的关系;而在早期生活中经历了适当的关心和爱的个体,则能形成理想的个人行为,他们总能适当地对待自己和他人,能适量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接受别人的情感,又不会产生爱的缺失感,他们自信自己会讨人喜爱,而且能够依据具体情况与别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可以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

2.六种基本的人际行为倾向
    舒茨认为,上述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都可以转化为行为动机,使个体产生行为倾向,而个体在表现三种基本人际需要时又分为主动的和被动的两种情况,于是个体的人际行为倾向就可以被划分为六种,见表9.2。

表9.2 人际关系行为倾向

       行为倾向 主动性 被动性
需要
包容需要 主动与他人交往 期待与他人交往
支配需要 支配他人 期待他人支配
情感需要 主动表示友好 期待他人情感表达


         社会学家霍曼斯(G.C.Homans,1958)采用经济学的概念来解释人的社会行为,提出了社会交换理论,他认为人和动物都有寻求奖赏、快乐并尽少付出代价的倾向,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人的社会行为实际上就是一种商品交换。人们所付出的行为肯定是为了获得某种收获,或者逃避某种惩罚,希望能够以最小的代价来获得最大的收益。人的行为服从社会交换规律,如果某一特定行为获得的奖赏越多的话,他就越会表现这种行为,而某一行为付出的代价很大,获得的收益又不大的话,个体就不会继续从事这种行为。这就是社会交换。

    霍曼斯指出,社会交换不仅是物质的交换,而且还包括了赞许、荣誉、地位、声望等非物质的交换,以及心理财富的交换。个体在进行社会交换时,付出的是代价,得到的是报偿,利润就是报偿与代价的差值。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如果给予别人的多,他就会试图从双方的交往中多得到回报,以达到平衡。如果他付出了很多,但得到的却很少,他就会产生不公平感,就会终止这种社会交往。相反,如果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总是付出的少,得到的却多,他就会希望这种社会交往继续保持,但同时也会产生内疚感。只有当个体感到自己的付出与收益达到平衡时,或者自己在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时,自己的报偿与代价之比相对于对方的报偿与代价之比是同等的时候,个体才会产生满意感,并希望双方的社会交往继续保持下去。

    当然,个体在进行社会交往时,他们对报偿和代价的认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不一定是根据物质的绝对价值来估计的,这完全是一个与心理效价有关的问题,所以,当个体对自己的报偿与代价之比的认识大于他人的报偿与代价之比时,也许会被别人所不理解或不认可。这就是为什么在人们的社会交往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在有些人看来根本不值得做的事情,却被当事人做的很有趣,而有些时候在别人看来是值得做的事情,却被另一些人所不齿。可见,社会交换过程中,包含了深层的心理估价的问题。


以上就是关于《心理学学习笔记 人际交往概述》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湖南自考资讯, 请持续关注《湖南自考网》。 如有需要,考生可点击《湖南自考网助学报名入口》 进行报名,或点击添加《招生老师微信》进行咨询解答和报名服务哦~

本文标签:湖南自考 湖南自考教育类 心理学学习笔记 人际交往概述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hnzk.hn.cn

本文地址:http://www.hnzk.hn.cn/cjjyl/7485.html

微信扫码加群

湖南自考网考生交流群

政策公告、考试提醒、自考解答、资料分享、备考指导、学习交流

在线咨询 关注公众号

《湖南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