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学习笔记 智力概述

发布日期:2018-05-23 12:27:57 编辑整理:湖南自考网 【字体: 】   【点击+添加招生老师微信】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一、智力的性质

(一)智力的概念

    关于智力的定义,心理学家众说纷纭,至今还没有达成完全一致的意见。为了更好地把握智力的概念,在1921年和1986年,心理学家曾举行两次著名的研讨会,专门探讨智力的属性。两次研讨的主题相同:你认为智力是什么。第一次研讨会的成员主要是教育心理学家和心理测验专家,第二次研讨会的成员是心理学各个分支学科(如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验等)和其他相关学科(如行为遗传学和人工智能)中研究智力的权威学者。表6.1汇总了两次研讨的结果。

表6.1 智力的属性

1986年 1921年 智力的属性
50% 59% 高级认知过程(如推理、问题解决和决策等)
29% 0% 具有文化价值
25% 7% 执行控制过程
21% 21% 低级认知过程(如感觉、知觉和注意等)
21% 21% 对新的情况作出有效的反应
21% 7% 知识
17% 29% 学习能力
17% 14% 一般能力(解决所有领域问题的能力)
17% 14% 不易定义,不是一个结构
17% 7% 元认知过程(处理信息过程的监控)
17% 7% 特殊能力(如空间能力、言语能力和听觉能力等)
13% 29% 适应环境需求的能力
13% 14% 心理加工速度
8% 29% 生理机制


    从表6.1中可以看到,心理学家是从各种不同方面对智力加以定义的。如,智力是抽象思维能力(L.M.Terman,1921);智力是个人为了适应环境而进行学习的能力(S.S.Colvin,1921);智力是从真理和事实的观点出发,靠正确反应所获得的能力(E.L.Thorndike,1921);智力是由于各种复杂刺激的影响所带来的统一结果的生物学机制(J.Peterson,I921);智力是获得知识的能力(H.H.Woodrow,1921)等等。实际上,这些定义并不相互排斥,也并非互不兼容。如,将智力看作是学习能力,既包含了高级认知过程和低级认知过程,又包含了知识等。无论是哪一个时代,在智力的一些基本属性上,人们有共同的见解。例如,智力是高级认知过程(50%和59%),是学习能力。(17%和29%),是对新情况或新环境的适应(21%和21%)等定义,在两次研讨中均频繁出现。

    总之,大多数心理学家把智力看作是人的一种综合认知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抽象推理能力等等。这种能力,是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它在吸收、存储和运用知识以适应外界环境中得到表现。

(二)智力与能力

    在心理学上,能力这个术语经常与智力发生混淆。能力的涵义实际上很笼统,它在多个方面都有所表现,它可以表现在肢体或动作方面的能力,表现在人际关系方面即交际的能力,表现在处理事物方面的才能等等。总的说来,能力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而智力则只是表现在人的认知学习方面。能力具有两层涵义,首先它指个体现在实际"所能为者",其次它又指个体将来"可能为者"。个体"所能为者"是指一个人的实际能力,是个体在先天遗传基础上加上后天环境中努力学习的结果。一个人"可能为者"是指一个人的潜在能力,它不是指已经发展出来的实际能力,而是指个体在各种条件适宜下可能发展的潜在能力。

(三)能力的不同类型

    人的能力种类很多,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对能力进行分类。如按照倾向性可划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按照功能可划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按照在活动中产生的结果与原有知识的关系可划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等。

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又称普通能力。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是人所共有的最基本的能力,适用于广泛的活动范围,符合多种活动的要求,并保证人们比较容易和有效的掌握知识。一般能力和认识活动紧密地联系着。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像力和思维力都是一般能力。一般能力的综合体就是通常说的智力。特殊能力又称专门能力,指为某项专门活动所必需的能力。它只在特殊活动领域内发生作用,是完成有关活动必不可少的能力。一般认为:数学能力、音乐能力、绘画能力、体育能力、写作能力等都是特殊能力,一个人可以具有多种特殊能力,但其中有一二种特殊能力占优势。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密切地联系着。一般能力是各种特殊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一般能力的发展,为特殊能力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各种活动中,特殊能力的发展同时也会促进一般能力的发展。在活动中,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共同起作用。

2.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认知能力指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它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活动最重要的心理条件。知觉、记忆、注意、思维和想像的能力都被认为是认知能力。操作能力指操纵、制作和运动的能力。劳动能力、艺术表现能力、体育运动能力、实验操作能力都被认为是操作能力。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紧密地联系着。认知能力中必然有操作能力,操作能力中也一定有认知能力。社交能力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言语感染能力等都被认为是社交能力。在社交能力中包含有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

3.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模仿能力指仿效他人的言行举止而引起的与之相类似的行为活动的能力。例如,成年人学画、习字时的临摹,儿童模仿父母的说话、表情等等。美国心理学家班都拉(Bandura)认为,模仿是人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的重要方式,是实现个体行为社会化的基本历程之一。创造能力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创造能力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条件,在创造能力中,创造思维和创造想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智商与智力差异

(一)智商

    智力测验是通过一定的测量工具和手段来衡量人的智力水平高低的一种科学方法。我国自古就有七巧板、九连环等智力测验工具,但用科学方法编制智力测验的第一人是法国心理学家比内(A.Binet)。比内智力测验由一系列难度不同的题目组成,依据完成这个难度系列中题目的多少,可以计算出与之相对应的年龄,称之为心理年龄。为表示一个儿童的智力水平,提出智力商数的概念,简称智商,缩写为IQ。例如,一个10岁的儿童通过10岁组的全部项目,那么他的心理年龄就是10岁,如果他还通过11岁组的部分项目,他的智力年龄就大于10岁,可能是10岁4个月或10岁6个月。

    智商是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的比例,如果二者相等,比值为1;智力年龄大于实足年龄,其值大于1;心理年龄小于实足年龄,其值小于1。为了避免出现小数,将商数乘以100就是智商。计算公式为:

智商=心理年龄(MA)/实足年龄(CA)×100

    这个智商由于是用智力年龄除以实足年龄而求得的,因此可称为比率智商。比率智商的计算方法只适用于儿童,它的不足之处在于当人发展到一定的年龄后,智力并不随着年龄增长,老年时甚至有下降的现象,使用心理年龄做计算将不符合实际情况。

    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依据统计学原理提出了智商的新的计算法,称为离差智商。并且在原有测验的基础上,编制了分别使用于儿童、成人和幼儿的三个智力测验。离差智商是确定个体在相同条件的团体(例如同年龄组)中的相对位置,它实质上是将个体的成绩和同年龄组被试的平均成绩比较而得出的相对分数。韦克斯勒指出,可以假定,人们的智商分布呈平均数为100和标准差为15的正态分布形式,离差智商的计算公式为:

离差智商(IQ)=100+15Z,其中Z=(X-MX)/S

    上面公式中MX代表团体平均分数,X代表个体测验的实得分数,S代表该团体分数的标准差,Z代表该人在团体中所处位置,即他的标准分数。

(二)智力的差异

1.智力的个体差异

    由于人们在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生长环境和所接受教育等方面都不相同,人和人之间在智力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智力的个别差异可以表现在智力的水平和智力的结构两方面。

    首先,在智力发展水平上,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极其不同。研究表明,全人口的智力差异从低到高表现为许多不同的层次。人类的智力分布基本上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形式(见表6.2)。在一个代表性广泛的人群中,有接近一半的人智商在90到110之间,而智力发展水平非常优秀者和智力落后者在人口中只占很小的比例。

表6.2 智商在人口中的分布

IQ 名称 百分比
140以上 极优等(very superior) 1.30
120~139 优异(very superior) 11.30
110~119 中上(high average) 18.10
90~109 中才(average) 46.30
80~89 中下(Iow average) 14.50
70~79 临界(border line) 5.60
70以下 智力落后(mentally retarded) 2.90


    其次,每个人智力的结构,即组成方式上也有所不同。由于智力不是一个单一的心理品质,它可以分解成许多基本成分,用单一的智商分数,是不足以表明智力的特点的。例如,有的人记忆力好,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擅长逻辑推理,但缺乏音乐才能;也有人很擅长音乐,却在数字计算方面表现得无能。人们之间的智力差异水平多种多样,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量上的差异。近年来,有关智力的理论发展、多元智能的提出,智商的用途已经受到了怀疑。

    此外,人的智力发展过程有不同形态:一是稳定发展,这是大多数人的发展模式;有一些人表现出早熟,在很小的时候就崭露头角,但在成人以后智力平平;也有些人前期发展很慢,但大器晚成,后来居上,得到了高水平的发展。

2.智力的团体差异

    智力的差异不仅表现在个体与个体之间,而且还表现在团体与团体之间,最明显的是性别差异。大量的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在总的智商方面没有显著的差别。尽管近期的一些研究指出男女在智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差异量也是比较小的(Held,Alderton,Foley&Segall,19935 Lynn,1994)。男性和女性在智力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一些特殊能力方面,如空间能力、数学能力、言语能力上的差异。男性在空间能力上具有一定优势,这种优势的显示具有一定的年龄特征,其发展趋势表现为随年龄增长而差异加大。女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数学能力优于男生,但青春期以后,这种优势被男生所占有,并且男生一直把这种优势保持到老年。女性在言语能力上具有较大的优势,与女性相比,男性更容易被诊断为具有阅读障碍。

    除了性别之间存在一定的智力差异之外,不同职业、种族之间在智力上也存在着差别。一般认为智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测验的平均得分上。对不同职业团体进行大量研究发现,从事脑力劳动的人群比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具有更高的IQ,如技术人员、财会人员等具有较高的IQ。这种团体间在智力测验平均分数上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过去也曾经对不同种族间的智力差异有过争论,但是如何理解这个问题,重要的是应该对其产生的原因做认真分析。我们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同时智力测验本身的公平性问题也不容忽视。

    在同一群体内部,人们在智力测验分数上的差异可能归因于遗传因素,但不同团体在智力测验平均IQ分数上的差异则应更多归因于环境的不同。同时,智力测验本身的文化不公平性也是造成不同团体间智力测验分数存在差异的原因之一。大多数智力测验是依据某一团体(如美国白人)的生活经验编制的,测验所使用的语言符合该团体的文化习惯,评价标准也依此团体而定。由于忽略了这一点,在测验结果解释上的不公平性在20世纪70年代曾一度使心理测验受到了批判,这是测验工作者必须引为教训,认真注意的。

三、智力发展的特征

(一)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在人的一生中,智力水平随个体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一般来说,智力的发展可以划分成三个阶段,即增长阶段、稳定阶段和衰退阶段。从出生到15岁左右,智力的发展与年龄的增长几乎等速增长,之后以负加速方式增长,增长逐渐减慢。一般在18到25岁之间,智力的发展达到高峰。在成人期,智力表现为一个较长时间的稳定保持期,可持续到60岁左右。进入老年阶段(60岁以后),智力的发展表现出迅速下降现象,进人衰退期(见图6.1)。智力是由许多不同的成分组成的,智力的各种成分的发展轨迹各不相同,达到顶峰的年龄以及增长与衰退的过程也各不相同(见图6.2)。

图6.1 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图6.2 智力各成分的发展趋势

(二)智力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人的智力是相对稳定的,但不是一成不变的。美国心理测量学家布朗指出:"一个人的智力测验分数是他的遗传特性、测量前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以及测验时情境的函数。"(Brown,1976)个体的智力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双生子纵向追踪研究的结果,得出了双生子儿童在2到15岁不同年龄间智力测验分数上的相关(见表6.3)。

表6.3 不同年龄之间智商的相关

年龄 2 3 4 5 6 7 8 9 15
2 74 68 63 61 54 58 56 47
3 76 72 73 68 67 65 58
4 80 79 72 72 71 60
5 87 81 79 79 61
6 86 84 84 69
7 87 87 69
8 90 78
9 80


    从表6.3中可以看出,不同年龄儿童在智力测验分数间的相关是有规律可循的。不同年龄间智商的相关系数随年龄间距的增加而明显减小。例如,2岁和3岁之间的智商相关为0.74,但在2岁和7岁时智商间的相关减少到0.54,在2岁和15岁之间智商的相关只有0.47。也就是说,两次测验时间间隔越长,智商间的预测力越低。同时,儿童第一次测验时年龄越小,预测力越低。测验分数在短期内具有较高的预见性。一个人在8、9岁时的智商分数可以较好地预测他们在15岁时的智商(相关分别为0.78和0.80)。大量的研究获得了类似的结果。

    婴儿早期智力测验的预测性较低。一般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婴儿期的某些能力尚未发展起来,智力尚未分化所致。对婴儿的测量主要集中在感知运动能力方面,而对较大儿童的测量偏重于言语能力和计算推理能力等方面。这两方面的能力有所不同,也是造成相关较低的一个原因。


以上就是关于《心理学学习笔记 智力概述》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湖南自考资讯,请持续关注《湖南自考网》。如有需要,考生可点击《湖南自考网助学报名入口》进行报名,或点击添加《招生老师微信》进行咨询解答和报名服务哦~

本文标签:湖南自考 湖南自考教育类 心理学学习笔记 智力概述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hnzk.hn.cn

本文地址:http://www.hnzk.hn.cn/cjjyl/7511.html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更新时间:]浏览热度(

《湖南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湖南自考-便捷服务

心理学学习笔记 智力概述

日期:2018-05-23 12:27:57  整理:湖南自考网  浏览(

一、智力的性质

(一)智力的概念

    关于智力的定义,心理学家众说纷纭,至今还没有达成完全一致的意见。为了更好地把握智力的概念,在1921年和1986年,心理学家曾举行两次著名的研讨会,专门探讨智力的属性。两次研讨的主题相同:你认为智力是什么。第一次研讨会的成员主要是教育心理学家和心理测验专家,第二次研讨会的成员是心理学各个分支学科(如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验等)和其他相关学科(如行为遗传学和人工智能)中研究智力的权威学者。表6.1汇总了两次研讨的结果。

表6.1 智力的属性

1986年 1921年 智力的属性
50% 59% 高级认知过程(如推理、问题解决和决策等)
29% 0% 具有文化价值
25% 7% 执行控制过程
21% 21% 低级认知过程(如感觉、知觉和注意等)
21% 21% 对新的情况作出有效的反应
21% 7% 知识
17% 29% 学习能力
17% 14% 一般能力(解决所有领域问题的能力)
17% 14% 不易定义,不是一个结构
17% 7% 元认知过程(处理信息过程的监控)
17% 7% 特殊能力(如空间能力、言语能力和听觉能力等)
13% 29% 适应环境需求的能力
13% 14% 心理加工速度
8% 29% 生理机制


    从表6.1中可以看到,心理学家是从各种不同方面对智力加以定义的。如,智力是抽象思维能力(L.M.Terman,1921);智力是个人为了适应环境而进行学习的能力(S.S.Colvin,1921);智力是从真理和事实的观点出发,靠正确反应所获得的能力(E.L.Thorndike,1921);智力是由于各种复杂刺激的影响所带来的统一结果的生物学机制(J.Peterson,I921);智力是获得知识的能力(H.H.Woodrow,1921)等等。实际上,这些定义并不相互排斥,也并非互不兼容。如,将智力看作是学习能力,既包含了高级认知过程和低级认知过程,又包含了知识等。无论是哪一个时代,在智力的一些基本属性上,人们有共同的见解。例如,智力是高级认知过程(50%和59%),是学习能力。(17%和29%),是对新情况或新环境的适应(21%和21%)等定义,在两次研讨中均频繁出现。

    总之,大多数心理学家把智力看作是人的一种综合认知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抽象推理能力等等。这种能力,是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它在吸收、存储和运用知识以适应外界环境中得到表现。

(二)智力与能力

    在心理学上,能力这个术语经常与智力发生混淆。能力的涵义实际上很笼统,它在多个方面都有所表现,它可以表现在肢体或动作方面的能力,表现在人际关系方面即交际的能力,表现在处理事物方面的才能等等。总的说来,能力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而智力则只是表现在人的认知学习方面。能力具有两层涵义,首先它指个体现在实际"所能为者",其次它又指个体将来"可能为者"。个体"所能为者"是指一个人的实际能力,是个体在先天遗传基础上加上后天环境中努力学习的结果。一个人"可能为者"是指一个人的潜在能力,它不是指已经发展出来的实际能力,而是指个体在各种条件适宜下可能发展的潜在能力。

(三)能力的不同类型

    人的能力种类很多,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对能力进行分类。如按照倾向性可划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按照功能可划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按照在活动中产生的结果与原有知识的关系可划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等。

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又称普通能力。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是人所共有的最基本的能力,适用于广泛的活动范围,符合多种活动的要求,并保证人们比较容易和有效的掌握知识。一般能力和认识活动紧密地联系着。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像力和思维力都是一般能力。一般能力的综合体就是通常说的智力。特殊能力又称专门能力,指为某项专门活动所必需的能力。它只在特殊活动领域内发生作用,是完成有关活动必不可少的能力。一般认为:数学能力、音乐能力、绘画能力、体育能力、写作能力等都是特殊能力,一个人可以具有多种特殊能力,但其中有一二种特殊能力占优势。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密切地联系着。一般能力是各种特殊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一般能力的发展,为特殊能力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各种活动中,特殊能力的发展同时也会促进一般能力的发展。在活动中,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共同起作用。

2.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认知能力指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它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活动最重要的心理条件。知觉、记忆、注意、思维和想像的能力都被认为是认知能力。操作能力指操纵、制作和运动的能力。劳动能力、艺术表现能力、体育运动能力、实验操作能力都被认为是操作能力。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紧密地联系着。认知能力中必然有操作能力,操作能力中也一定有认知能力。社交能力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言语感染能力等都被认为是社交能力。在社交能力中包含有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

3.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模仿能力指仿效他人的言行举止而引起的与之相类似的行为活动的能力。例如,成年人学画、习字时的临摹,儿童模仿父母的说话、表情等等。美国心理学家班都拉(Bandura)认为,模仿是人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的重要方式,是实现个体行为社会化的基本历程之一。创造能力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创造能力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条件,在创造能力中,创造思维和创造想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智商与智力差异

(一)智商

    智力测验是通过一定的测量工具和手段来衡量人的智力水平高低的一种科学方法。我国自古就有七巧板、九连环等智力测验工具,但用科学方法编制智力测验的第一人是法国心理学家比内(A.Binet)。比内智力测验由一系列难度不同的题目组成,依据完成这个难度系列中题目的多少,可以计算出与之相对应的年龄,称之为心理年龄。为表示一个儿童的智力水平,提出智力商数的概念,简称智商,缩写为IQ。例如,一个10岁的儿童通过10岁组的全部项目,那么他的心理年龄就是10岁,如果他还通过11岁组的部分项目,他的智力年龄就大于10岁,可能是10岁4个月或10岁6个月。

    智商是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的比例,如果二者相等,比值为1;智力年龄大于实足年龄,其值大于1;心理年龄小于实足年龄,其值小于1。为了避免出现小数,将商数乘以100就是智商。计算公式为:

智商=心理年龄(MA)/实足年龄(CA)×100

    这个智商由于是用智力年龄除以实足年龄而求得的,因此可称为比率智商。比率智商的计算方法只适用于儿童,它的不足之处在于当人发展到一定的年龄后,智力并不随着年龄增长,老年时甚至有下降的现象,使用心理年龄做计算将不符合实际情况。

    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依据统计学原理提出了智商的新的计算法,称为离差智商。并且在原有测验的基础上,编制了分别使用于儿童、成人和幼儿的三个智力测验。离差智商是确定个体在相同条件的团体(例如同年龄组)中的相对位置,它实质上是将个体的成绩和同年龄组被试的平均成绩比较而得出的相对分数。韦克斯勒指出,可以假定,人们的智商分布呈平均数为100和标准差为15的正态分布形式,离差智商的计算公式为:

离差智商(IQ)=100+15Z,其中Z=(X-MX)/S

    上面公式中MX代表团体平均分数,X代表个体测验的实得分数,S代表该团体分数的标准差,Z代表该人在团体中所处位置,即他的标准分数。

(二)智力的差异

1.智力的个体差异

    由于人们在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生长环境和所接受教育等方面都不相同,人和人之间在智力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智力的个别差异可以表现在智力的水平和智力的结构两方面。

    首先,在智力发展水平上,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极其不同。研究表明,全人口的智力差异从低到高表现为许多不同的层次。人类的智力分布基本上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形式(见表6.2)。在一个代表性广泛的人群中,有接近一半的人智商在90到110之间,而智力发展水平非常优秀者和智力落后者在人口中只占很小的比例。

表6.2 智商在人口中的分布

IQ 名称 百分比
140以上 极优等(very superior) 1.30
120~139 优异(very superior) 11.30
110~119 中上(high average) 18.10
90~109 中才(average) 46.30
80~89 中下(Iow average) 14.50
70~79 临界(border line) 5.60
70以下 智力落后(mentally retarded) 2.90


    其次,每个人智力的结构,即组成方式上也有所不同。由于智力不是一个单一的心理品质,它可以分解成许多基本成分,用单一的智商分数,是不足以表明智力的特点的。例如,有的人记忆力好,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擅长逻辑推理,但缺乏音乐才能;也有人很擅长音乐,却在数字计算方面表现得无能。人们之间的智力差异水平多种多样,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量上的差异。近年来,有关智力的理论发展、多元智能的提出,智商的用途已经受到了怀疑。

    此外,人的智力发展过程有不同形态:一是稳定发展,这是大多数人的发展模式;有一些人表现出早熟,在很小的时候就崭露头角,但在成人以后智力平平;也有些人前期发展很慢,但大器晚成,后来居上,得到了高水平的发展。

2.智力的团体差异

    智力的差异不仅表现在个体与个体之间,而且还表现在团体与团体之间,最明显的是性别差异。大量的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在总的智商方面没有显著的差别。尽管近期的一些研究指出男女在智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差异量也是比较小的(Held,Alderton,Foley&Segall,19935 Lynn,1994)。男性和女性在智力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一些特殊能力方面,如空间能力、数学能力、言语能力上的差异。男性在空间能力上具有一定优势,这种优势的显示具有一定的年龄特征,其发展趋势表现为随年龄增长而差异加大。女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数学能力优于男生,但青春期以后,这种优势被男生所占有,并且男生一直把这种优势保持到老年。女性在言语能力上具有较大的优势,与女性相比,男性更容易被诊断为具有阅读障碍。

    除了性别之间存在一定的智力差异之外,不同职业、种族之间在智力上也存在着差别。一般认为智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测验的平均得分上。对不同职业团体进行大量研究发现,从事脑力劳动的人群比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具有更高的IQ,如技术人员、财会人员等具有较高的IQ。这种团体间在智力测验平均分数上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过去也曾经对不同种族间的智力差异有过争论,但是如何理解这个问题,重要的是应该对其产生的原因做认真分析。我们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同时智力测验本身的公平性问题也不容忽视。

    在同一群体内部,人们在智力测验分数上的差异可能归因于遗传因素,但不同团体在智力测验平均IQ分数上的差异则应更多归因于环境的不同。同时,智力测验本身的文化不公平性也是造成不同团体间智力测验分数存在差异的原因之一。大多数智力测验是依据某一团体(如美国白人)的生活经验编制的,测验所使用的语言符合该团体的文化习惯,评价标准也依此团体而定。由于忽略了这一点,在测验结果解释上的不公平性在20世纪70年代曾一度使心理测验受到了批判,这是测验工作者必须引为教训,认真注意的。

三、智力发展的特征

(一)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在人的一生中,智力水平随个体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一般来说,智力的发展可以划分成三个阶段,即增长阶段、稳定阶段和衰退阶段。从出生到15岁左右,智力的发展与年龄的增长几乎等速增长,之后以负加速方式增长,增长逐渐减慢。一般在18到25岁之间,智力的发展达到高峰。在成人期,智力表现为一个较长时间的稳定保持期,可持续到60岁左右。进入老年阶段(60岁以后),智力的发展表现出迅速下降现象,进人衰退期(见图6.1)。智力是由许多不同的成分组成的,智力的各种成分的发展轨迹各不相同,达到顶峰的年龄以及增长与衰退的过程也各不相同(见图6.2)。

图6.1 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图6.2 智力各成分的发展趋势

(二)智力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人的智力是相对稳定的,但不是一成不变的。美国心理测量学家布朗指出:"一个人的智力测验分数是他的遗传特性、测量前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以及测验时情境的函数。"(Brown,1976)个体的智力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双生子纵向追踪研究的结果,得出了双生子儿童在2到15岁不同年龄间智力测验分数上的相关(见表6.3)。

表6.3 不同年龄之间智商的相关

年龄 2 3 4 5 6 7 8 9 15
2 74 68 63 61 54 58 56 47
3 76 72 73 68 67 65 58
4 80 79 72 72 71 60
5 87 81 79 79 61
6 86 84 84 69
7 87 87 69
8 90 78
9 80


    从表6.3中可以看出,不同年龄儿童在智力测验分数间的相关是有规律可循的。不同年龄间智商的相关系数随年龄间距的增加而明显减小。例如,2岁和3岁之间的智商相关为0.74,但在2岁和7岁时智商间的相关减少到0.54,在2岁和15岁之间智商的相关只有0.47。也就是说,两次测验时间间隔越长,智商间的预测力越低。同时,儿童第一次测验时年龄越小,预测力越低。测验分数在短期内具有较高的预见性。一个人在8、9岁时的智商分数可以较好地预测他们在15岁时的智商(相关分别为0.78和0.80)。大量的研究获得了类似的结果。

    婴儿早期智力测验的预测性较低。一般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婴儿期的某些能力尚未发展起来,智力尚未分化所致。对婴儿的测量主要集中在感知运动能力方面,而对较大儿童的测量偏重于言语能力和计算推理能力等方面。这两方面的能力有所不同,也是造成相关较低的一个原因。


以上就是关于《心理学学习笔记 智力概述》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湖南自考资讯, 请持续关注《湖南自考网》。 如有需要,考生可点击《湖南自考网助学报名入口》 进行报名,或点击添加《招生老师微信》进行咨询解答和报名服务哦~

本文标签:湖南自考 湖南自考教育类 心理学学习笔记 智力概述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hnzk.hn.cn

本文地址:http://www.hnzk.hn.cn/cjjyl/7511.html

微信扫码加群

湖南自考网考生交流群

政策公告、考试提醒、自考解答、资料分享、备考指导、学习交流

在线咨询 关注公众号

《湖南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