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自考个性心理学章节知识点串讲汇总

发布日期:2019-07-25 15:59:46 编辑整理:湖南自考网 【字体: 】   【点击+添加招生老师微信】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第一章 个性概念

个性心理学是以研究人的个性为对象,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探讨其发展、构成及表现的规律。

个性心理的规律性(个性的规律性)

第一,个性的显著性标志是其独特性,即人和人之间的个性差异性;

第二,形成个性过程的规律性。个性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首先,它依赖于生物因素,特别是对神经系统、脑机制的依赖性。其次,外界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第三,个人行动的规律性。个性是通过个人的言行表现出来的。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如何说明个性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个性心理学是从诸多心理现象中,相对地把个性心理分割出来,作为本门学科的研究对象,用特定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去描述它,并深入其内部,阐明它的本质,认识它的规律,使其有效地为实践服务。

可见,个性心理学作为心理学分支,它并未离开心理学的框架,但它又不同于其他分支。一般地说,研究个性的心理学家和研究心理学其他领域的心理学家,在研究心理现象方面有某些一致性,但个性心理学的研究有三个侧重点。

个性心理学家研究的三个侧重点在于(个性心理学家重视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第一,个性心理学家和心理学其他分支领域的心理学家都研究心理现象的共同点,但个性心理学家更注重心理的差异性研究;

第二,研究过程的心理学家总是把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机能,相对地划分开进行研究,揭示其特点和规律。个性心理学家更重视综合的“整体”。

第三,个性心理学家和其他心理学家一样,都要探讨决定人的行为的外部原因,但个性心理学家更注重对人的内部世界的稳定性的研究。

个性是多学科的研究对象主要指:哲学中的个性;社会学中的个性;生理学中的个性。

个性和人格的关系是同义词或同一语。

 

目前还没有大家公认的规范化的定义是因为:

第一, 个性的研究对象非常复杂,加之个性心理学的历史短浅,目前似乎还未达到定论的阶段;

第二, 各家各派为了研究的需要从不同方面或角度为个性下定义

给个性下定义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一, 把个性当成内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结构和过程;

第二, 人的经验的组织;

第三, 对环境的行动和反应。而不是着重从伦理道德方面考虑个性这一概念。

 

个性的特性

一、个性的整体性。个性是由许多成分或特性组成的。

二、个性的个别性和共同性。人的个性是由某些与别人共同的,或相似的特征以及完全不同的特征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构成的。

三、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稳定不是指一成不变,而是指较持久的一再出现的定型化的东西。

四、个性的生物制约性和社会制约性。人是生物实体,也是社会实体。

 

个性的整体性表现在:

首先,个性的整体性在于个性的内在统一性;

其次,只有从整体出发才能认识个别,各个个别的心理特征只有在个性的整体中,在和其他个性特征的联系中才有确定意义;

再次,个性具有多层次性、多维度性、多侧面性。
 

第二章 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心理结构的基本原则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个性心理结构的最高指导原则。在这个总原则下,应该遵循以下几项具体原则:

首先,把人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人。

其次,个性结构的整体性原则。

再次,个性结构的动态性和静态性相结合的原则。

最后,结构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原则。

个性心理结构的狭义结构:这是对多种多样的心理现象进行分类时所确定的个性心理结构。在我国通常把心理现象分成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心理现象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像等

情感过程——人对现实态度的体验,包括情绪、情感、情操

意志过程——人在改造客观世界时克服困难,完成任务时的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

个性心理结构的广义结构:这是从人的本质出发,把个性看成是受社会制约的人的个性,也就是说个性标志着人的整个精神面貌。

广义的个性结构包括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自我调节系统五个基本方面:

第一,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是指决定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动力系统,它以积极性和选择性为特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不同成分。

第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指在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成分,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第三,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这些心理现象之所以称之为心理过程,是因为它们都有一个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它以流动、变化为特征。

第四,心理状态。心理状态是指在当前一刻相对稳定的心理背景,它是受机体内外环境刺激的影响,在大脑皮层中进行的兴奋和抑制活动的独特的暂时状态,它影响着人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第五,自我调节系统。自我调节系统以自我意识为核心,它在心理结构上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

心理状态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它总是在不断地变化之中,状态本身就意味着不断变化。

第二个特点是,它具有直接现实性。

第三个特点是,即心理状态范围的广泛性。

心理状态在个性结构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作为心理活动的效应和背景而存在。一切心理活动都发生在它的上面。

其次,心理状态是个性心理特征存在的直接状态,个性心理特征只不过是从人的不断变化的多种多样的心理状态中抽象出来的稳定的经常的东西。

再次,心理状态是心理过程向个性心理特征转化的中间过渡环节。

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在治疗和研究精神病患者的基础上,创建了精神分析学派。

他的个性心理学理论包括个性结构理论、个性动力理论、个性发展理论三个部分。

一、个性结构中的无意识假说

弗洛伊德把无意识现象提到主宰心理活动的高度。他认为,无意识“才是精神的真正实际”,“是心理活动的主宰”。这种思想贯穿到包括他的个性结构理论在内的整个个性理论之中。

弗洛伊德以无意识为核心,把意识分成无意识——前意识——意识三个层次。

二、个性结构的三种成分

弗洛伊德把他的无意识假说贯彻到个性结构之中。他分个性结构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种成分。

本我是个性结构的基本因素,是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非理性因素,是一些本能、欲望,如饥、渴、性等,其中以性本能为主。 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进行操作。

自我是在个体出生后,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发展起来的。自我按现实原则进行操作,自我有认识、综合、执行三种机能。

超我是通过父母教养把社会规范、道德准则、价值判断内化的结果。它是个性的道德、良知、良心、理性等侧面。

对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论简评:

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是以本能为核心构成的。他把本能当成个性积极性的源泉,认为人的所有内部冲突都是本能冲动之间的无意识斗争,人类各种文化形式和复杂的个性行为都是本能活动的结果。虽然他也提出道德意识对本能的控制作用,但在他笔下的道德意识只不过是为了使本能潜伏下来,在顺应社会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他对个性结构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三种关系的描绘就是这种冲突的模式。这种把本能当作个性结构中至高无上的天然作用力量的观点,是反社会的,是反对人的意识在个性结构中的能动作用的,是不科学的。

当然,不能由此就完全抹煞弗洛伊德的成就及其理论的历史意义。

首先,弗洛伊德对个性结构作了系统的研究,从而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其次,弗洛伊德不仅研究心理现象的表面价值,而且深入探讨富有深远意义的精神根源,追究内部动机价值。

勒温的个性结构理论

勒温把个性结构分为边缘领域和内部领域两大层次。

卢特卡尔和莱尔喜的人格层理论

卢特尔认为人格作为整体结构可分为五层:一为生命层,二为植物层,三为情绪层,四为人格层,五为自我层。

莱尔喜提出人格的二层次理论,他把人格分为“基础层”和“上层建筑层”。

建构论——人格结构的认知理论

凯利在1955年出版了《个性结构心理》,创立了建构理论体系。凯利把认知当作个性发展的首要因素。

所谓建构既包含有对事物进行整理分类,记下行为过程的意思,也有解释世界,预测事件的意思。每一个建构都是一种思想、一种观点、一种见解。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建构系统。凯利认为建构就是模式或样板的别名。

依据凯利的思想,建构有三个特点:

其一,凯利的“建构”概念是以能动性为特点的;

其二,凯利的建构概念是具有理性特点的;

其三,他的建构理论是以经验为基础的。

建构的分类:(建构的成分及其组织)

一、 从建构的作用方面划分:

1. 核心建构和外围建构.

2. 可渗透性建构和非渗透性建构.

3. 紧缩性建构和松散性建构.

二、 从建的表达方式方面划分:言语建构和前言语建构。

三、 从建构排列层次方面划分:管辖建构和从属建构。

建构的原则:

1、 解释性原则,

2、 个别性原则,

3、 共同性原则,

4、 两分法原则,

5、 组织行为原则,

6、 选择原则,

7、 范围原则,

8、 调整原则,

9、 社会性原则。

动机圈理论是一种个性动力结构理论,彼得罗夫斯和科孔列夫等心理学家的著作中都有论述。他们认为动机圈是一个复杂的构造,它是以动机——需要区为中心,在它的周围排列着地位不同的各种各样特征的完整结构。这些动机系列可以按内容、随意性、自觉调节水平划分,也可按稳定性的程度或占优势的程度划分。
 

第三章 个性心理学的发展

艾宾浩斯:“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期的历史。”

科学心理学的史前期,可划分为在哲学中积累个性心理学知识的时期和描述期或经验期。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理论是巴甫洛夫首创的。

《体格和性格》一书的作者是克瑞奇米尔。

罗杰斯提出了“理想自我”。
 

第四章 动机

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

动机是指激励人去活动的心理方面的原因,动机是引起活动的直接机制,动机使人的活动具有选择性,动机越强烈,人的行为目标也越明确。

被意识到的动机是指人们为自己提出一定的目的,并力求达到这种目的而激发人们按一定方式去行动的动机。

定势是未被意识到的动机的一种形式,定势问题以乌兹纳捷的研究为主。

所谓定势是未被意识到的对一定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借助这种活动可以满足某种需要。

动机和目的的关系

活动总是在动机的激励下指向目的。动机和目的是既有区别而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如果说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原因,那么目的就是在行动中要争取达到的结果。每一种行动都有最终的目的。

在许多场合活动动机与活动目的是一致的。如,饮水解渴这种需要和达到预期的结果直接相符,因此,它既是活动动机,也是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

活动动机与活动目的又不完全相同。在一种情况下同一目的的可能由不同动机所推动;在另一种情况下,同一个动机也可能表现于目的不同的行动中。

动机是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之上。

需要是人的个体的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

“期待——价值”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期望价值理论对动机的认知作了可操作性的探讨。该理论认为,对达到目的可能性的期望,以及对目的意义的评价这两个因素决定动机水平。如我们看中某一目标,但觉得没有达到目标的可能性,这时,指向目标的动机是弱的;如果认为实现目标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它的实现并不理想,这时的动机同样是弱的;只有高评价的和高期望才能导致最强的动机。

期望价值的动机理论公式是:价值×期望=动机

诱因及其作用:

诱因:激发和促进活动的外部刺激或情境都称之为诱因。

诱因可以是积极的,如食物、文化娱乐等,使个体积极地趋向和接近它,而从中得到满足,这种诱因称之为正诱因;诱因也可以是消极的,如饥饿、疼痛等,当外部条件都将由于引起个体的回避而得到满足,这种诱因称之为负诱因。诱因也可分为实物的(如食物、衣服等)和复杂的事态(如奖赏、竞赛等)两种。

诱因有明显地激发行动的作用,在通常情况下,激起行动作用的诱因条件并没有明显地出现,而是由复杂的心理活动和目标指引着人去寻找积极的诱因,避免消极诱因。

人的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首先,某种行为明显地受一种动机支配;

其次,表现在某种行为同时受多种动机影响;

再次,表现在一种动机也可以影响多种行为;

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复杂关系还表现在动机和行为后果的不一致方面。

动机产生的不同时相

首先,需要的强度达到一定水平后,才能成为引起、推动或阻止某种活动的动机;

其次,需要产生后,还必须有能够满足个体需要的外在事物;

从上述的动机的时相表明,动机是某种刺激和某种反应之间所存在的必需的内部环节。

 

动机的功能:

动机在激励人的活动方面可以有下列几种功能:

一、唤起行动的始动功能;

二、将活动引向一定目标的指向性功能;

三、强化功能;

四、形成一定动机模式的调整功能。

 

动机的分类

一、外加动机和内在动机。从动机来自个体外部还是个体本身,一般可划分为外加动机和内在动机。

外加动机是指推动行动的动机是外力诱发出来的。

内在动机是指人的行动出自于人本身的自我激发,由于做某种事能引起兴趣,令人愉快,做这种事情无须外力推动它本身就是行动者所追求的目的。

外加动机和内在动机在工作和学习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对行为起最佳的推动作用。

二、依据动机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这一原则的分类。这种分类是与需要的种类相对应,把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高级的社会性动机(习得的社会性动机)。

生理性动机:这种动机是同天然需要相联系,以有机体的生理需要为基础的动机。

习得的社会性动机: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的影响,通过各种各样的经验,习得务种各样的社会生活需要。包括交往的需要和成就需要。

交往需要:它在人身上表现出一种群体感和亲属感,交往需要是从儿童时期开始在和其他人的接触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个人从亲身经历中学习到,只有交往需要的满足,才能避免由孤独寂寞而产生的焦虑感,从而增加安全感。

成就需要是指个人要积极获得并追求完美的自认为对自己是有价值的工作的一种心理历程。

挫折指一个人在要达到某种目标的活动过程中,由于受到妨碍或干扰,当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

挫折产生的原因:罗真维格从机体内外两方面对挫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1、造成挫折的内部原因可以从身心两方面分析,

2引起挫折的外部原因可以由客观环境因素分析。

挫折的个人差异取决于许多条件:

首先,与过去的实践经验有重大关系;

其次,与个人的生理条件有关。

个体常常面对几种同样向往的情况,也可能面对同样厌弃的情况,它要求个体必须在其中作出一种选择,由此就产生了心理冲突状态。

 

心理冲突的类型:

1、把冲突是否具有原则性作为分类标准。以冲突是否具有原则性可以把心理冲突分为原则性冲突和非原则性冲突。

原则性的心理冲突其后果将要涉及是非曲直、政治的和伦理道德问题。

非原则性冲突并不涉及政治上的大是大非和社会的道德准则问题。

2、以内在动机和外加动机作为划分标准:内在动机冲突、外加动机之间的冲突、内在动机和外加动机之间的冲突。

内在动机冲突:个体的各种需要,如生理的、安全的、归属的、尊重的需要都可以发生冲突,这是内在冲突的表现。

外加动机之间的冲突:来自外部的,同时起诱发作用的刺激也可以造成心理冲突。

内在动机和外加动机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是由于外在条件的限制使内部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产生的。

3、依据行为目标的趋利避害的特点分类:这是由勒温提出的。趋向——趋向型冲突、回避——回避型冲突、趋向——回避型冲突。

趋向——趋向型冲突。这是个体对具有同样强度的两个又吸引又排斥的对象,必须选择其中之一,又必须放弃另一个对象时引起的冲突。

回避——回避型冲突。这是指个体对自己持否定态度的事物之间必须选择其中之一时所产生的冲突。有机体对这种典型的反应就是逃避。

趋向——回避型冲突。这是指某一对象对一个人既具吸引力又具有排斥力的场合下,在他内心中产生的冲突。

 

冲突的意义

冲突、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在人的心理方面也存在着无限的冲突、矛盾。从适应的观点考虑,心理上的冲突也具有积极意义。所有问题的解决和发明创造,其结果都是对冲突的权衡、选择,最后作出符合实际情况的个人动机目标的决定。

如何解决心理冲突:

1、 对事业和生活抱积极态度,要憧憬未来。

2、 期望和目标的自我调节。

3、 动之以情,激发高尚的道德情操。



第五章 兴趣

兴趣是指人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事物并与肯定情绪相联系的个性倾向性。

 

兴趣的特点:

第一,兴趣的指向性特点。

第二,兴趣的情绪性特点。

第三,兴趣的动力性特点。

兴趣、爱好、嗜好的区别和联系:

兴趣和爱好都是指人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事物,并与肯定情绪相联系的个性倾向性。但兴趣的内涵仅指人对事物的认识、探索、心向神往。而爱好除具有这些特点之外,它还和活动相联系,是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

嗜好是由于刺激物长期或反复对人的机体作用,造成机体精神上或躯体机能的某些改变,从而产生对该种刺激习惯性的依赖。

从爱好在人的生活活动的重要性上看,它与嗜好也有显著的区别,爱好可以扩展一个人的眼界,丰富内心生活,发展智力,调整人的情绪,并推动人去积极活动。爱好广泛,可以使人善于应付多变的环境。缺乏爱好会使生活枯燥乏味,甚至使人处于苦闷之中。

 

兴趣的作用:

1、兴趣可以使人善于适应环境,对生活充满热情;

2、兴趣对丰富知识,开发智力有重要意义;

兴趣的培养是开发智力的重要条件。

根据教育经验和心理学的研究,可以把儿童的认识兴趣发展分为三级水平。

在儿童身上表现出的直接兴趣属第一级水平。如鲜艳的物体等。

儿童兴趣发展到较高水平,他们的兴趣已不只是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了,已开始探究事物发展的原因和结果,探讨事物的内在联系。

兴趣发展的更高水平表现在儿童对探讨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兴趣方面。

 

兴趣的分类:

一、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依据兴趣的内容,可以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物质兴趣:人们对美味的食物,漂亮的衣服,舒适的生活都会感兴趣,并想要获得它。

精神兴趣主要指认识兴趣,如对文学艺术、哲学、科学等的追求和兴趣。

二、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直接兴趣是对活动本身发生的兴趣。这往往是由于客观事物引人入胜而使人对它发生兴趣。

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结果发生的兴趣。

 

兴趣的品质:

一、兴趣的倾向性。兴趣倾向性是指兴趣对着什么内容而发生的,它是形成其他兴趣品质的前提。

二、兴趣的广度。兴趣的广度是指兴趣的广阔程度,它说明个人兴趣结构范围的大小。

三、兴趣的稳定性。兴趣的稳定性是指兴趣长时间地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些对象上。

四、兴趣的效能。兴趣的效能是指一个人的兴趣对活动所产生的效果大小。

 

兴趣的培养:(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

一、正确对待儿童萌发的兴趣。

儿童时期的兴趣和爱好,对一个人一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人的成才往往就是以早年的兴趣和爱好为起点的。

二、多参与有益的活动,激发好奇心。

我们要培养兴趣,就必须多参与有益的活动。

培养兴趣的途径有:1、经常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2、以不熟悉的姿态观察熟悉的事物;3、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不满足于一知半解。

三、制订一个经过努力而能获得的目标。

有了适当的目标,一个人就会觉得有奔头,有方向,也会激发起兴趣。

四、努力克服当前的困难。

首先,在失败和挫折到来之前,要有心理准备;其次,在失败、挫折面前要乐观,不要悲观失望;再次,要分析失败的原因,从中汲取教训,增加下一步取得成功的可能性。

五、把成功看作是前进的开始。

人的生命长河总是向前流淌的。我们应该沿着兴趣——成功——新的兴趣——新的成功……这样的成才之路永不停息地前进。



第六章 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理想是对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奋斗目标的向往与追求。

我国有人把理想概括为: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政治理想以及生活理想。

 

理想在个性中的意义:

理想是个人学习、工作、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巨大鼓舞力量,是人们不断前进的精神支柱。正是它使人投身于创造历史的火热斗争中,使人迸发出革命的热情,克服艰难险阻,推动着历史前进。一个人的理想内容越丰富,概括性水平越高,它对行动的推动力量也越大。革命的憧憬使革命者不怕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这才迎来了革命的胜利。在为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今天,也必须从实际出发,和实践相结合,培养符合人民利益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只有这样,才能够为人民为祖国奉献一切力量。

信念是指激励、支持人们行为的那些自己深信无疑的正确观点和准则,是被意识到的个性倾向。

信念是由认识、情感和意志构成的融合体。信念是在家庭影响、教育熏陶和个人实践中逐渐地被灌输到人的头脑中而形成的,它和科学知识的掌握相联系。

 

信念和个性的关系:

信念在人的个性积极性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有信念的人,个性稳定而明确。他们确信有关自然和社会的理论原理、见解和知识的真实性,而且对它富有深厚的感情和热情,并矢志不移,必要时,为自己的信念甚至可以献出生命。信念能使人迸发出积极性和坚强的毅力,使人在身心上忍受难以置信的折磨和痛苦,使人爆发出巨大的勇气和能量。

见异思迁模棱两可,朝三暮四,不原则的人,是个性中缺乏信念的表现,他们的行动没有力量,也不会有所作为。

由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所组成的信念体系就是世界观。世界观包括自然观、社会观和人生观。

 

世界观在个性结构中的地位如何?心理学该如何研究世界观?

世界观的心理结构应该包括知识、观点和信念。

知识是关于自然、社会以及思维活动规律的总结和概括。

观点是对知识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具有广泛的概括性,起推测和评价事物的发展和个人行为特点的作用。

世界观是个性结构中的最高层次,它一经形成就成为个人行为举止的最高调节器,影响着人的整个精神面貌,使个性具有确定性和稳定性。

首先,世界观指导着人们对人生目的的和意义的认识,确定着行为方向和生活道路;

其次,世界观维系着个性品质的统一,使行为具有一贯性;

最后,世界观也是个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推动力量。

 

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特征:

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世界观,它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1、内容的丰富性和科学性;

2、系统性和一贯性;

3、概括性和具体性;

4、与行为的一致性。

个体世界观的形成:

个体世界观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

1、要学习各种知识;

2、自学地学习马克思主义;

3、参加社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

说明青少年世界观形成的特点;

1、青少年世界观的萌发依赖他们的知识结构与智力水平;

2、青少年世界观的形成主要是解决人生意义的问题;

3、青少年世界观的形成是不成熟的,具有不稳定性和可塑性。



第七章 个性中的自我意识

本章历年试题概率分布:单选1题,多选1题,名词1题,简答2题,论述1题。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作为客体存在的各方面的意识。

 

自我意识的特点:

第一,自我意识具有社会性。自我意识不是别的,只不过是在社会生活中,个体对人际关系的反映。

第二,自我意识具有能动性。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是人的意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重要标志。

第三,自我意识具有同一性。自我意识的同一性标志着个人的内部状态与外部环境的协调一致。

自我意识的调控:(自我意识是如何调节和控制个性的????)

自我意识是由多种成分的自我调节系统,调控着个体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1、自我认识。自我认识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它是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调节控制的前提。

2、自我体验。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它和其他情感体验一样,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

3、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意志行动上的表现。它是个人主动地提出目标,以实际行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个人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发展个性品质的过程。

4、自尊。自尊是指一个人对自我价值的总体评价而产生的意识倾向。它调整和控制着个体行为。

5、自信。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行为的正确,并有力量实施行为目标。

6、自我展示。人们在交往中,认真地、有意识地分开自己,向别人传达个人的信息,就称之为自我展示,或叫自我推荐、自我呈现。

7、自我超越。自我超越既是个人所在群体、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自我”所必需。

8、自我完善。使自己有一个理想化的自我,是自我意识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自我认识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

自我观察是指自己对自己的感知、所思所想以及意向等内部感受的觉察,并对所观察的情况作初步分析、归纳,这是自我认识的始初阶段,它有待于上升为自我评价阶段。

自我评价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想法、期望、品德、行为及个性特征的判断与评估。自我评价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

 

自我体验的功能:

第一, 使认识内化为个人的需要和信念;

第二, 引起和维持行动;

第三, 制止自己行为

自我控制系统从行动过程看一般包括四个环节:

第一, 主体意识到社会要求,并力求使自己的行动符合其准则,从而激发起自我控制的动机。

第二, 从知识库中检索与认识和改造客观现实以及自己主观世界的有关知识,同时正确地评价自己运用这些知识的可能性。

第三, 制定能够完善和提高自己行动的相应计划和程序。

第四, 在行动中运用诸如自我分析、自我体验、自我鼓励、自我监督、自我命令等各种激励手段。

罗杰斯、杰拉德、埃利斯等对塑造自尊的几点建议:

第一, 认识到自己有能力成为最终的决策者;

第二, 一个人往往易受他人影响,特别愿意接受他人为自己定的标准;

第三, 不要制定不现实的目标;

第四, 对自己评价,要恰到好处,既不要夸张,也不能贬低;

第五, 低自尊的人,从自己的事业和成就中得到满足是很少的;

第六, 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他人。

 

如何培养自信:

第一, 勤奋学习,努力改造自身的不良习惯,培养多种情趣和幽默的谈吐,尽量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具有“金字塔”知识结构的有用人才。

第二, 培养顽强的性格。每一个人都不会一帆风顺地走过人生的旅途,有欢乐,也有痛苦。欢乐时不忘形,痛苦中不沉沦。只有这样才能具有坚强的个性。

第三, 积极参加社交活动,积极参加自己所喜欢的与所擅长的活动,并且要举止大方,热情坦率,诚挚友好,这样才能增强你的自信心。

第四, 模仿自信行为。学会在重要场合表现出自信,发现值得学习的自信行为,通过学习来强化自己。

第五, 我们不能忽视一个人起码的体质锻炼和仪表的修饰。自信是一种风度,是一种外在美。

 

自我展示的功能:

1、自我展示是表达感情和才华的一种渠道;

2、自我展示是亲密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3、让内心的想法自然流露,它可以起到消除紧张情绪的作用;

4、通过展示的比较,才能帮助你认清你是否已产生了焦虑。

影响自我展示的条件:自我展示的对象、自我展示对象的言语和体态、自我展示的技巧。
 

第八章 个性的动力理论

本章历年试题概率分布:单选4题,多选4题。

如何分析理解麦独孤的本能理论

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最早提出本能是人的内在能量的理论。他认为本能是先天的遗传倾向,它确定着人的思想和行动方向。他试图用本能的变化解释各种行为。麦独孤虽然也提出了本能受后天经验影响或多或少要发生一些变化的事实,但他并不是从社会变化对心理的制约性去理解人的个性的动力性质,而是从动物和人的行为的某些相似性的类比中,推论人和动物的行为就其根源来说都是本能。把人受社会的动机支配的高级行为,也说成是由本能决定的。

麦独孤本能论的提出正是处在达尔文主义流行的高潮时期,当时比较流行的看法是从进化论的角度,把本能作为人与动物联结的纽带,这种观点是有积极意义的,但麦独孤的生物学化和极端的机械主义观点,是不能正确地说明人的个性的动力性质的。

本能系指生物体在适应环境的历程中,固定不变地支配行为的具有倾向性的东西,它强调动物本能行为的生存价值。

 

弗洛伊德的本能论:

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他认为,人和其他动物一样,也是一个复杂的能量体系。他们的总的能量是一样的,而其中存在的不同形态在流动和变换着。如体力劳动所需的生物能量和进行智力活动所需的心理能量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出自一个源泉。就能量形态来说,弗洛伊德把在心理活动中耗费的能量称之为心理能量。

弗洛伊德把心理能量和生物能量的接触点称之为本我,把由本我需要而引起的紧张背后的力称做本能,他认为这是人的个性行为的真正动力。

弗洛伊德的个性动力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弗洛伊德的个性动力理论也是以本能为基础展开的。他在研究个性的动力时,超越了心理现象表面价值,深入到行为的背后,探讨富有深远意义的动机根源。他在探讨行为的动力时,重视心理内部动机相互作用的研究。他从动态方面分析个性结构,把个性结构中的“本我”、“自我”、“超我”作为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如果个性结构三种成分保持和谐、平衡,人就处在“人格正常”状态。如果个性结构中的三种成分发生冲突,处在不平衡、不和谐状态,如“自我”和“本我”一致,不顾“超我”的约束,或“自我”与“超我”一致,而压抑“本我”,这将导致人格失调。

 

弗洛伊德的自我防御机制:

为了解决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弗洛伊德提出自我防御机制的概念,他认为自我防御机制是自我用来应付本我和超我的压力手段。当自我受到本我和超我的威胁而引起强烈的焦虑和罪恶感时,焦虑将无意识地激活一系列的防御机制,以某种歪曲现实的方式来保护自我,缓解或消除情绪上的不安和痛苦。

1、压抑:将痛苦的、危险的想法保持在无意识中,它是基本的防御机制。如:一个士兵接近死亡时,他记不起所发生事件的任何细节。

2、合理化:试图证实,个体的行为是合理的。如:一个非常爱他妈妈的成人对他的妈妈非常关心、友爱和虔诚,但是他又认为,这是出于职责而不是爱。

3、补偿:通过强调另外的物质而掩盖弱点。如:一个对性行为缺乏信心的人可能会成为一个非常爱读书的人。

4、幻想:能满足对想象性成就的失落感。如:一个棒球运动员梦想着为本队赢得一分。

5、反应形式:是一种与个性喜欢的行为完全不同的行为。如:深深地爱着一位得不到的男人的妇女,又表现得好像很不喜欢他。

6、投射性:把自己的失望感受或倾向归因于他人而不是自己。如一位患幽闭恐惧症的人发现他人遭受幽闭恐惧症之苦时,感到非常惊愕。

 

坎农的体内平衡状态理论:

体内平衡状态概念是由坎农1926年提出的,他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在1932年出版了《身体的智慧》一书,在书中进一步阐述了这一概念。他认为有机体各种生理系统,经常维持在一定的水平状态,这也就是体内平衡状态。当生理系统偏离某种水平状态,也就是机体内部的平衡遭到破坏,机体便连续不断地产生恢复平衡的生理反应,去纠正偏离状态,再达到平衡。

坎农是比较早地研究动机的学者之一。

 

赫尔的内驱力递减说:

赫尔把体内平衡状态概念,引入其行为理论中,提出内驱力递减说。当有机体处于不平衡状态时,就产生生理上的某种需求,出现紧张状态,产生一种驱力,推动一种行为,当需求得到满足,紧张状态消失,驱力减弱,机体又恢复平衡,该种行为终止。操作行为的强度决定于由平衡偏离程度所产生的强度。由于当前的操作行为能够减弱驱力,恢复平衡,因此它起强化作用,对以后出现的同等偏离状态就引起该种行为出现的概率增加。

赫尔提出内驱力具有明显的指向性作用,并把内驱力和学习联系起来。他说明了内驱力的动力性,也显示了内驱力的动力性对学习的重要意义。

他在生理驱力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二级驱力的概念,并以此解释人的行为。他认为除先天的生物内驱力之外,还存在后天习得的内驱力。

继起的内驱力是由于某种中性刺激伴随原始内驱力的减低,而获得了内驱力的性质,它能够引起类似于原始内驱力所引起的反应。赫尔认为人的行为是由不同于原始内驱力的继起内驱力引起的,由于习得性内驱力的存在,学习在其行为的理论中已具有一定的意义。

 

米勒和道拉德的四种学习成分说

1、内驱力。要学习必须有内驱力。它引起并促使人去活动。内驱力是一种促进行动的很强的刺激。任何刺激,只要达到足够的强度,都可以成为内驱力,刺激越强,就越具有内驱力的功能。

2、线索。线索也是一种刺激,由于它的指示,使行动有一定的的方向。内驱力驱使行动,但并不显示行动方向。要确定行动方向,必须有线索。

3、反应。反应是由内驱力和线索诱发出来的,它旨在减低内驱力。如果要加强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必须对目前的效果刺激给予反应。因此,可以说反应是学习的组成成分。

4、强化。引起内驱力减低的刺激都可以说成是一种强化物。强化物可以分为原生的强化物和与原生强化物建立起牢固联系的,过去是中性刺激的强化物。如果一个线索导致一个反应,而这个反应又巩固了这一线索和这一反应之间的联系,那么就可以说这个反应又起了强化作用。

 

勒温的场需要论:

勒温把需要看成是能由生理条件引起的动机状态,它表现为对某一个界事物的欲望。依据心理场论,他阐述了需要、紧张、效价和矢量等在个性动力系统中的作用。

需要能量复合的均衡遭到破坏时就伴随有紧张情绪状态产生。该种需要得到满足紧张就得到缓解,需要能量复合又恢复均衡。如果该种需要未能得到满足,这一紧张还要继续一段时期,并促使机体为满足需要而继续努力。他从一项对已完成工作和未完成工作的回忆比较的实验中解释了这一理论。

蔡加尼克效应:当被试将课题进行到一半时,实验者打断被试正在进行的作业,之后,要求他们去进行另一项工作,并一直到完成为止。这一实验表明:中途打断被试进行的工作,就使阻断成为达到目标的一个障碍,会使他们处于紧张和不平衡状态,完成任务的需要仍在持续,从而增强了完成这一任务的欲望,因此未完成的工作回忆量优于已完成的工作回忆量。这一现象称之为蔡加尼克效应。

 

莫瑞的需要理论:

莫瑞在他的《人格探究》和《人的评价》两本个性心理学著作中,指出了需要的性质,需要产生的机制,它的作用,并对需要进行了分类,设计了了解个人需要的主题统觉测验。

需要是人的活动的动力源泉。他认为,人在有目的的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总是按动力规律进行活动的,这种动力性的源泉就是需要。可以说,莫瑞把需要是作为人的个性中的中心概念提出来的。

苏联的需要变形理论:

苏联心理学家把需要当成个性积极性的源泉,既区别于“本能论”和旧的需要说,又和它们有一定联系。他们企图从反映论的角度把需要放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上来进行研究。

需要变形论的心理学家们认为,应该把需要看作是从心理学角度阐明个性的基础,只是在需要的推动下个性才得以形成和发展。不从需要的概念开始研究,就无从揭露个性的心理实质。

需要变形理论是以人的生活条件决定需要为出发点,强调需要在个性中的地位,这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他们提出需要各种变形的特点以及需要和其变形之间的联系。这对了解需要在个性心理中的重要意义是有启发的。但他们并没有谈到需要是如何变成各种形式的,其变化过程又是如何进行的。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探讨。

期待——价值理论

期待——价值理论是从人的行为历程具有一定目标的观点出发对动机进行探讨的。

期待指一个人对他所从事的行为的目标实现可能性大小的估计。价值指任务结果的价值,即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或所要达到的目标的估价。

期待——价值理论可用公式表示:M=E×V (M是动机、E是期待、V是价值)

比如,一个人对某项任务的结果估价很高,对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估计也很大,那么在行为中起作用的动机力量就强。

归因:所谓归因即指人们对别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或推论的过程。归因理论最早由海德研究。

 

凯利的归因法则:

凯利在海德之后对行为的外归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归因法则。

1、协变法则:凯利认为,可以把可能成为原因的各种要素归因于那些产生效果时就存在,不产生效果时就不存在的要素。他把要素随效果一起变化的这种法则称之为“协变法则”。

2、折扣法则:这是在不能连续观察某一事态的情况下进行归因时使用的法则。这一法则说明,只要情境或外部因素能够对行为反应进行充分解释,就可以把这一行为归因于情境,而不是完全归因于内部意向。

 

韦纳的归因理论:

韦纳逻辑地解释了成功和失败的可察觉因果关系的三个基本归因因素:①部位(内部控制对外部控制);②稳定性对不稳定性,即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是稳定的还是不稳定的;③可控性(可控制的还是不可控制的)。

他又认为,学生往往是以能力、努力程度、运气、任务难度四种因素作为解释成败的主要因素。他又把这些原因归进三维模式中。

成功成功动机之高低明显地与归因方式紧密相关。高成就动机者要倾向于把成功归之于自己的一贯努力和较高的能力,而把失败则看成是自己努力不够,没有准备好,或由于自己心境不佳所致。低成就动机者则更倾向于把失败归于外在因素,把考试成绩差归因于教师课教得不好,测验题太难。如果成绩好则归于受到特殊帮助,自己运气好,昨晚恰恰复习了这一部分。
 



以上就是关于《2019年自考个性心理学章节知识点串讲汇总》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湖南自考资讯,请持续关注《湖南自考网》。如有需要,考生可点击《湖南自考网助学报名入口》进行报名,或点击添加《招生老师微信》进行咨询解答和报名服务哦~

本文标签:湖南自考 湖南自考医学类 2019年自考个性心理学章节知识点串讲汇总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hnzk.hn.cn

本文地址:http://www.hnzk.hn.cn/cjlkl/21462.html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更新时间:]浏览热度(

《湖南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湖南自考-便捷服务

2019年自考个性心理学章节知识点串讲汇总

日期:2019-07-25 15:59:46  整理:湖南自考网  浏览(

第一章 个性概念

个性心理学是以研究人的个性为对象,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探讨其发展、构成及表现的规律。

个性心理的规律性(个性的规律性)

第一,个性的显著性标志是其独特性,即人和人之间的个性差异性;

第二,形成个性过程的规律性。个性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首先,它依赖于生物因素,特别是对神经系统、脑机制的依赖性。其次,外界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第三,个人行动的规律性。个性是通过个人的言行表现出来的。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如何说明个性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个性心理学是从诸多心理现象中,相对地把个性心理分割出来,作为本门学科的研究对象,用特定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去描述它,并深入其内部,阐明它的本质,认识它的规律,使其有效地为实践服务。

可见,个性心理学作为心理学分支,它并未离开心理学的框架,但它又不同于其他分支。一般地说,研究个性的心理学家和研究心理学其他领域的心理学家,在研究心理现象方面有某些一致性,但个性心理学的研究有三个侧重点。

个性心理学家研究的三个侧重点在于(个性心理学家重视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第一,个性心理学家和心理学其他分支领域的心理学家都研究心理现象的共同点,但个性心理学家更注重心理的差异性研究;

第二,研究过程的心理学家总是把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机能,相对地划分开进行研究,揭示其特点和规律。个性心理学家更重视综合的“整体”。

第三,个性心理学家和其他心理学家一样,都要探讨决定人的行为的外部原因,但个性心理学家更注重对人的内部世界的稳定性的研究。

个性是多学科的研究对象主要指:哲学中的个性;社会学中的个性;生理学中的个性。

个性和人格的关系是同义词或同一语。

 

目前还没有大家公认的规范化的定义是因为:

第一, 个性的研究对象非常复杂,加之个性心理学的历史短浅,目前似乎还未达到定论的阶段;

第二, 各家各派为了研究的需要从不同方面或角度为个性下定义

给个性下定义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一, 把个性当成内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结构和过程;

第二, 人的经验的组织;

第三, 对环境的行动和反应。而不是着重从伦理道德方面考虑个性这一概念。

 

个性的特性

一、个性的整体性。个性是由许多成分或特性组成的。

二、个性的个别性和共同性。人的个性是由某些与别人共同的,或相似的特征以及完全不同的特征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构成的。

三、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稳定不是指一成不变,而是指较持久的一再出现的定型化的东西。

四、个性的生物制约性和社会制约性。人是生物实体,也是社会实体。

 

个性的整体性表现在:

首先,个性的整体性在于个性的内在统一性;

其次,只有从整体出发才能认识个别,各个个别的心理特征只有在个性的整体中,在和其他个性特征的联系中才有确定意义;

再次,个性具有多层次性、多维度性、多侧面性。
 

第二章 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心理结构的基本原则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个性心理结构的最高指导原则。在这个总原则下,应该遵循以下几项具体原则:

首先,把人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人。

其次,个性结构的整体性原则。

再次,个性结构的动态性和静态性相结合的原则。

最后,结构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原则。

个性心理结构的狭义结构:这是对多种多样的心理现象进行分类时所确定的个性心理结构。在我国通常把心理现象分成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心理现象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像等

情感过程——人对现实态度的体验,包括情绪、情感、情操

意志过程——人在改造客观世界时克服困难,完成任务时的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

个性心理结构的广义结构:这是从人的本质出发,把个性看成是受社会制约的人的个性,也就是说个性标志着人的整个精神面貌。

广义的个性结构包括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自我调节系统五个基本方面:

第一,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是指决定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动力系统,它以积极性和选择性为特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不同成分。

第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指在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成分,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第三,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这些心理现象之所以称之为心理过程,是因为它们都有一个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它以流动、变化为特征。

第四,心理状态。心理状态是指在当前一刻相对稳定的心理背景,它是受机体内外环境刺激的影响,在大脑皮层中进行的兴奋和抑制活动的独特的暂时状态,它影响着人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第五,自我调节系统。自我调节系统以自我意识为核心,它在心理结构上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

心理状态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它总是在不断地变化之中,状态本身就意味着不断变化。

第二个特点是,它具有直接现实性。

第三个特点是,即心理状态范围的广泛性。

心理状态在个性结构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作为心理活动的效应和背景而存在。一切心理活动都发生在它的上面。

其次,心理状态是个性心理特征存在的直接状态,个性心理特征只不过是从人的不断变化的多种多样的心理状态中抽象出来的稳定的经常的东西。

再次,心理状态是心理过程向个性心理特征转化的中间过渡环节。

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在治疗和研究精神病患者的基础上,创建了精神分析学派。

他的个性心理学理论包括个性结构理论、个性动力理论、个性发展理论三个部分。

一、个性结构中的无意识假说

弗洛伊德把无意识现象提到主宰心理活动的高度。他认为,无意识“才是精神的真正实际”,“是心理活动的主宰”。这种思想贯穿到包括他的个性结构理论在内的整个个性理论之中。

弗洛伊德以无意识为核心,把意识分成无意识——前意识——意识三个层次。

二、个性结构的三种成分

弗洛伊德把他的无意识假说贯彻到个性结构之中。他分个性结构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种成分。

本我是个性结构的基本因素,是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非理性因素,是一些本能、欲望,如饥、渴、性等,其中以性本能为主。 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进行操作。

自我是在个体出生后,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发展起来的。自我按现实原则进行操作,自我有认识、综合、执行三种机能。

超我是通过父母教养把社会规范、道德准则、价值判断内化的结果。它是个性的道德、良知、良心、理性等侧面。

对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论简评:

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是以本能为核心构成的。他把本能当成个性积极性的源泉,认为人的所有内部冲突都是本能冲动之间的无意识斗争,人类各种文化形式和复杂的个性行为都是本能活动的结果。虽然他也提出道德意识对本能的控制作用,但在他笔下的道德意识只不过是为了使本能潜伏下来,在顺应社会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他对个性结构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三种关系的描绘就是这种冲突的模式。这种把本能当作个性结构中至高无上的天然作用力量的观点,是反社会的,是反对人的意识在个性结构中的能动作用的,是不科学的。

当然,不能由此就完全抹煞弗洛伊德的成就及其理论的历史意义。

首先,弗洛伊德对个性结构作了系统的研究,从而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其次,弗洛伊德不仅研究心理现象的表面价值,而且深入探讨富有深远意义的精神根源,追究内部动机价值。

勒温的个性结构理论

勒温把个性结构分为边缘领域和内部领域两大层次。

卢特卡尔和莱尔喜的人格层理论

卢特尔认为人格作为整体结构可分为五层:一为生命层,二为植物层,三为情绪层,四为人格层,五为自我层。

莱尔喜提出人格的二层次理论,他把人格分为“基础层”和“上层建筑层”。

建构论——人格结构的认知理论

凯利在1955年出版了《个性结构心理》,创立了建构理论体系。凯利把认知当作个性发展的首要因素。

所谓建构既包含有对事物进行整理分类,记下行为过程的意思,也有解释世界,预测事件的意思。每一个建构都是一种思想、一种观点、一种见解。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建构系统。凯利认为建构就是模式或样板的别名。

依据凯利的思想,建构有三个特点:

其一,凯利的“建构”概念是以能动性为特点的;

其二,凯利的建构概念是具有理性特点的;

其三,他的建构理论是以经验为基础的。

建构的分类:(建构的成分及其组织)

一、 从建构的作用方面划分:

1. 核心建构和外围建构.

2. 可渗透性建构和非渗透性建构.

3. 紧缩性建构和松散性建构.

二、 从建的表达方式方面划分:言语建构和前言语建构。

三、 从建构排列层次方面划分:管辖建构和从属建构。

建构的原则:

1、 解释性原则,

2、 个别性原则,

3、 共同性原则,

4、 两分法原则,

5、 组织行为原则,

6、 选择原则,

7、 范围原则,

8、 调整原则,

9、 社会性原则。

动机圈理论是一种个性动力结构理论,彼得罗夫斯和科孔列夫等心理学家的著作中都有论述。他们认为动机圈是一个复杂的构造,它是以动机——需要区为中心,在它的周围排列着地位不同的各种各样特征的完整结构。这些动机系列可以按内容、随意性、自觉调节水平划分,也可按稳定性的程度或占优势的程度划分。
 

第三章 个性心理学的发展

艾宾浩斯:“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期的历史。”

科学心理学的史前期,可划分为在哲学中积累个性心理学知识的时期和描述期或经验期。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理论是巴甫洛夫首创的。

《体格和性格》一书的作者是克瑞奇米尔。

罗杰斯提出了“理想自我”。
 

第四章 动机

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

动机是指激励人去活动的心理方面的原因,动机是引起活动的直接机制,动机使人的活动具有选择性,动机越强烈,人的行为目标也越明确。

被意识到的动机是指人们为自己提出一定的目的,并力求达到这种目的而激发人们按一定方式去行动的动机。

定势是未被意识到的动机的一种形式,定势问题以乌兹纳捷的研究为主。

所谓定势是未被意识到的对一定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借助这种活动可以满足某种需要。

动机和目的的关系

活动总是在动机的激励下指向目的。动机和目的是既有区别而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如果说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原因,那么目的就是在行动中要争取达到的结果。每一种行动都有最终的目的。

在许多场合活动动机与活动目的是一致的。如,饮水解渴这种需要和达到预期的结果直接相符,因此,它既是活动动机,也是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

活动动机与活动目的又不完全相同。在一种情况下同一目的的可能由不同动机所推动;在另一种情况下,同一个动机也可能表现于目的不同的行动中。

动机是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之上。

需要是人的个体的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

“期待——价值”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期望价值理论对动机的认知作了可操作性的探讨。该理论认为,对达到目的可能性的期望,以及对目的意义的评价这两个因素决定动机水平。如我们看中某一目标,但觉得没有达到目标的可能性,这时,指向目标的动机是弱的;如果认为实现目标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它的实现并不理想,这时的动机同样是弱的;只有高评价的和高期望才能导致最强的动机。

期望价值的动机理论公式是:价值×期望=动机

诱因及其作用:

诱因:激发和促进活动的外部刺激或情境都称之为诱因。

诱因可以是积极的,如食物、文化娱乐等,使个体积极地趋向和接近它,而从中得到满足,这种诱因称之为正诱因;诱因也可以是消极的,如饥饿、疼痛等,当外部条件都将由于引起个体的回避而得到满足,这种诱因称之为负诱因。诱因也可分为实物的(如食物、衣服等)和复杂的事态(如奖赏、竞赛等)两种。

诱因有明显地激发行动的作用,在通常情况下,激起行动作用的诱因条件并没有明显地出现,而是由复杂的心理活动和目标指引着人去寻找积极的诱因,避免消极诱因。

人的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首先,某种行为明显地受一种动机支配;

其次,表现在某种行为同时受多种动机影响;

再次,表现在一种动机也可以影响多种行为;

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复杂关系还表现在动机和行为后果的不一致方面。

动机产生的不同时相

首先,需要的强度达到一定水平后,才能成为引起、推动或阻止某种活动的动机;

其次,需要产生后,还必须有能够满足个体需要的外在事物;

从上述的动机的时相表明,动机是某种刺激和某种反应之间所存在的必需的内部环节。

 

动机的功能:

动机在激励人的活动方面可以有下列几种功能:

一、唤起行动的始动功能;

二、将活动引向一定目标的指向性功能;

三、强化功能;

四、形成一定动机模式的调整功能。

 

动机的分类

一、外加动机和内在动机。从动机来自个体外部还是个体本身,一般可划分为外加动机和内在动机。

外加动机是指推动行动的动机是外力诱发出来的。

内在动机是指人的行动出自于人本身的自我激发,由于做某种事能引起兴趣,令人愉快,做这种事情无须外力推动它本身就是行动者所追求的目的。

外加动机和内在动机在工作和学习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对行为起最佳的推动作用。

二、依据动机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这一原则的分类。这种分类是与需要的种类相对应,把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高级的社会性动机(习得的社会性动机)。

生理性动机:这种动机是同天然需要相联系,以有机体的生理需要为基础的动机。

习得的社会性动机: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的影响,通过各种各样的经验,习得务种各样的社会生活需要。包括交往的需要和成就需要。

交往需要:它在人身上表现出一种群体感和亲属感,交往需要是从儿童时期开始在和其他人的接触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个人从亲身经历中学习到,只有交往需要的满足,才能避免由孤独寂寞而产生的焦虑感,从而增加安全感。

成就需要是指个人要积极获得并追求完美的自认为对自己是有价值的工作的一种心理历程。

挫折指一个人在要达到某种目标的活动过程中,由于受到妨碍或干扰,当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

挫折产生的原因:罗真维格从机体内外两方面对挫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1、造成挫折的内部原因可以从身心两方面分析,

2引起挫折的外部原因可以由客观环境因素分析。

挫折的个人差异取决于许多条件:

首先,与过去的实践经验有重大关系;

其次,与个人的生理条件有关。

个体常常面对几种同样向往的情况,也可能面对同样厌弃的情况,它要求个体必须在其中作出一种选择,由此就产生了心理冲突状态。

 

心理冲突的类型:

1、把冲突是否具有原则性作为分类标准。以冲突是否具有原则性可以把心理冲突分为原则性冲突和非原则性冲突。

原则性的心理冲突其后果将要涉及是非曲直、政治的和伦理道德问题。

非原则性冲突并不涉及政治上的大是大非和社会的道德准则问题。

2、以内在动机和外加动机作为划分标准:内在动机冲突、外加动机之间的冲突、内在动机和外加动机之间的冲突。

内在动机冲突:个体的各种需要,如生理的、安全的、归属的、尊重的需要都可以发生冲突,这是内在冲突的表现。

外加动机之间的冲突:来自外部的,同时起诱发作用的刺激也可以造成心理冲突。

内在动机和外加动机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是由于外在条件的限制使内部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产生的。

3、依据行为目标的趋利避害的特点分类:这是由勒温提出的。趋向——趋向型冲突、回避——回避型冲突、趋向——回避型冲突。

趋向——趋向型冲突。这是个体对具有同样强度的两个又吸引又排斥的对象,必须选择其中之一,又必须放弃另一个对象时引起的冲突。

回避——回避型冲突。这是指个体对自己持否定态度的事物之间必须选择其中之一时所产生的冲突。有机体对这种典型的反应就是逃避。

趋向——回避型冲突。这是指某一对象对一个人既具吸引力又具有排斥力的场合下,在他内心中产生的冲突。

 

冲突的意义

冲突、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在人的心理方面也存在着无限的冲突、矛盾。从适应的观点考虑,心理上的冲突也具有积极意义。所有问题的解决和发明创造,其结果都是对冲突的权衡、选择,最后作出符合实际情况的个人动机目标的决定。

如何解决心理冲突:

1、 对事业和生活抱积极态度,要憧憬未来。

2、 期望和目标的自我调节。

3、 动之以情,激发高尚的道德情操。



第五章 兴趣

兴趣是指人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事物并与肯定情绪相联系的个性倾向性。

 

兴趣的特点:

第一,兴趣的指向性特点。

第二,兴趣的情绪性特点。

第三,兴趣的动力性特点。

兴趣、爱好、嗜好的区别和联系:

兴趣和爱好都是指人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事物,并与肯定情绪相联系的个性倾向性。但兴趣的内涵仅指人对事物的认识、探索、心向神往。而爱好除具有这些特点之外,它还和活动相联系,是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

嗜好是由于刺激物长期或反复对人的机体作用,造成机体精神上或躯体机能的某些改变,从而产生对该种刺激习惯性的依赖。

从爱好在人的生活活动的重要性上看,它与嗜好也有显著的区别,爱好可以扩展一个人的眼界,丰富内心生活,发展智力,调整人的情绪,并推动人去积极活动。爱好广泛,可以使人善于应付多变的环境。缺乏爱好会使生活枯燥乏味,甚至使人处于苦闷之中。

 

兴趣的作用:

1、兴趣可以使人善于适应环境,对生活充满热情;

2、兴趣对丰富知识,开发智力有重要意义;

兴趣的培养是开发智力的重要条件。

根据教育经验和心理学的研究,可以把儿童的认识兴趣发展分为三级水平。

在儿童身上表现出的直接兴趣属第一级水平。如鲜艳的物体等。

儿童兴趣发展到较高水平,他们的兴趣已不只是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了,已开始探究事物发展的原因和结果,探讨事物的内在联系。

兴趣发展的更高水平表现在儿童对探讨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兴趣方面。

 

兴趣的分类:

一、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依据兴趣的内容,可以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物质兴趣:人们对美味的食物,漂亮的衣服,舒适的生活都会感兴趣,并想要获得它。

精神兴趣主要指认识兴趣,如对文学艺术、哲学、科学等的追求和兴趣。

二、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直接兴趣是对活动本身发生的兴趣。这往往是由于客观事物引人入胜而使人对它发生兴趣。

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结果发生的兴趣。

 

兴趣的品质:

一、兴趣的倾向性。兴趣倾向性是指兴趣对着什么内容而发生的,它是形成其他兴趣品质的前提。

二、兴趣的广度。兴趣的广度是指兴趣的广阔程度,它说明个人兴趣结构范围的大小。

三、兴趣的稳定性。兴趣的稳定性是指兴趣长时间地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些对象上。

四、兴趣的效能。兴趣的效能是指一个人的兴趣对活动所产生的效果大小。

 

兴趣的培养:(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

一、正确对待儿童萌发的兴趣。

儿童时期的兴趣和爱好,对一个人一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人的成才往往就是以早年的兴趣和爱好为起点的。

二、多参与有益的活动,激发好奇心。

我们要培养兴趣,就必须多参与有益的活动。

培养兴趣的途径有:1、经常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2、以不熟悉的姿态观察熟悉的事物;3、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不满足于一知半解。

三、制订一个经过努力而能获得的目标。

有了适当的目标,一个人就会觉得有奔头,有方向,也会激发起兴趣。

四、努力克服当前的困难。

首先,在失败和挫折到来之前,要有心理准备;其次,在失败、挫折面前要乐观,不要悲观失望;再次,要分析失败的原因,从中汲取教训,增加下一步取得成功的可能性。

五、把成功看作是前进的开始。

人的生命长河总是向前流淌的。我们应该沿着兴趣——成功——新的兴趣——新的成功……这样的成才之路永不停息地前进。



第六章 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理想是对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奋斗目标的向往与追求。

我国有人把理想概括为: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政治理想以及生活理想。

 

理想在个性中的意义:

理想是个人学习、工作、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巨大鼓舞力量,是人们不断前进的精神支柱。正是它使人投身于创造历史的火热斗争中,使人迸发出革命的热情,克服艰难险阻,推动着历史前进。一个人的理想内容越丰富,概括性水平越高,它对行动的推动力量也越大。革命的憧憬使革命者不怕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这才迎来了革命的胜利。在为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今天,也必须从实际出发,和实践相结合,培养符合人民利益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只有这样,才能够为人民为祖国奉献一切力量。

信念是指激励、支持人们行为的那些自己深信无疑的正确观点和准则,是被意识到的个性倾向。

信念是由认识、情感和意志构成的融合体。信念是在家庭影响、教育熏陶和个人实践中逐渐地被灌输到人的头脑中而形成的,它和科学知识的掌握相联系。

 

信念和个性的关系:

信念在人的个性积极性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有信念的人,个性稳定而明确。他们确信有关自然和社会的理论原理、见解和知识的真实性,而且对它富有深厚的感情和热情,并矢志不移,必要时,为自己的信念甚至可以献出生命。信念能使人迸发出积极性和坚强的毅力,使人在身心上忍受难以置信的折磨和痛苦,使人爆发出巨大的勇气和能量。

见异思迁模棱两可,朝三暮四,不原则的人,是个性中缺乏信念的表现,他们的行动没有力量,也不会有所作为。

由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所组成的信念体系就是世界观。世界观包括自然观、社会观和人生观。

 

世界观在个性结构中的地位如何?心理学该如何研究世界观?

世界观的心理结构应该包括知识、观点和信念。

知识是关于自然、社会以及思维活动规律的总结和概括。

观点是对知识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具有广泛的概括性,起推测和评价事物的发展和个人行为特点的作用。

世界观是个性结构中的最高层次,它一经形成就成为个人行为举止的最高调节器,影响着人的整个精神面貌,使个性具有确定性和稳定性。

首先,世界观指导着人们对人生目的的和意义的认识,确定着行为方向和生活道路;

其次,世界观维系着个性品质的统一,使行为具有一贯性;

最后,世界观也是个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推动力量。

 

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特征:

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世界观,它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1、内容的丰富性和科学性;

2、系统性和一贯性;

3、概括性和具体性;

4、与行为的一致性。

个体世界观的形成:

个体世界观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

1、要学习各种知识;

2、自学地学习马克思主义;

3、参加社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

说明青少年世界观形成的特点;

1、青少年世界观的萌发依赖他们的知识结构与智力水平;

2、青少年世界观的形成主要是解决人生意义的问题;

3、青少年世界观的形成是不成熟的,具有不稳定性和可塑性。



第七章 个性中的自我意识

本章历年试题概率分布:单选1题,多选1题,名词1题,简答2题,论述1题。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作为客体存在的各方面的意识。

 

自我意识的特点:

第一,自我意识具有社会性。自我意识不是别的,只不过是在社会生活中,个体对人际关系的反映。

第二,自我意识具有能动性。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是人的意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重要标志。

第三,自我意识具有同一性。自我意识的同一性标志着个人的内部状态与外部环境的协调一致。

自我意识的调控:(自我意识是如何调节和控制个性的????)

自我意识是由多种成分的自我调节系统,调控着个体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1、自我认识。自我认识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它是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调节控制的前提。

2、自我体验。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它和其他情感体验一样,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

3、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意志行动上的表现。它是个人主动地提出目标,以实际行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个人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发展个性品质的过程。

4、自尊。自尊是指一个人对自我价值的总体评价而产生的意识倾向。它调整和控制着个体行为。

5、自信。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行为的正确,并有力量实施行为目标。

6、自我展示。人们在交往中,认真地、有意识地分开自己,向别人传达个人的信息,就称之为自我展示,或叫自我推荐、自我呈现。

7、自我超越。自我超越既是个人所在群体、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自我”所必需。

8、自我完善。使自己有一个理想化的自我,是自我意识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自我认识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

自我观察是指自己对自己的感知、所思所想以及意向等内部感受的觉察,并对所观察的情况作初步分析、归纳,这是自我认识的始初阶段,它有待于上升为自我评价阶段。

自我评价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想法、期望、品德、行为及个性特征的判断与评估。自我评价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

 

自我体验的功能:

第一, 使认识内化为个人的需要和信念;

第二, 引起和维持行动;

第三, 制止自己行为

自我控制系统从行动过程看一般包括四个环节:

第一, 主体意识到社会要求,并力求使自己的行动符合其准则,从而激发起自我控制的动机。

第二, 从知识库中检索与认识和改造客观现实以及自己主观世界的有关知识,同时正确地评价自己运用这些知识的可能性。

第三, 制定能够完善和提高自己行动的相应计划和程序。

第四, 在行动中运用诸如自我分析、自我体验、自我鼓励、自我监督、自我命令等各种激励手段。

罗杰斯、杰拉德、埃利斯等对塑造自尊的几点建议:

第一, 认识到自己有能力成为最终的决策者;

第二, 一个人往往易受他人影响,特别愿意接受他人为自己定的标准;

第三, 不要制定不现实的目标;

第四, 对自己评价,要恰到好处,既不要夸张,也不能贬低;

第五, 低自尊的人,从自己的事业和成就中得到满足是很少的;

第六, 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他人。

 

如何培养自信:

第一, 勤奋学习,努力改造自身的不良习惯,培养多种情趣和幽默的谈吐,尽量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具有“金字塔”知识结构的有用人才。

第二, 培养顽强的性格。每一个人都不会一帆风顺地走过人生的旅途,有欢乐,也有痛苦。欢乐时不忘形,痛苦中不沉沦。只有这样才能具有坚强的个性。

第三, 积极参加社交活动,积极参加自己所喜欢的与所擅长的活动,并且要举止大方,热情坦率,诚挚友好,这样才能增强你的自信心。

第四, 模仿自信行为。学会在重要场合表现出自信,发现值得学习的自信行为,通过学习来强化自己。

第五, 我们不能忽视一个人起码的体质锻炼和仪表的修饰。自信是一种风度,是一种外在美。

 

自我展示的功能:

1、自我展示是表达感情和才华的一种渠道;

2、自我展示是亲密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3、让内心的想法自然流露,它可以起到消除紧张情绪的作用;

4、通过展示的比较,才能帮助你认清你是否已产生了焦虑。

影响自我展示的条件:自我展示的对象、自我展示对象的言语和体态、自我展示的技巧。
 

第八章 个性的动力理论

本章历年试题概率分布:单选4题,多选4题。

如何分析理解麦独孤的本能理论

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最早提出本能是人的内在能量的理论。他认为本能是先天的遗传倾向,它确定着人的思想和行动方向。他试图用本能的变化解释各种行为。麦独孤虽然也提出了本能受后天经验影响或多或少要发生一些变化的事实,但他并不是从社会变化对心理的制约性去理解人的个性的动力性质,而是从动物和人的行为的某些相似性的类比中,推论人和动物的行为就其根源来说都是本能。把人受社会的动机支配的高级行为,也说成是由本能决定的。

麦独孤本能论的提出正是处在达尔文主义流行的高潮时期,当时比较流行的看法是从进化论的角度,把本能作为人与动物联结的纽带,这种观点是有积极意义的,但麦独孤的生物学化和极端的机械主义观点,是不能正确地说明人的个性的动力性质的。

本能系指生物体在适应环境的历程中,固定不变地支配行为的具有倾向性的东西,它强调动物本能行为的生存价值。

 

弗洛伊德的本能论:

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他认为,人和其他动物一样,也是一个复杂的能量体系。他们的总的能量是一样的,而其中存在的不同形态在流动和变换着。如体力劳动所需的生物能量和进行智力活动所需的心理能量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出自一个源泉。就能量形态来说,弗洛伊德把在心理活动中耗费的能量称之为心理能量。

弗洛伊德把心理能量和生物能量的接触点称之为本我,把由本我需要而引起的紧张背后的力称做本能,他认为这是人的个性行为的真正动力。

弗洛伊德的个性动力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弗洛伊德的个性动力理论也是以本能为基础展开的。他在研究个性的动力时,超越了心理现象表面价值,深入到行为的背后,探讨富有深远意义的动机根源。他在探讨行为的动力时,重视心理内部动机相互作用的研究。他从动态方面分析个性结构,把个性结构中的“本我”、“自我”、“超我”作为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如果个性结构三种成分保持和谐、平衡,人就处在“人格正常”状态。如果个性结构中的三种成分发生冲突,处在不平衡、不和谐状态,如“自我”和“本我”一致,不顾“超我”的约束,或“自我”与“超我”一致,而压抑“本我”,这将导致人格失调。

 

弗洛伊德的自我防御机制:

为了解决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弗洛伊德提出自我防御机制的概念,他认为自我防御机制是自我用来应付本我和超我的压力手段。当自我受到本我和超我的威胁而引起强烈的焦虑和罪恶感时,焦虑将无意识地激活一系列的防御机制,以某种歪曲现实的方式来保护自我,缓解或消除情绪上的不安和痛苦。

1、压抑:将痛苦的、危险的想法保持在无意识中,它是基本的防御机制。如:一个士兵接近死亡时,他记不起所发生事件的任何细节。

2、合理化:试图证实,个体的行为是合理的。如:一个非常爱他妈妈的成人对他的妈妈非常关心、友爱和虔诚,但是他又认为,这是出于职责而不是爱。

3、补偿:通过强调另外的物质而掩盖弱点。如:一个对性行为缺乏信心的人可能会成为一个非常爱读书的人。

4、幻想:能满足对想象性成就的失落感。如:一个棒球运动员梦想着为本队赢得一分。

5、反应形式:是一种与个性喜欢的行为完全不同的行为。如:深深地爱着一位得不到的男人的妇女,又表现得好像很不喜欢他。

6、投射性:把自己的失望感受或倾向归因于他人而不是自己。如一位患幽闭恐惧症的人发现他人遭受幽闭恐惧症之苦时,感到非常惊愕。

 

坎农的体内平衡状态理论:

体内平衡状态概念是由坎农1926年提出的,他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在1932年出版了《身体的智慧》一书,在书中进一步阐述了这一概念。他认为有机体各种生理系统,经常维持在一定的水平状态,这也就是体内平衡状态。当生理系统偏离某种水平状态,也就是机体内部的平衡遭到破坏,机体便连续不断地产生恢复平衡的生理反应,去纠正偏离状态,再达到平衡。

坎农是比较早地研究动机的学者之一。

 

赫尔的内驱力递减说:

赫尔把体内平衡状态概念,引入其行为理论中,提出内驱力递减说。当有机体处于不平衡状态时,就产生生理上的某种需求,出现紧张状态,产生一种驱力,推动一种行为,当需求得到满足,紧张状态消失,驱力减弱,机体又恢复平衡,该种行为终止。操作行为的强度决定于由平衡偏离程度所产生的强度。由于当前的操作行为能够减弱驱力,恢复平衡,因此它起强化作用,对以后出现的同等偏离状态就引起该种行为出现的概率增加。

赫尔提出内驱力具有明显的指向性作用,并把内驱力和学习联系起来。他说明了内驱力的动力性,也显示了内驱力的动力性对学习的重要意义。

他在生理驱力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二级驱力的概念,并以此解释人的行为。他认为除先天的生物内驱力之外,还存在后天习得的内驱力。

继起的内驱力是由于某种中性刺激伴随原始内驱力的减低,而获得了内驱力的性质,它能够引起类似于原始内驱力所引起的反应。赫尔认为人的行为是由不同于原始内驱力的继起内驱力引起的,由于习得性内驱力的存在,学习在其行为的理论中已具有一定的意义。

 

米勒和道拉德的四种学习成分说

1、内驱力。要学习必须有内驱力。它引起并促使人去活动。内驱力是一种促进行动的很强的刺激。任何刺激,只要达到足够的强度,都可以成为内驱力,刺激越强,就越具有内驱力的功能。

2、线索。线索也是一种刺激,由于它的指示,使行动有一定的的方向。内驱力驱使行动,但并不显示行动方向。要确定行动方向,必须有线索。

3、反应。反应是由内驱力和线索诱发出来的,它旨在减低内驱力。如果要加强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必须对目前的效果刺激给予反应。因此,可以说反应是学习的组成成分。

4、强化。引起内驱力减低的刺激都可以说成是一种强化物。强化物可以分为原生的强化物和与原生强化物建立起牢固联系的,过去是中性刺激的强化物。如果一个线索导致一个反应,而这个反应又巩固了这一线索和这一反应之间的联系,那么就可以说这个反应又起了强化作用。

 

勒温的场需要论:

勒温把需要看成是能由生理条件引起的动机状态,它表现为对某一个界事物的欲望。依据心理场论,他阐述了需要、紧张、效价和矢量等在个性动力系统中的作用。

需要能量复合的均衡遭到破坏时就伴随有紧张情绪状态产生。该种需要得到满足紧张就得到缓解,需要能量复合又恢复均衡。如果该种需要未能得到满足,这一紧张还要继续一段时期,并促使机体为满足需要而继续努力。他从一项对已完成工作和未完成工作的回忆比较的实验中解释了这一理论。

蔡加尼克效应:当被试将课题进行到一半时,实验者打断被试正在进行的作业,之后,要求他们去进行另一项工作,并一直到完成为止。这一实验表明:中途打断被试进行的工作,就使阻断成为达到目标的一个障碍,会使他们处于紧张和不平衡状态,完成任务的需要仍在持续,从而增强了完成这一任务的欲望,因此未完成的工作回忆量优于已完成的工作回忆量。这一现象称之为蔡加尼克效应。

 

莫瑞的需要理论:

莫瑞在他的《人格探究》和《人的评价》两本个性心理学著作中,指出了需要的性质,需要产生的机制,它的作用,并对需要进行了分类,设计了了解个人需要的主题统觉测验。

需要是人的活动的动力源泉。他认为,人在有目的的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总是按动力规律进行活动的,这种动力性的源泉就是需要。可以说,莫瑞把需要是作为人的个性中的中心概念提出来的。

苏联的需要变形理论:

苏联心理学家把需要当成个性积极性的源泉,既区别于“本能论”和旧的需要说,又和它们有一定联系。他们企图从反映论的角度把需要放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上来进行研究。

需要变形论的心理学家们认为,应该把需要看作是从心理学角度阐明个性的基础,只是在需要的推动下个性才得以形成和发展。不从需要的概念开始研究,就无从揭露个性的心理实质。

需要变形理论是以人的生活条件决定需要为出发点,强调需要在个性中的地位,这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他们提出需要各种变形的特点以及需要和其变形之间的联系。这对了解需要在个性心理中的重要意义是有启发的。但他们并没有谈到需要是如何变成各种形式的,其变化过程又是如何进行的。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探讨。

期待——价值理论

期待——价值理论是从人的行为历程具有一定目标的观点出发对动机进行探讨的。

期待指一个人对他所从事的行为的目标实现可能性大小的估计。价值指任务结果的价值,即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或所要达到的目标的估价。

期待——价值理论可用公式表示:M=E×V (M是动机、E是期待、V是价值)

比如,一个人对某项任务的结果估价很高,对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估计也很大,那么在行为中起作用的动机力量就强。

归因:所谓归因即指人们对别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或推论的过程。归因理论最早由海德研究。

 

凯利的归因法则:

凯利在海德之后对行为的外归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归因法则。

1、协变法则:凯利认为,可以把可能成为原因的各种要素归因于那些产生效果时就存在,不产生效果时就不存在的要素。他把要素随效果一起变化的这种法则称之为“协变法则”。

2、折扣法则:这是在不能连续观察某一事态的情况下进行归因时使用的法则。这一法则说明,只要情境或外部因素能够对行为反应进行充分解释,就可以把这一行为归因于情境,而不是完全归因于内部意向。

 

韦纳的归因理论:

韦纳逻辑地解释了成功和失败的可察觉因果关系的三个基本归因因素:①部位(内部控制对外部控制);②稳定性对不稳定性,即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是稳定的还是不稳定的;③可控性(可控制的还是不可控制的)。

他又认为,学生往往是以能力、努力程度、运气、任务难度四种因素作为解释成败的主要因素。他又把这些原因归进三维模式中。

成功成功动机之高低明显地与归因方式紧密相关。高成就动机者要倾向于把成功归之于自己的一贯努力和较高的能力,而把失败则看成是自己努力不够,没有准备好,或由于自己心境不佳所致。低成就动机者则更倾向于把失败归于外在因素,把考试成绩差归因于教师课教得不好,测验题太难。如果成绩好则归于受到特殊帮助,自己运气好,昨晚恰恰复习了这一部分。
 



以上就是关于《2019年自考个性心理学章节知识点串讲汇总》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湖南自考资讯, 请持续关注《湖南自考网》。 如有需要,考生可点击《湖南自考网助学报名入口》 进行报名,或点击添加《招生老师微信》进行咨询解答和报名服务哦~

本文标签:湖南自考 湖南自考医学类 2019年自考个性心理学章节知识点串讲汇总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hnzk.hn.cn

本文地址:http://www.hnzk.hn.cn/cjlkl/21462.html

微信扫码加群

湖南自考网考生交流群

政策公告、考试提醒、自考解答、资料分享、备考指导、学习交流

在线咨询 关注公众号

《湖南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