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比较文学研究10396课程考试大纲

发布日期:2024-07-02 09:40:37 编辑整理:湖南自考网 【字体: 】   【点击+添加招生老师微信】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加入【湖南自考交流群】免费领取咨询报考方案


湖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比较文学研究 


课程代码:10396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比较文学研究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选考课程。该课程是以跨国家、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为特征的文学研究学科,它以自觉的比较意识和综合多种学科的方法研究各民族文学之间和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事实联系关系、美学价值关系及学科交叉关系,以加深对各种文学现象的认识,揭示人类文学乃至文化的基本规律和共同价值,促进民族文学发展,推动国际文学与文化的交流。比较文学研究是一门在全面掌握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基础上提高考生的比较意识和研究能力的研究性、提升性课程,因而对考生前期知识积累的要求较高;同时,它也开阔考生的视界,帮助他们以比较视野去了解世界文学,并提升他们的研究能力。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首先,通过比较文学研究课程的学习,使考生初步了解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规范要求,系统地掌握比较文学研究的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比较文学课程涉及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历史、基本理论、主要研究领域、基本研究方法等内容,需要考生对这些内容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其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考生应理解和掌握比较文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够运用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展开比较文学研究的实践。比较文学研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本课程的最终目的和更高要求是能够运用所学习的相关理论、方法进行具体的研究活动。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学习比较文学研究这门课程,要求考生具有比较宽广的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学理论、外国文学理论、文艺学和思想文化史等方面的基础。本课程的前修课程是文学概论、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等。这些课程有助于考生掌握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对象、主要范畴,也有助于考生理解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从而为比较文学研究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文学史料基础和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对比较文学学科诞生的历史背景、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比较文学的目的和功能等问题,形成基本的认知。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特征(重点)

识记:比较文学的定义;民族文学(国别文学)的定义;总体文学(一般文学)的定义

理解:世界文学的三种含义;比较文学的三种研究对象;如何理解比较文学是文学研究的一支这一定性;比较文学的“比较”的内涵

应用:如何理解比较文学开放性特征三个方面的表现

(二)可比性(次重点)

识记:可比性的含义

理解:如何理解不同民族文学之间事实联系的可比性;如何理解不同民族文学之间价值关系的可比性;如何理解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交叉关系的可比性

应用:如何理解可比性的特点;如何挖掘研究对象的可比性

(三)比较文学的目的和功能(次重点)

理解:比较文学的功能或意义的具体表现;世界文学与民族文学的关系应用:比较文学在当今世界的意义

(四)历史的必然(一般)

理解:比较文学学科诞生的三个方面的文化背景;20 世纪比较文学研究繁荣的原因;韦勒克的话(“比较文学的兴起是为反对大部分 19 世纪学术研究中狭隘的民族主义,抵制法、德、意、英等各国文学的许多文学史家的孤立主义”)的含义

(五)定义之争(一般)

识记:创造和最早使用“比较文学”这一术语的欧洲学者(维耶曼、阿诺德)。

理解:前苏联学者日尔蒙斯基关于比较文学的定义的内涵

应用:分析法国学者卡雷关于比较文学的定义的内涵;分析美国学者雷马克关于比较文学的定义的内涵;比较分析卡雷和雷马克关于比较文学的定义的区别

 

第二章 比较文学的历史和现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对国外比较文学的史前史与学科史,中国比较文学的史前史与学科史,以及比较文学研究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前景等方面, 有一个全盘的掌握,形成稳固的认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国外比较文学(一般)

识记:比较文学史前史时期的代表性学者及其代表作;比较文学学科史时期的代表性学者及其代表作;法国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性著作;美国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性著作;其他著名学者及其代表作。理解:梵·第根《比较文学论》的主要内容;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的主要内容

(二)中国比较文学(一般)

识记:中国比较文学史前史时期的代表性学者及其代表作;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史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性著作;港台地区比较文学领域的重要学者及其代表性著作;1985 年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

理解:如何理解格义法

(三)现状与前景(一般)

识记:1970 年代以后国际比较文学的代表性学者及其代表作

理解:1970 年代比较文学面临的三次挑战的具体表现;如何理解比较文学“理论化”的积极意义和负面作用;怎样认识比较文学“文化热” 趋势形成的原因或背景;如何理解比较文学的文化研究倾向是比较研究深化和发展的需要

 

第三章 比较文学的基本类型和研究方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对比较文学研究的四大类型即影响研究、平行研究、阐发研究和接受研究,以及比较文学研究常用的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掌握,并能够初步运用这些基本理论与方法去作相关的研究。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影响研究(次重点)

识记:影响研究的定义;影响研究的主要提倡者:法国学者梵·第根,卡雷,基亚;影响的定义;移植的含义;改编的含义;模仿的含义

理解:结合朗松、约瑟夫·T·肖关于影响的定义理解影响的外来性和隐含性特点;影响研究的范围;影响传播的直接与间接两种方式;影响研究的放送、接受与传播途径等 3 个维度;结合具体的例子理解移植、改编的含义与区别;结合具体的例子理解改编的含义和特征; 影响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影响研究的注意事项;影响研究的具体方法;结合具体的例子理解影响的“圆形研究”

应用:结合具体例子分析影响研究的四种理论

(二)平行研究(次重点)

识记:平行研究的定义;平行研究的最早提倡者:美国学者雷马克

理解: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的区别;平行研究的对象和范畴;结合具体的例子理解主题方面的平行研究;结合具体的例子理解题材和情节方面的平行研究;结合具体的例子理解人物形象方面的平行研究;结合具体的例子理解文体风格、创作技巧、意象、文学类型、思潮流派等方面的平行研究;平行研究的具体方法

应用:结合具体例子分析平行研究的可比性问题;结合具体例子分析平行研究的文学性问题

(三)阐发研究(次重点)

识记:阐发研究的定义;阐发研究的最早提出者、台湾学者古添洪

理解:阐发研究的三个方面的内容;阐发研究的两个注意事项;结合具体的例子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学理论相互阐发的特点和注意事项;阐发研究的方法

应用:结合具体的例子理解用一种文学理论或模式来解释另一民族文学作品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四)接受研究(次重点)

识记:接受研究的定义

理解:接受研究与影响研究的联系与区别;接受理论的基本主张;接受研究对接受理论的借鉴;接受研究的两个研究对象或两项内容;接受研究的三种功用;接受研究的具体方法

(五)中外比较研究中的方法论(次重点)

理解:如何理解影响研究的功绩与局限;如何理解平行研究的功绩与局限; 为什么在阐发研究方面要特别强调以中国文学文论阐发西方文学; 接受研究的功用

应用:分析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时要特别注意的两个事项

 

第四章 文学范围内比较研究的若干领域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对文学范围内比较研究的主要领域。包括文类学、主题学、媒介学、形象学、比较诗学、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的比较研究等有一个系统而全面的掌握,形成一种稳固的认识,并能够初步运用各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去作相关的研究。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文类学(重点)

识记:文类学的定义

理解:比较文学文类学的两个研究对象或内容;流浪汉小说跨国流传的研究梳理;十四行诗跨国流传的研究梳理;中西悲剧比较研究的梳理

(二)主题学(重点)

识记:主题学的定义;主题学的“主题”的含义

理解:主题与母题的关系;主题学的四个研究对象;文学中典型人物的三种类型

应用:结合具体的例子分析对同一题材跨国流传展开研究的价值与注意事项;结合具体的例子分析对不同民族文学中的典型人物的研究所具有的价值

(三)媒介学(重点)

识记:媒介学的定义;媒介的含义

理解:结合具体的例子理解媒介的三个种类;媒介学的研究对象;比较文学研究重视翻译现象的原因;“创造性叛逆”的含义;为什么比较文学会特别关注译者对原文的歪曲和增删等现象

应用:结合具体的例子理解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问题

(四)神话和民间文学的比较研究

(此节不作考核要求。原因:一是因为它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比较文学研究的范畴;二是因为主题学已经部分涉及它的范畴)

(五)形象学(重点)

识记:形象学的定义;形象学领域的代表性学者及其代表作:“形象学之父”卡雷《法国作家和德国幻象》,基亚,狄泽林克《关于形象和幻象的问题及其在比较文学范畴内的检验》,巴柔《文化形象:从比较文学到文化人类学》,奥尔德里奇《龙与鹰——美国启蒙运动中的中国形象》,顾彬《关于“异”的研究》;套话的定义;社会整体想象物的定义

理解:如何理解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形象的含义与特点;结合具体的例子理解乌托邦形象的内涵;结合具体的例子理解意识形态形象的内涵; 具体列举西方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

应用:结合具体的例子阐述他者形象和自我形象的关系

(六)比较诗学(次重点)

识记:诗学的含义;比较诗学的定义;海外华人比较诗学领域的名家及其代表作;中国与海外华人比较诗学名家及其代表作。

理解:比较诗学和一般文艺理论研究的区别;为什么说中西诗学比较是中国比较诗学研究的重点;如何展开中西诗学比较;展开比较诗学研究的步骤

(七)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的比较研究(次重点)

理解:结合具体的例子说明比较学者如何研究西方的巴洛克文学;结合具体的例子说明比较学者如何研究西方的象征主义文学

应用:结合具体的例子说明比较学者如何研究西方的浪漫主义文学;结合具体的例子说明比较学者如何研究西方的现实主义文学

 

第五章 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对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包括文学与其他艺术、文学与宗教、文学与心理学、文学与语言学、文学与哲学等学科的关系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系统的掌握,并能够初步运用跨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去作相关的研究。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文学和艺术(重点)

识记:跨学科研究或科际整合的定义;中外文论家或诗人关于诗画相通的言论:西摩尼德斯、西塞罗、贺拉斯、达·芬奇、孔武仲、张舜民。

理解:如何理解文学与其他艺术之间的亲缘关系;结合具体的例子理解文学与其他艺术相互阐发的情况;结合具体的例子阐述文学与其他艺术在结构方面相互借鉴的情况

应用:结合具体的例子阐述文学与其他艺术在题材方面相互借鉴的情况

(二)文学和宗教(重点)

理解:如何理解文学与宗教的相互关系;结合具体的例子理解《圣经》对西方文学所产生的影响

应用:结合具体的例子阐述佛教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多方面影响

(三)文学和语言学(重点)

理解:结合具体的例子分析文学创作、文学运动与语言研究之间的关系; 如何理解文学研究与语言研究的关系

(四)文学和心理学(重点)

识记:文学与心理学关系研究领域的代表性学者及其代表作:琼斯《哈姆莱特和俄狄浦斯》,特里林《弗洛伊德与我们文化的危机》,弗莱《批评的剖析》

理解:如何理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关于文学与心理学的关系的论述;如何理解弗洛伊德和荣格关于文学与心理学的关系的论述;比较学者研究文学与心理学关系的四个方面;结合具体的例子分析对作家创作心理和创作过程的研究情况;对文学作品的心理学研究的两项内容

应用:结合具体的例子分析现代心理学如精神分析对 20 世纪西方文学所产生的影响

(五)文学和哲学(重点)

识记:文学与哲学关系研究领域的代表性学者及其代表作:斯托尔克奈特

《文学与思想史》

理解:如何理解文学与哲学的异同;比较分析中西对“艺”与“道”关系的看法;如何理解文学与哲学的相互联系;结合具体的例子阐述哲学内容与文学形式的结合情况;结合具体的例子阐述哲学家与文学家在立场与世界观方面的相互影响;结合具体的例子理解“思想史” 研究的特点;结合具体的例子分析“精神史”研究的特点;归纳斯托尔克奈特《文学与思想史》一书的基本观点

应用:结合具体的例子阐述哲学或思想对文学的影响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等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该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具体的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或基本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地认识和表述, 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以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二、教材

1. 指定教材:

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陈惇、刘象愚,2000 年版

(也适用于 2010 年第 2 版)

2. 参考教材:

比较文学原理教程,中南大学出版社,赵炎秋主编,2004 年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 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的某一章之前,先查阅考试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 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 在自学过程中,既要全面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知识点, 又要突出重点,特别关注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 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 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 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以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以考试大纲列出的考核内容为复习范围,不要随意增加或者删除内容。

4. 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 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 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而要积极启发、引导,鼓励考生自己寻找答案。

6. 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最终解决问题。

7. 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程度同能力层次的高低等次这两者之间并不完全是同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 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每一章, 适当突出重点。

2. 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 30%、“理解”为

40%、“应用”为 30%。

3. 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中等、难的比例为 3:4:3。

4. 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的比例大约为:重点占 60%,次重点占30%,一般占 10%。

5. 试题类型一般分为五种: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

6.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 150 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 分合格。

 

六、题型示例(样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上的相应字母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世界比较文学研究中第一篇博士论文《卢梭与文学的世界主义之起源》的作者是 A.布吕奈尔 B.戴克斯特 C.桑克蒂斯 D.勃兰兑斯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上的相应字母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1. 比较文学关注民族文学之间、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三种关系,即

A.事实联系关系 B.相互借鉴关系 C.美学价值关系D.和谐互补关系 E.学科交叉关系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影响研究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简要分析文学与其他艺术的异同。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结合具体例子阐述宗教对文学的影响。


>>>点击进入湖南自考助学报名入口


湖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比较文学研究10396课程考试大纲(图1)


欢迎加入【湖南自考交流群】一起学习交流!群内有专业招生老师为大家解惑答疑!快来一起学习进步吧!


以上就是关于《湖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比较文学研究10396课程考试大纲》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湖南自考资讯,请持续关注《湖南自考网》。如有需要,考生可点击《湖南自考网助学报名入口》进行报名,或点击添加《招生老师微信》进行咨询解答和报名服务哦~

本文标签:湖南自考 湖南自考文学类 湖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比较文学研究10396课程考试大纲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hnzk.hn.cn

本文地址:http://www.hnzk.hn.cn/cjwxl/46498.html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更新时间:]浏览热度(

《湖南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湖南自考-便捷服务

湖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比较文学研究10396课程考试大纲

日期:2024-07-02 09:40:37  整理:湖南自考网  浏览(

 >>>加入【湖南自考交流群】免费领取咨询报考方案


湖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比较文学研究 


课程代码:10396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比较文学研究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选考课程。该课程是以跨国家、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为特征的文学研究学科,它以自觉的比较意识和综合多种学科的方法研究各民族文学之间和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事实联系关系、美学价值关系及学科交叉关系,以加深对各种文学现象的认识,揭示人类文学乃至文化的基本规律和共同价值,促进民族文学发展,推动国际文学与文化的交流。比较文学研究是一门在全面掌握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基础上提高考生的比较意识和研究能力的研究性、提升性课程,因而对考生前期知识积累的要求较高;同时,它也开阔考生的视界,帮助他们以比较视野去了解世界文学,并提升他们的研究能力。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首先,通过比较文学研究课程的学习,使考生初步了解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规范要求,系统地掌握比较文学研究的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比较文学课程涉及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历史、基本理论、主要研究领域、基本研究方法等内容,需要考生对这些内容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其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考生应理解和掌握比较文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够运用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展开比较文学研究的实践。比较文学研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本课程的最终目的和更高要求是能够运用所学习的相关理论、方法进行具体的研究活动。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学习比较文学研究这门课程,要求考生具有比较宽广的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学理论、外国文学理论、文艺学和思想文化史等方面的基础。本课程的前修课程是文学概论、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等。这些课程有助于考生掌握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对象、主要范畴,也有助于考生理解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从而为比较文学研究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文学史料基础和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对比较文学学科诞生的历史背景、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比较文学的目的和功能等问题,形成基本的认知。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特征(重点)

识记:比较文学的定义;民族文学(国别文学)的定义;总体文学(一般文学)的定义

理解:世界文学的三种含义;比较文学的三种研究对象;如何理解比较文学是文学研究的一支这一定性;比较文学的“比较”的内涵

应用:如何理解比较文学开放性特征三个方面的表现

(二)可比性(次重点)

识记:可比性的含义

理解:如何理解不同民族文学之间事实联系的可比性;如何理解不同民族文学之间价值关系的可比性;如何理解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交叉关系的可比性

应用:如何理解可比性的特点;如何挖掘研究对象的可比性

(三)比较文学的目的和功能(次重点)

理解:比较文学的功能或意义的具体表现;世界文学与民族文学的关系应用:比较文学在当今世界的意义

(四)历史的必然(一般)

理解:比较文学学科诞生的三个方面的文化背景;20 世纪比较文学研究繁荣的原因;韦勒克的话(“比较文学的兴起是为反对大部分 19 世纪学术研究中狭隘的民族主义,抵制法、德、意、英等各国文学的许多文学史家的孤立主义”)的含义

(五)定义之争(一般)

识记:创造和最早使用“比较文学”这一术语的欧洲学者(维耶曼、阿诺德)。

理解:前苏联学者日尔蒙斯基关于比较文学的定义的内涵

应用:分析法国学者卡雷关于比较文学的定义的内涵;分析美国学者雷马克关于比较文学的定义的内涵;比较分析卡雷和雷马克关于比较文学的定义的区别

 

第二章 比较文学的历史和现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对国外比较文学的史前史与学科史,中国比较文学的史前史与学科史,以及比较文学研究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前景等方面, 有一个全盘的掌握,形成稳固的认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国外比较文学(一般)

识记:比较文学史前史时期的代表性学者及其代表作;比较文学学科史时期的代表性学者及其代表作;法国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性著作;美国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性著作;其他著名学者及其代表作。理解:梵·第根《比较文学论》的主要内容;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的主要内容

(二)中国比较文学(一般)

识记:中国比较文学史前史时期的代表性学者及其代表作;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史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性著作;港台地区比较文学领域的重要学者及其代表性著作;1985 年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

理解:如何理解格义法

(三)现状与前景(一般)

识记:1970 年代以后国际比较文学的代表性学者及其代表作

理解:1970 年代比较文学面临的三次挑战的具体表现;如何理解比较文学“理论化”的积极意义和负面作用;怎样认识比较文学“文化热” 趋势形成的原因或背景;如何理解比较文学的文化研究倾向是比较研究深化和发展的需要

 

第三章 比较文学的基本类型和研究方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对比较文学研究的四大类型即影响研究、平行研究、阐发研究和接受研究,以及比较文学研究常用的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掌握,并能够初步运用这些基本理论与方法去作相关的研究。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影响研究(次重点)

识记:影响研究的定义;影响研究的主要提倡者:法国学者梵·第根,卡雷,基亚;影响的定义;移植的含义;改编的含义;模仿的含义

理解:结合朗松、约瑟夫·T·肖关于影响的定义理解影响的外来性和隐含性特点;影响研究的范围;影响传播的直接与间接两种方式;影响研究的放送、接受与传播途径等 3 个维度;结合具体的例子理解移植、改编的含义与区别;结合具体的例子理解改编的含义和特征; 影响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影响研究的注意事项;影响研究的具体方法;结合具体的例子理解影响的“圆形研究”

应用:结合具体例子分析影响研究的四种理论

(二)平行研究(次重点)

识记:平行研究的定义;平行研究的最早提倡者:美国学者雷马克

理解: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的区别;平行研究的对象和范畴;结合具体的例子理解主题方面的平行研究;结合具体的例子理解题材和情节方面的平行研究;结合具体的例子理解人物形象方面的平行研究;结合具体的例子理解文体风格、创作技巧、意象、文学类型、思潮流派等方面的平行研究;平行研究的具体方法

应用:结合具体例子分析平行研究的可比性问题;结合具体例子分析平行研究的文学性问题

(三)阐发研究(次重点)

识记:阐发研究的定义;阐发研究的最早提出者、台湾学者古添洪

理解:阐发研究的三个方面的内容;阐发研究的两个注意事项;结合具体的例子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学理论相互阐发的特点和注意事项;阐发研究的方法

应用:结合具体的例子理解用一种文学理论或模式来解释另一民族文学作品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四)接受研究(次重点)

识记:接受研究的定义

理解:接受研究与影响研究的联系与区别;接受理论的基本主张;接受研究对接受理论的借鉴;接受研究的两个研究对象或两项内容;接受研究的三种功用;接受研究的具体方法

(五)中外比较研究中的方法论(次重点)

理解:如何理解影响研究的功绩与局限;如何理解平行研究的功绩与局限; 为什么在阐发研究方面要特别强调以中国文学文论阐发西方文学; 接受研究的功用

应用:分析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时要特别注意的两个事项

 

第四章 文学范围内比较研究的若干领域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对文学范围内比较研究的主要领域。包括文类学、主题学、媒介学、形象学、比较诗学、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的比较研究等有一个系统而全面的掌握,形成一种稳固的认识,并能够初步运用各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去作相关的研究。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文类学(重点)

识记:文类学的定义

理解:比较文学文类学的两个研究对象或内容;流浪汉小说跨国流传的研究梳理;十四行诗跨国流传的研究梳理;中西悲剧比较研究的梳理

(二)主题学(重点)

识记:主题学的定义;主题学的“主题”的含义

理解:主题与母题的关系;主题学的四个研究对象;文学中典型人物的三种类型

应用:结合具体的例子分析对同一题材跨国流传展开研究的价值与注意事项;结合具体的例子分析对不同民族文学中的典型人物的研究所具有的价值

(三)媒介学(重点)

识记:媒介学的定义;媒介的含义

理解:结合具体的例子理解媒介的三个种类;媒介学的研究对象;比较文学研究重视翻译现象的原因;“创造性叛逆”的含义;为什么比较文学会特别关注译者对原文的歪曲和增删等现象

应用:结合具体的例子理解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问题

(四)神话和民间文学的比较研究

(此节不作考核要求。原因:一是因为它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比较文学研究的范畴;二是因为主题学已经部分涉及它的范畴)

(五)形象学(重点)

识记:形象学的定义;形象学领域的代表性学者及其代表作:“形象学之父”卡雷《法国作家和德国幻象》,基亚,狄泽林克《关于形象和幻象的问题及其在比较文学范畴内的检验》,巴柔《文化形象:从比较文学到文化人类学》,奥尔德里奇《龙与鹰——美国启蒙运动中的中国形象》,顾彬《关于“异”的研究》;套话的定义;社会整体想象物的定义

理解:如何理解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形象的含义与特点;结合具体的例子理解乌托邦形象的内涵;结合具体的例子理解意识形态形象的内涵; 具体列举西方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

应用:结合具体的例子阐述他者形象和自我形象的关系

(六)比较诗学(次重点)

识记:诗学的含义;比较诗学的定义;海外华人比较诗学领域的名家及其代表作;中国与海外华人比较诗学名家及其代表作。

理解:比较诗学和一般文艺理论研究的区别;为什么说中西诗学比较是中国比较诗学研究的重点;如何展开中西诗学比较;展开比较诗学研究的步骤

(七)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的比较研究(次重点)

理解:结合具体的例子说明比较学者如何研究西方的巴洛克文学;结合具体的例子说明比较学者如何研究西方的象征主义文学

应用:结合具体的例子说明比较学者如何研究西方的浪漫主义文学;结合具体的例子说明比较学者如何研究西方的现实主义文学

 

第五章 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对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包括文学与其他艺术、文学与宗教、文学与心理学、文学与语言学、文学与哲学等学科的关系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系统的掌握,并能够初步运用跨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去作相关的研究。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文学和艺术(重点)

识记:跨学科研究或科际整合的定义;中外文论家或诗人关于诗画相通的言论:西摩尼德斯、西塞罗、贺拉斯、达·芬奇、孔武仲、张舜民。

理解:如何理解文学与其他艺术之间的亲缘关系;结合具体的例子理解文学与其他艺术相互阐发的情况;结合具体的例子阐述文学与其他艺术在结构方面相互借鉴的情况

应用:结合具体的例子阐述文学与其他艺术在题材方面相互借鉴的情况

(二)文学和宗教(重点)

理解:如何理解文学与宗教的相互关系;结合具体的例子理解《圣经》对西方文学所产生的影响

应用:结合具体的例子阐述佛教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多方面影响

(三)文学和语言学(重点)

理解:结合具体的例子分析文学创作、文学运动与语言研究之间的关系; 如何理解文学研究与语言研究的关系

(四)文学和心理学(重点)

识记:文学与心理学关系研究领域的代表性学者及其代表作:琼斯《哈姆莱特和俄狄浦斯》,特里林《弗洛伊德与我们文化的危机》,弗莱《批评的剖析》

理解:如何理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关于文学与心理学的关系的论述;如何理解弗洛伊德和荣格关于文学与心理学的关系的论述;比较学者研究文学与心理学关系的四个方面;结合具体的例子分析对作家创作心理和创作过程的研究情况;对文学作品的心理学研究的两项内容

应用:结合具体的例子分析现代心理学如精神分析对 20 世纪西方文学所产生的影响

(五)文学和哲学(重点)

识记:文学与哲学关系研究领域的代表性学者及其代表作:斯托尔克奈特

《文学与思想史》

理解:如何理解文学与哲学的异同;比较分析中西对“艺”与“道”关系的看法;如何理解文学与哲学的相互联系;结合具体的例子阐述哲学内容与文学形式的结合情况;结合具体的例子阐述哲学家与文学家在立场与世界观方面的相互影响;结合具体的例子理解“思想史” 研究的特点;结合具体的例子分析“精神史”研究的特点;归纳斯托尔克奈特《文学与思想史》一书的基本观点

应用:结合具体的例子阐述哲学或思想对文学的影响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等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该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具体的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或基本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地认识和表述, 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以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二、教材

1. 指定教材:

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陈惇、刘象愚,2000 年版

(也适用于 2010 年第 2 版)

2. 参考教材:

比较文学原理教程,中南大学出版社,赵炎秋主编,2004 年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 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的某一章之前,先查阅考试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 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 在自学过程中,既要全面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知识点, 又要突出重点,特别关注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 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 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 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以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以考试大纲列出的考核内容为复习范围,不要随意增加或者删除内容。

4. 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 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 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而要积极启发、引导,鼓励考生自己寻找答案。

6. 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最终解决问题。

7. 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程度同能力层次的高低等次这两者之间并不完全是同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 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每一章, 适当突出重点。

2. 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 30%、“理解”为

40%、“应用”为 30%。

3. 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中等、难的比例为 3:4:3。

4. 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的比例大约为:重点占 60%,次重点占30%,一般占 10%。

5. 试题类型一般分为五种: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

6.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 150 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 分合格。

 

六、题型示例(样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上的相应字母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世界比较文学研究中第一篇博士论文《卢梭与文学的世界主义之起源》的作者是 A.布吕奈尔 B.戴克斯特 C.桑克蒂斯 D.勃兰兑斯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上的相应字母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1. 比较文学关注民族文学之间、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三种关系,即

A.事实联系关系 B.相互借鉴关系 C.美学价值关系D.和谐互补关系 E.学科交叉关系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影响研究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简要分析文学与其他艺术的异同。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结合具体例子阐述宗教对文学的影响。


>>>点击进入湖南自考助学报名入口


湖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比较文学研究10396课程考试大纲(图1)


欢迎加入【湖南自考交流群】一起学习交流!群内有专业招生老师为大家解惑答疑!快来一起学习进步吧!


以上就是关于《湖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比较文学研究10396课程考试大纲》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湖南自考资讯, 请持续关注《湖南自考网》。 如有需要,考生可点击《湖南自考网助学报名入口》 进行报名,或点击添加《招生老师微信》进行咨询解答和报名服务哦~

本文标签:湖南自考 湖南自考文学类 湖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比较文学研究10396课程考试大纲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hnzk.hn.cn

本文地址:http://www.hnzk.hn.cn/cjwxl/46498.html

微信扫码加群

湖南自考网考生交流群

政策公告、考试提醒、自考解答、资料分享、备考指导、学习交流

在线咨询 关注公众号

《湖南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