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二编第三章复习

发布日期:2018-05-23 12:27:49 编辑整理:湖南自考网 【字体: 】   【点击+添加招生老师微信】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第三章 汉代辞赋

  理解:

  ①汉赋发展脉络.

  整个汉代辞赋创作的两条线索:一是"辞"或"骚"体类作品时时出现,延续不断;二是赋体文学的兴起、发达和演变. (整个汉代辞赋,就是沿着骚体赋和汉大赋这两条线索发展.)

  ②汉赋溯源.

  赋是一种特殊文体,从形式上看,它非诗非文,而又具有诗、文的不少特点,是诗、文的综合体.《诗经》、楚辞、先秦散文,都是孕育赋的源泉.特别是楚辞和先秦(尤其纵横家)散文,它们抒情、说理比物连类、夸饰铺排、惊采绝艳的表现特色,往往设为主客辩难的体式,都成为汉赋模式化的表现特征."赋"作为文体的名称,最早见于荀子的《赋篇》.

  第一节 贾谊、枚乘与汉初辞赋创作的发展趋向

  简单运用:

  ①贾谊骚体赋的创作特点.

  贾谊是汉代第一位卓有成就的辞赋作家.他的骚体赋作的代表作是《吊屈原赋》、《鵩鸟赋》、《旱云赋》.

  一、抒情述志、情感浓郁,与楚辞有明显的承继关系.如《吊屈原赋》.

  二、在表现方法方面,直述胸臆,议论多于形象.如《旱云赋》(表现了其忧国忧民的深切怀抱).

  总之,贾谊的辞作,把创作的根柢牢牢植入时代、政治和人生之中,抒发真切的感受,言说真诚的志愿,情浓意真.他承继了屈原的创作精神,又溶入时代新的内涵.在艺术表现上,则比较质朴少致.其作品的形制,基本与先秦的楚辞相同.

  ②枚乘开创大赋体式的《七发》及其特点.

  枚乘对汉代辞赋的发展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今存赋作《七发》、《梁王菟园赋》和《柳赋》三篇,标志着他开创大赋的典范作品是,《七发》.《七发》在以下几方面体现了汉大赋的基本特点:

  一、铺叙描摹,夸饰渲染的文风.如"曲江观涛"一段摹写江涛的汹涌澎湃,铺叙夸饰,排比譬喻,富丽而细致.

  二、完全失去了作者的自我真情实感.整篇作品不见抒情的语句,没有作者喜怒哀乐的表现.

  三、遣词造语趋向繁难和华丽,不同于贾谊的质朴无华.

  四、以主客问答的形式结构全篇.

  这些特点,标志着大赋这种全新的文体正式登上了汉代文坛.

  综合运用:比较贾谊、枚乘赋作的特点,把握汉初辞赋创作的发展趋向.(结合①②题答)

  贾谊和枚乘同为西汉初期重要的辞赋作家,对汉代辞赋的发展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产生了深远影响,但二人的辞赋创作却有着明显的不同:

  汉初辞赋从创作倾向看,呈现为从浓情质实到失情华丽的发展.贾谊和枚乘的作品,分别代表了这一发展过程的先后两端.其他作家则大抵呈现为过渡状态.

  一、枚乘赋作完全失去了作者的自我真情实感.整篇作品不见抒情的语句,没有作者喜怒哀乐的表现.与贾谊情感浓郁的赋作相比,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二、遣词造语方面,枚乘赋作繁难华丽,贾谊赋作质朴无华.

  可以说,贾谊开创了汉代的骚体赋,枚乘开创了汉代大赋.他们的创作从内容到风格都各有特色.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汉初辞赋由骚体向大赋发展的趋向.

  第二节 司马相如  扬雄

  1.司马相如

  识记:开创大赋的是枚乘,大赋创作的高峰是司马相如

  理解:司马相如生平及作品篇目.

  司马相如,字长卿,少好读书,学击剑.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景帝不好辞赋,相如告病免官.武帝即位,喜好辞赋,相如因《子虚赋》得武帝召见,续作《上林赋》.后因病免宫,退居茂陵卒.今存《子虚》、《上林》、《哀秦二世》、《大人》四篇.《子虚赋》和《上林赋》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实为一篇,称《天子游猎赋》.

  简单运用:《天子游猎赋》创作意图和客观效果.

  从创作意图看,《天子游猎图》是要讽谏,有扶正倡俭的意思.作品的绝大部分是以繁辞丽句对诸侯、天子的苑囿铺排夸饰,对天子的讽谏之意,乃是采取反言正出的曲折笔法写就,这便使讽谏往往成了颂扬,也冲淡了作品的讽谏意图.《天子游猎图》存在着创作意图和客观效果的反差,讽谏意义比较薄弱.

  综合运用:《天子游猎赋》所代表的汉大赋的主要特点.

  《天子游猎赋》采用问难的体式,整齐排偶的句式,已于楚辞不甚相同,而更大的不同表现在:

  一、它丧失了真情实感.这是它与楚辞本质的不同.

  二、空间的极度排比.

  1.片面使用空间排比.没有时间的纵向穿插,唯任空间的繁细铺排.

  2.使空间的排比发展到了极限.

  三、以直接而单纯的铺叙摹绘为主要表现手法.以宫殿苑猎、山水品物为主要描摹对象.

  四、遣词用语更加繁难僻涩.

  《天子游猎赋》上述特点,表明它的根本特色不在抒情写志,而在于逞竞文才和游戏文字.

  2.扬雄

  理解:扬雄生平及赋作.

  扬雄,字子云.少而好学,博览群书.为人不慕富贵,喜好深思.他的赋模拟司马相如又有所拓展.《蜀都》、《甘泉》、《河东》、《校猎》、《长杨》五篇大赋,是扬雄辞赋的代表作.

  综合运用:扬雄大赋的创作特点.

  一、拓展了大赋的题材领域.

  1.写祭祀,如《甘泉》、《河东》;

  2.把笔触从京师移到外郡,从田猎发展到描摹都市、郡邑的繁华,如《蜀都赋》.

  二、进一步加强了大赋"劝百讽一"的"劝"的色彩.扬雄的大赋几乎无讽谏.如《蜀都赋》同篇铺夸蜀郡山水之雄伟,物产之丰饶.

  三、写作上有一些新的变化.

  1.篇幅相对缩短,描摹对象集中.如《蜀都赋》专写蜀都山水雄伟,物产丰饶.

  2.表现手法有含蓄委婉之处,主要是指他"以美为讽"的思想表达方式.如《长杨赋》把游猎说成是练兵.

  第三节 西汉中后期其他辞赋作家及东汉辞赋的承变

  l.西汉中后期的其他赋作家

  理解:

  ①董仲舒《士不遇赋》.

  直接抒发内心的郁愤.提出三种处世方式不可从,表现出失路而迷惘的痛切感受.

  ②汉武帝《李夫人赋》.

  是一篇情思浓烈的怀人之作.真挚深切,艺术水平很很高.欲写己之思人,却远画对方孤处荒草坟茔的情境,这一笔法为后世经常使用.

  ③刘歆《遂初赋》.

  写自己所遇、所感、所思,具有浓烈的情感和鲜明的自我.比较注意抒情手法的变化,借古抒情,借景抒情.是汉代"纪行赋"的开山之作.

  ④班婕妤《自悼赋》.

  抒写自己从入宫到遭贬过程中的心态变化,深刻而细腻,十分感人.

  ⑤孔臧《杨柳赋》、《蓼虫赋》.

  是托物咏志,与汉初小赋托物继以颂美不同.非徒咏物,且及人事,既摆脱了汉初小赋的阿谀、颂扬,也没有大赋的瑰玮冷僻,艺术表现有所进展.

  简单运用:王褒《洞箫赋》在咏物赋发展中的地位.

  一、较之以前的咏物小赋,它在艺术表现上有了质的飞跃.

  二、全文只描写乐器和音乐,完整而集中.开创了全文写音乐的先河.

  三、咏物自况,融入作者浓烈的情感,其精神实质和创作倾向,与大赋有本质区别

  2.东汉辞赋的发展演变

  理解:

  ①东汉赋创作大势.

  仍有骚体和赋体之分.骚体抒情意味浓厚.赋体创作则呈明显变化.初期赋家继承前汉赋风,以京都为题材,创作铺张扬厉的大赋,如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东汉中期以后,以张衡《归田赋》为发端,赋体创作向贴近现实人生、篇幅短小和抒情言志的方向发展.

  ②班彪《北征赋》.

  模仿前汉刘歆《遂初赋》,结构笔法、思想情感都相似.

  ③冯衍《显志赋》.

  是他免官回归故里后所作,受屈原影响较大.

  ④蔡邕《述行赋》.

  记述途中所见,借古抒今,抒发郁愤不平之情.前半吊古,后半伤今,层次清晰而意图明确.

  ⑤班固《两都赋》.

  题材上着重写京都,谋篇布局上极大加强了设喻劝导的篇幅.但还有模仿司马相如的显著痕迹.

  ⑥张衡《二京赋》.

  所表达的某些思想更切近现实.谋篇立意模仿班固《两都赋》.但规模、容量和篇幅都超过前人,成为汉代京都赋的极致,是汉代大赋的绝响.

  ⑦赵壹《刺世嫉邪赋》.

  激烈抨击时政,直抒愤激情感,毫不掩饰.

  简单运用:张衡在赋史上的作用和地位.

  东汉赋体文学的创作,呈现为由大赋向抒情小赋的发展变化.张衡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是承前启后的作家.

  一、张衡的《二京赋》虽模仿班固《两都赋》,但有所发展.除描绘田猎、宫室等,它还把商贾、游侠以及街市等市井万象写入赋中,展示了一幅都市生活全图.规模、容量和篇幅都超过了前人.可以说是汉代大赋的绝响.

  二、其《归田赋》是东汉抒情小赋的开山之作.赋作抒发入世的感慨和厌倦,表达作者出世的愿望.

  三、《归田赋》全篇只有四十句,形制短小;语句清丽流畅,绝无夸饰堆砌;抒写自己的怀抱和情志,个性鲜明.这些特点,都标志着汉赋创作倾向的重大转变.而这种新趋势对汉末抒情小赋及后世赋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上就是关于《09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二编第三章复习》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湖南自考资讯,请持续关注《湖南自考网》。如有需要,考生可点击《湖南自考网助学报名入口》进行报名,或点击添加《招生老师微信》进行咨询解答和报名服务哦~

本文标签:湖南自考 湖南自考文学类 09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二编第三章复习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hnzk.hn.cn

本文地址:http://www.hnzk.hn.cn/cjwxl/7269.html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更新时间:]浏览热度(

《湖南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湖南自考-便捷服务

09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二编第三章复习

日期:2018-05-23 12:27:49  整理:湖南自考网  浏览(

  第三章 汉代辞赋

  理解:

  ①汉赋发展脉络.

  整个汉代辞赋创作的两条线索:一是"辞"或"骚"体类作品时时出现,延续不断;二是赋体文学的兴起、发达和演变. (整个汉代辞赋,就是沿着骚体赋和汉大赋这两条线索发展.)

  ②汉赋溯源.

  赋是一种特殊文体,从形式上看,它非诗非文,而又具有诗、文的不少特点,是诗、文的综合体.《诗经》、楚辞、先秦散文,都是孕育赋的源泉.特别是楚辞和先秦(尤其纵横家)散文,它们抒情、说理比物连类、夸饰铺排、惊采绝艳的表现特色,往往设为主客辩难的体式,都成为汉赋模式化的表现特征."赋"作为文体的名称,最早见于荀子的《赋篇》.

  第一节 贾谊、枚乘与汉初辞赋创作的发展趋向

  简单运用:

  ①贾谊骚体赋的创作特点.

  贾谊是汉代第一位卓有成就的辞赋作家.他的骚体赋作的代表作是《吊屈原赋》、《鵩鸟赋》、《旱云赋》.

  一、抒情述志、情感浓郁,与楚辞有明显的承继关系.如《吊屈原赋》.

  二、在表现方法方面,直述胸臆,议论多于形象.如《旱云赋》(表现了其忧国忧民的深切怀抱).

  总之,贾谊的辞作,把创作的根柢牢牢植入时代、政治和人生之中,抒发真切的感受,言说真诚的志愿,情浓意真.他承继了屈原的创作精神,又溶入时代新的内涵.在艺术表现上,则比较质朴少致.其作品的形制,基本与先秦的楚辞相同.

  ②枚乘开创大赋体式的《七发》及其特点.

  枚乘对汉代辞赋的发展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今存赋作《七发》、《梁王菟园赋》和《柳赋》三篇,标志着他开创大赋的典范作品是,《七发》.《七发》在以下几方面体现了汉大赋的基本特点:

  一、铺叙描摹,夸饰渲染的文风.如"曲江观涛"一段摹写江涛的汹涌澎湃,铺叙夸饰,排比譬喻,富丽而细致.

  二、完全失去了作者的自我真情实感.整篇作品不见抒情的语句,没有作者喜怒哀乐的表现.

  三、遣词造语趋向繁难和华丽,不同于贾谊的质朴无华.

  四、以主客问答的形式结构全篇.

  这些特点,标志着大赋这种全新的文体正式登上了汉代文坛.

  综合运用:比较贾谊、枚乘赋作的特点,把握汉初辞赋创作的发展趋向.(结合①②题答)

  贾谊和枚乘同为西汉初期重要的辞赋作家,对汉代辞赋的发展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产生了深远影响,但二人的辞赋创作却有着明显的不同:

  汉初辞赋从创作倾向看,呈现为从浓情质实到失情华丽的发展.贾谊和枚乘的作品,分别代表了这一发展过程的先后两端.其他作家则大抵呈现为过渡状态.

  一、枚乘赋作完全失去了作者的自我真情实感.整篇作品不见抒情的语句,没有作者喜怒哀乐的表现.与贾谊情感浓郁的赋作相比,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二、遣词造语方面,枚乘赋作繁难华丽,贾谊赋作质朴无华.

  可以说,贾谊开创了汉代的骚体赋,枚乘开创了汉代大赋.他们的创作从内容到风格都各有特色.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汉初辞赋由骚体向大赋发展的趋向.

  第二节 司马相如  扬雄

  1.司马相如

  识记:开创大赋的是枚乘,大赋创作的高峰是司马相如

  理解:司马相如生平及作品篇目.

  司马相如,字长卿,少好读书,学击剑.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景帝不好辞赋,相如告病免官.武帝即位,喜好辞赋,相如因《子虚赋》得武帝召见,续作《上林赋》.后因病免宫,退居茂陵卒.今存《子虚》、《上林》、《哀秦二世》、《大人》四篇.《子虚赋》和《上林赋》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实为一篇,称《天子游猎赋》.

  简单运用:《天子游猎赋》创作意图和客观效果.

  从创作意图看,《天子游猎图》是要讽谏,有扶正倡俭的意思.作品的绝大部分是以繁辞丽句对诸侯、天子的苑囿铺排夸饰,对天子的讽谏之意,乃是采取反言正出的曲折笔法写就,这便使讽谏往往成了颂扬,也冲淡了作品的讽谏意图.《天子游猎图》存在着创作意图和客观效果的反差,讽谏意义比较薄弱.

  综合运用:《天子游猎赋》所代表的汉大赋的主要特点.

  《天子游猎赋》采用问难的体式,整齐排偶的句式,已于楚辞不甚相同,而更大的不同表现在:

  一、它丧失了真情实感.这是它与楚辞本质的不同.

  二、空间的极度排比.

  1.片面使用空间排比.没有时间的纵向穿插,唯任空间的繁细铺排.

  2.使空间的排比发展到了极限.

  三、以直接而单纯的铺叙摹绘为主要表现手法.以宫殿苑猎、山水品物为主要描摹对象.

  四、遣词用语更加繁难僻涩.

  《天子游猎赋》上述特点,表明它的根本特色不在抒情写志,而在于逞竞文才和游戏文字.

  2.扬雄

  理解:扬雄生平及赋作.

  扬雄,字子云.少而好学,博览群书.为人不慕富贵,喜好深思.他的赋模拟司马相如又有所拓展.《蜀都》、《甘泉》、《河东》、《校猎》、《长杨》五篇大赋,是扬雄辞赋的代表作.

  综合运用:扬雄大赋的创作特点.

  一、拓展了大赋的题材领域.

  1.写祭祀,如《甘泉》、《河东》;

  2.把笔触从京师移到外郡,从田猎发展到描摹都市、郡邑的繁华,如《蜀都赋》.

  二、进一步加强了大赋"劝百讽一"的"劝"的色彩.扬雄的大赋几乎无讽谏.如《蜀都赋》同篇铺夸蜀郡山水之雄伟,物产之丰饶.

  三、写作上有一些新的变化.

  1.篇幅相对缩短,描摹对象集中.如《蜀都赋》专写蜀都山水雄伟,物产丰饶.

  2.表现手法有含蓄委婉之处,主要是指他"以美为讽"的思想表达方式.如《长杨赋》把游猎说成是练兵.

  第三节 西汉中后期其他辞赋作家及东汉辞赋的承变

  l.西汉中后期的其他赋作家

  理解:

  ①董仲舒《士不遇赋》.

  直接抒发内心的郁愤.提出三种处世方式不可从,表现出失路而迷惘的痛切感受.

  ②汉武帝《李夫人赋》.

  是一篇情思浓烈的怀人之作.真挚深切,艺术水平很很高.欲写己之思人,却远画对方孤处荒草坟茔的情境,这一笔法为后世经常使用.

  ③刘歆《遂初赋》.

  写自己所遇、所感、所思,具有浓烈的情感和鲜明的自我.比较注意抒情手法的变化,借古抒情,借景抒情.是汉代"纪行赋"的开山之作.

  ④班婕妤《自悼赋》.

  抒写自己从入宫到遭贬过程中的心态变化,深刻而细腻,十分感人.

  ⑤孔臧《杨柳赋》、《蓼虫赋》.

  是托物咏志,与汉初小赋托物继以颂美不同.非徒咏物,且及人事,既摆脱了汉初小赋的阿谀、颂扬,也没有大赋的瑰玮冷僻,艺术表现有所进展.

  简单运用:王褒《洞箫赋》在咏物赋发展中的地位.

  一、较之以前的咏物小赋,它在艺术表现上有了质的飞跃.

  二、全文只描写乐器和音乐,完整而集中.开创了全文写音乐的先河.

  三、咏物自况,融入作者浓烈的情感,其精神实质和创作倾向,与大赋有本质区别

  2.东汉辞赋的发展演变

  理解:

  ①东汉赋创作大势.

  仍有骚体和赋体之分.骚体抒情意味浓厚.赋体创作则呈明显变化.初期赋家继承前汉赋风,以京都为题材,创作铺张扬厉的大赋,如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东汉中期以后,以张衡《归田赋》为发端,赋体创作向贴近现实人生、篇幅短小和抒情言志的方向发展.

  ②班彪《北征赋》.

  模仿前汉刘歆《遂初赋》,结构笔法、思想情感都相似.

  ③冯衍《显志赋》.

  是他免官回归故里后所作,受屈原影响较大.

  ④蔡邕《述行赋》.

  记述途中所见,借古抒今,抒发郁愤不平之情.前半吊古,后半伤今,层次清晰而意图明确.

  ⑤班固《两都赋》.

  题材上着重写京都,谋篇布局上极大加强了设喻劝导的篇幅.但还有模仿司马相如的显著痕迹.

  ⑥张衡《二京赋》.

  所表达的某些思想更切近现实.谋篇立意模仿班固《两都赋》.但规模、容量和篇幅都超过前人,成为汉代京都赋的极致,是汉代大赋的绝响.

  ⑦赵壹《刺世嫉邪赋》.

  激烈抨击时政,直抒愤激情感,毫不掩饰.

  简单运用:张衡在赋史上的作用和地位.

  东汉赋体文学的创作,呈现为由大赋向抒情小赋的发展变化.张衡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是承前启后的作家.

  一、张衡的《二京赋》虽模仿班固《两都赋》,但有所发展.除描绘田猎、宫室等,它还把商贾、游侠以及街市等市井万象写入赋中,展示了一幅都市生活全图.规模、容量和篇幅都超过了前人.可以说是汉代大赋的绝响.

  二、其《归田赋》是东汉抒情小赋的开山之作.赋作抒发入世的感慨和厌倦,表达作者出世的愿望.

  三、《归田赋》全篇只有四十句,形制短小;语句清丽流畅,绝无夸饰堆砌;抒写自己的怀抱和情志,个性鲜明.这些特点,都标志着汉赋创作倾向的重大转变.而这种新趋势对汉末抒情小赋及后世赋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上就是关于《09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二编第三章复习》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湖南自考资讯, 请持续关注《湖南自考网》。 如有需要,考生可点击《湖南自考网助学报名入口》 进行报名,或点击添加《招生老师微信》进行咨询解答和报名服务哦~

本文标签:湖南自考 湖南自考文学类 09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二编第三章复习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hnzk.hn.cn

本文地址:http://www.hnzk.hn.cn/cjwxl/7269.html

微信扫码加群

湖南自考网考生交流群

政策公告、考试提醒、自考解答、资料分享、备考指导、学习交流

在线咨询 关注公众号

《湖南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