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四

发布日期:2018-05-23 12:28:58 编辑整理:湖南自考网 【字体: 】   【点击+添加招生老师微信】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死水》作者:闻一多

  1、《死水》的爱国主义思想和象征手法。

  闻一多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爱国诗人。爱国主义是他诗歌创作中最重要的主题。短诗《死水》创作于1926年4月诗人从美国回国之后。

  《死水》通篇用的是象征手法。诗中那“一沟绝望的死水”,是满目创痍、腐败破落的旧中国象征。诗人以美写丑,充分发挥主观想象,透过第二、三节中的“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绿酒”、“白沫”等众多色彩斑斓的意象,在美的外衣下、以反讥、反衬手法、,写尽了死水的腐朽、恶臭等丑的本质。又以“青蛙”的“歌唱”讽刺了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颠倒黑白,以丑为美的无耻嘴脸。正如鲁迅先生讥讽复古主义者的“国粹”是“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一样。

  爱国主义思想强化了这沟绝望的死水,“断不是美的所在”的结论,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丑恶现状的彻底否定。这是一种批判的绝望的悲愤之情,是一个爱国者心中深沉的爱火。

  2、闻一多关于新格律诗的“三美”理论。

  闻一多是我国最早提倡新诗格律化的诗人,他主张必须具有新格律诗三个美。①音乐的美,主要指音节。听觉要求。闻一多最重节奏,认为“节奏便是格律”。他要求每个诗句中音节的数量应相等(音乐也成音尺、音部或顿)。②绘画的美,主要指词藻。视觉要求。他认为好诗必须有“浓丽繁密而具体的意象。”他要求借助富有色彩的词藻来创造“浓丽”的意象,以此增添画面的生动。③建筑的美,主要指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视觉要求。即美要建筑在音节、句子之间一定的比例上。

  3、《死水》对新格律诗理论的“三美”体现。

  音乐美——《死水》每行诗都由四个音步构成,其间又由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三字尺”组成。韵脚也精心安排,基本上是二、四压韵(隔行压韵),以双音节来结尾,因此读来音调和谐铿锵,节奏鲜明,朗朗上口。

  绘画美——《死水》的词汇绚丽、多彩而又富有表现力。

  建筑美——《死水》每节四行,每行九字,视觉上给人以匀称均齐,整齐划一的感觉。

  《发现》作者:闻一多1、《发现》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本诗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时的心情略同于《死水》,都表现诗人对祖国黑暗现实失落痛苦的心情。《发现》是闻一多1925年回国之后的诗作。当他满怀“抗彼美人”,奋发图强的激情,回到他日夜思念的祖国时,看到的却是满目创痍、遍体鳞伤、生民涂炭的惨象,诗人炽烈的爱国之心不能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于是他追问青天和大地,上下求索。爱国主义的深情在悲愤难抑的痛苦发现中燃成烈焰。

  2、简析《发现》诗题的双重含义及精巧构思。

  《发现》的诗题有双重含义——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发现”。

  对客观世界的“发现”,指诗人满怀报国宏愿与热情踏上祖国的大地时,“发现”的却不是如花的祖国的现实,而是一场恐怖的挂在悬崖上的噩梦。这个发现使他失望痛苦。

  对主观世界的“发现”,指诗人面对黑暗的现实,上天入地,寻找祖国变成“噩梦”的缘由,“总问不出消息来”,终于在痛哭中“呕出一颗心来”时,才“发现”心爱的祖国原来“在我心里”。《发现》诗题的双重含义点明了诗作的爱国主义思想题旨,使读者见到一颗蹦跳在诗人胸膛的火红的赤子之心。

  “发现”的双重含义也表现了诗作的构思的精巧。全篇以痛苦的“发现”起笔,以惊讶的“发现”作结,首尾呼应。自始至终,紧扣“发现”题旨。两种“发现”意义的重合,深化了主题,构思精巧,感人至深。

  3、《发现》的比喻和征询艺术手法。

  《发现》采用比喻和征询的艺术手法。

  比喻手法将祖国的黑暗现实比作恐怖的“噩梦”,并且是挂在“悬崖”上的“噩梦”,把诗人回国后极度失望痛苦的感受具象化。诗人不能接受“噩梦”般的现实。

  强烈的爱国心驱使他寻根究底,于是他以征询手法追问青天、大地和八面来风,以抒发内心的痛苦。

  4、《发现》与《死水》艺术手法的比较。

  《死水》和《发现》相同点都是闻一多新格律诗的代表作,都表达了诗人对祖国黑暗现实失望痛苦的心情,燃烧着爱国主义的激越之情,皆富有浪漫主义特色。

  不同点但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各有特点:一、《死水》通篇用象征手法,《发现》则采用比喻和征询的写法,以挂在悬崖上的恐怖的“噩梦”来比喻黑暗的现实。《死水》以象征手法突现旧中国的污秽、腐朽和丑恶。《发现》则以比喻和征询手法强调诗人面对黑暗现实时的主观感受。

  二、《死水》以“死水”意象贯穿全篇的线索进行铺排,在客观、形象、看似冷静的描绘中,蕴含深沉的感情。《发现》以“发现”为抒情线索展开题旨,在希望和现实、“心爱”和“噩梦”的鲜明对照中,突现感情的爆发力量。

  《雨巷》作者:戴望舒

  1、分析《雨巷》中“我”的形象及诗篇的思想。

  《雨巷》是戴望舒前期的代表作,发表于1928年8月。

  诗中“我”的形象是抒情主体,是一个青年孤独者的形象,也是诗人的自我形象。

  思想联系诗作的时代背景,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雨巷》中我的形象以低沉的调子抒发的,正是孤独伤感的诗人的沉重情绪,寄寓着因前途受挫而感到失落的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失望、痛苦,和对未来的悠长期盼。

  2、《雨巷》以及象征手法抒情的艺术特点。

  戴望舒受法国象征派诗歌艺术的影响很深,重视以形象的暗示隐喻等手法来表现内心瞬间的情绪变化,强调表现自我的感觉,追求意象的朦胧,用象征手法抒情。

  作为象征形象,它隐喻着诗人身处的沉郁、压抑、阴霾的现实生活境遇,这是诗人营造的抒情意境,它烘托出抒情主人公“我”的哀怨、彷徨又惆怅的情绪。作为诗人自我形象的象征,“我”的失落、迷茫、孤寂、伤痛和渺茫的希冀等因时代的震荡而激起的复杂情怀。忽近忽远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则是诗人理想的化身,希望的象征。这些并非真实生活具体写照的虚幻形象,都是充满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暗示和隐喻着诗人的一种情绪,也拓展了读者想象的空间,形成了梦幻般令人忧伤感怀的旋律和意境。

  3、简析《雨巷》的音乐性。

  《雨巷》的音乐性强,曾受到叶圣陶先生的赞誉,说它“替新诗底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全诗共七节,每节六行,各行虽长短不一,但相间大致匀称。每节押韵二至三次,押韵的诗行都是以双音收尾(如“悠长”“雨巷”“姑娘”“彷徨”等),且一韵到底(用ang韵),大体在诗行一定间隔中出现。诗人巧妙使用了词语的重迭、复沓、首尾两节重复,强化了诗作营造的凄婉迷茫、冷漠的气氛和抒情主人公“我”的孤独彷徨的情绪律动,形成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音乐的美感。

  《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1、徐志摩与康桥的关系和《再别康桥》抒发的情怀。

  徐志摩曾三次来到康桥,第一次是1921年到1922年,他从美国来到剑桥大学研究院进修。学习期间形成了资产阶级的人生观和文艺观。对于爱、美与自由的单纯信仰,产生了他为之倾心的社会理想。换言之,剑桥所体现的英国式文明,形成了他所向往追求的康桥理想。他把康桥当作他“生命的源泉”“精神的依恋之乡”。兴趣也转向文学,喜爱写诗。回国后写诗《康桥再会罢》。

  第二次1925年4月重游,归国后写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

  第三次是1928年8月,写下了《再别康桥》。

  诗人三次离别康桥时的感情也迥然不同,第一次依恋,第三次再别时心情大不相同,因为回国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军阀统治下的旧中国,使他痛感康桥理想主义的破灭,以由“单纯的信仰,流入了怀疑的颓废”。所以在《再别康桥》中,已然找不到写《康桥再会罢》时的那种热切依恋。虽然也歌咏了康河的美,但更多流露出自己孤独寂寞的情绪,诗人以缠绵凄婉的笔调,微妙展露了因“康桥幻想”幻灭而无限哀伤的情怀。

  2、 分析《再别康桥》融情入景,创造意境的艺术手法。

  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注重形象思维,主张将真实的感情,通过丰富、独特具有诗人内在感受的艺术形象和创设诗的意境来抒发,以期达到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再别康桥》写的是诗人的离别愁绪,突出的感情是一个“别”字。诗歌重点写的“境”,则是康桥的康河。他敏锐的抓住“金柳”“青荇”“波光”“清泉”“彩虹”“星辉”的具体形象,由近及远、由上而下地勾勒出康河的景观。对“撑篙”的追忆,更是诗人在感到理想破灭后,伤感无奈的“寻梦”联想。诗作巧妙的把气氛、感情、景象三者融为一体,创造出耐人寻味的意境,委婉含蓄的表露了离别愁绪,使诗篇格调轻盈柔和,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梦幻般的情调。

  3、简析《再别康桥》首尾两节的语言特点及思想情绪。

  在语言上喜用迭字强化感情,营造了一个宁静、沉郁的别离气氛,定下了全篇感情的基调,产生了一种轻灵柔和和回环的音乐美感,朗诵时富有一种音节的节奏感、韵律感。

  把诗人理想幻灭后的失望、无奈的伤痛、孤寂、落寞的感情表现的更为真切、深切和动人。

  4、 简述《再别康桥》作为现代格律诗的特点。

  《再别康桥》章法整齐,诗行齐整,形式多变,声调回环往复,语言轻悄柔美,意想明丽流转,富有音乐与动态美。除此之外,诗作采用的生动的口语,新颖的比喻,古诗中常用的顶针修辞法,丰富了新格律诗的内蕴。

  《大堰河——我的保姆》作者:艾青一、分析《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思想意义。

  诗人已真挚的感情抒写了对哺育他长大的保姆“大堰河”的怀念,揭示了一个勤劳的农村妇女的善良灵魂,通过对她痛苦而悲惨的一生的描写,表达了对亲人的追忆,对劳动人民品质的赞美,控诉了社会的黑暗与不义。诗人把爱和恨、赞美和诅咒交织在一起,传达了他对当时罪恶社会的愤慨和不平。

  二、分析大堰河的形象及其意义。

  形象大堰河是一个贫苦的农妇。诗人赞美了她勤劳善良的崇高品质和灵魂。映现出她坚毅顽强的生活意志和纯朴善良的个性特征。大堰河的形象是千千万万勤劳忠厚的中国劳动妇女的塑像,也是养育人类的母亲。

  意义诗人通过大堰河和他一家的悲惨命运,深切感受到广大农民的痛苦和社会的不公。他赞美劳动人民的品质,愤怒的诅咒旧世界的同时,勇敢的宣告和自己的阶级决裂,唱出了一曲叛逆之歌,完成了诗人自我形象的塑造。

  三、简析《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对比、排比、反复等艺术手法及其作用。

  艾青提倡自由诗,主张要有散文美,但反对散文化。

  对比:比如大堰河一生和凄凉死后的对比;她的希望和残酷现实的对比;农民贫困和地主奢侈的对比等。在对比中表达诗人强烈的爱憎感情,叛逆思想和反抗精神。

  反复(复沓)和排比:这两种手法的结合,创造出诗作独特的章法。既形成回环的美感,又呈现出在变化中求统一,参差中求和谐的辨证艺术效果,读来一唱三叹,富有音乐性。

  四、简析诗作借助联想进行铺排、构成意象的艺术手法。

  诗人善于捕捉瞬间的感觉,产生众多的意象和丰富的联想。在本诗中借助联想,进行铺叙,形成生动的画面,构成丰富的意象,已成特点。在铺陈的排比句中,诗人采用大量的日常生活细节,构成鲜明生动的图画,创造了诗的意境。
 


以上就是关于《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四》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湖南自考资讯,请持续关注《湖南自考网》。如有需要,考生可点击《湖南自考网助学报名入口》进行报名,或点击添加《招生老师微信》进行咨询解答和报名服务哦~

本文标签:湖南自考 湖南自考文学类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四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hnzk.hn.cn

本文地址:http://www.hnzk.hn.cn/cjwxl/9253.html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更新时间:]浏览热度(

《湖南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湖南自考-便捷服务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四

日期:2018-05-23 12:28:58  整理:湖南自考网  浏览(

  《死水》作者:闻一多

  1、《死水》的爱国主义思想和象征手法。

  闻一多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爱国诗人。爱国主义是他诗歌创作中最重要的主题。短诗《死水》创作于1926年4月诗人从美国回国之后。

  《死水》通篇用的是象征手法。诗中那“一沟绝望的死水”,是满目创痍、腐败破落的旧中国象征。诗人以美写丑,充分发挥主观想象,透过第二、三节中的“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绿酒”、“白沫”等众多色彩斑斓的意象,在美的外衣下、以反讥、反衬手法、,写尽了死水的腐朽、恶臭等丑的本质。又以“青蛙”的“歌唱”讽刺了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颠倒黑白,以丑为美的无耻嘴脸。正如鲁迅先生讥讽复古主义者的“国粹”是“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一样。

  爱国主义思想强化了这沟绝望的死水,“断不是美的所在”的结论,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丑恶现状的彻底否定。这是一种批判的绝望的悲愤之情,是一个爱国者心中深沉的爱火。

  2、闻一多关于新格律诗的“三美”理论。

  闻一多是我国最早提倡新诗格律化的诗人,他主张必须具有新格律诗三个美。①音乐的美,主要指音节。听觉要求。闻一多最重节奏,认为“节奏便是格律”。他要求每个诗句中音节的数量应相等(音乐也成音尺、音部或顿)。②绘画的美,主要指词藻。视觉要求。他认为好诗必须有“浓丽繁密而具体的意象。”他要求借助富有色彩的词藻来创造“浓丽”的意象,以此增添画面的生动。③建筑的美,主要指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视觉要求。即美要建筑在音节、句子之间一定的比例上。

  3、《死水》对新格律诗理论的“三美”体现。

  音乐美——《死水》每行诗都由四个音步构成,其间又由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三字尺”组成。韵脚也精心安排,基本上是二、四压韵(隔行压韵),以双音节来结尾,因此读来音调和谐铿锵,节奏鲜明,朗朗上口。

  绘画美——《死水》的词汇绚丽、多彩而又富有表现力。

  建筑美——《死水》每节四行,每行九字,视觉上给人以匀称均齐,整齐划一的感觉。

  《发现》作者:闻一多1、《发现》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本诗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时的心情略同于《死水》,都表现诗人对祖国黑暗现实失落痛苦的心情。《发现》是闻一多1925年回国之后的诗作。当他满怀“抗彼美人”,奋发图强的激情,回到他日夜思念的祖国时,看到的却是满目创痍、遍体鳞伤、生民涂炭的惨象,诗人炽烈的爱国之心不能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于是他追问青天和大地,上下求索。爱国主义的深情在悲愤难抑的痛苦发现中燃成烈焰。

  2、简析《发现》诗题的双重含义及精巧构思。

  《发现》的诗题有双重含义——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发现”。

  对客观世界的“发现”,指诗人满怀报国宏愿与热情踏上祖国的大地时,“发现”的却不是如花的祖国的现实,而是一场恐怖的挂在悬崖上的噩梦。这个发现使他失望痛苦。

  对主观世界的“发现”,指诗人面对黑暗的现实,上天入地,寻找祖国变成“噩梦”的缘由,“总问不出消息来”,终于在痛哭中“呕出一颗心来”时,才“发现”心爱的祖国原来“在我心里”。《发现》诗题的双重含义点明了诗作的爱国主义思想题旨,使读者见到一颗蹦跳在诗人胸膛的火红的赤子之心。

  “发现”的双重含义也表现了诗作的构思的精巧。全篇以痛苦的“发现”起笔,以惊讶的“发现”作结,首尾呼应。自始至终,紧扣“发现”题旨。两种“发现”意义的重合,深化了主题,构思精巧,感人至深。

  3、《发现》的比喻和征询艺术手法。

  《发现》采用比喻和征询的艺术手法。

  比喻手法将祖国的黑暗现实比作恐怖的“噩梦”,并且是挂在“悬崖”上的“噩梦”,把诗人回国后极度失望痛苦的感受具象化。诗人不能接受“噩梦”般的现实。

  强烈的爱国心驱使他寻根究底,于是他以征询手法追问青天、大地和八面来风,以抒发内心的痛苦。

  4、《发现》与《死水》艺术手法的比较。

  《死水》和《发现》相同点都是闻一多新格律诗的代表作,都表达了诗人对祖国黑暗现实失望痛苦的心情,燃烧着爱国主义的激越之情,皆富有浪漫主义特色。

  不同点但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各有特点:一、《死水》通篇用象征手法,《发现》则采用比喻和征询的写法,以挂在悬崖上的恐怖的“噩梦”来比喻黑暗的现实。《死水》以象征手法突现旧中国的污秽、腐朽和丑恶。《发现》则以比喻和征询手法强调诗人面对黑暗现实时的主观感受。

  二、《死水》以“死水”意象贯穿全篇的线索进行铺排,在客观、形象、看似冷静的描绘中,蕴含深沉的感情。《发现》以“发现”为抒情线索展开题旨,在希望和现实、“心爱”和“噩梦”的鲜明对照中,突现感情的爆发力量。

  《雨巷》作者:戴望舒

  1、分析《雨巷》中“我”的形象及诗篇的思想。

  《雨巷》是戴望舒前期的代表作,发表于1928年8月。

  诗中“我”的形象是抒情主体,是一个青年孤独者的形象,也是诗人的自我形象。

  思想联系诗作的时代背景,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雨巷》中我的形象以低沉的调子抒发的,正是孤独伤感的诗人的沉重情绪,寄寓着因前途受挫而感到失落的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失望、痛苦,和对未来的悠长期盼。

  2、《雨巷》以及象征手法抒情的艺术特点。

  戴望舒受法国象征派诗歌艺术的影响很深,重视以形象的暗示隐喻等手法来表现内心瞬间的情绪变化,强调表现自我的感觉,追求意象的朦胧,用象征手法抒情。

  作为象征形象,它隐喻着诗人身处的沉郁、压抑、阴霾的现实生活境遇,这是诗人营造的抒情意境,它烘托出抒情主人公“我”的哀怨、彷徨又惆怅的情绪。作为诗人自我形象的象征,“我”的失落、迷茫、孤寂、伤痛和渺茫的希冀等因时代的震荡而激起的复杂情怀。忽近忽远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则是诗人理想的化身,希望的象征。这些并非真实生活具体写照的虚幻形象,都是充满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暗示和隐喻着诗人的一种情绪,也拓展了读者想象的空间,形成了梦幻般令人忧伤感怀的旋律和意境。

  3、简析《雨巷》的音乐性。

  《雨巷》的音乐性强,曾受到叶圣陶先生的赞誉,说它“替新诗底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全诗共七节,每节六行,各行虽长短不一,但相间大致匀称。每节押韵二至三次,押韵的诗行都是以双音收尾(如“悠长”“雨巷”“姑娘”“彷徨”等),且一韵到底(用ang韵),大体在诗行一定间隔中出现。诗人巧妙使用了词语的重迭、复沓、首尾两节重复,强化了诗作营造的凄婉迷茫、冷漠的气氛和抒情主人公“我”的孤独彷徨的情绪律动,形成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音乐的美感。

  《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1、徐志摩与康桥的关系和《再别康桥》抒发的情怀。

  徐志摩曾三次来到康桥,第一次是1921年到1922年,他从美国来到剑桥大学研究院进修。学习期间形成了资产阶级的人生观和文艺观。对于爱、美与自由的单纯信仰,产生了他为之倾心的社会理想。换言之,剑桥所体现的英国式文明,形成了他所向往追求的康桥理想。他把康桥当作他“生命的源泉”“精神的依恋之乡”。兴趣也转向文学,喜爱写诗。回国后写诗《康桥再会罢》。

  第二次1925年4月重游,归国后写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

  第三次是1928年8月,写下了《再别康桥》。

  诗人三次离别康桥时的感情也迥然不同,第一次依恋,第三次再别时心情大不相同,因为回国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军阀统治下的旧中国,使他痛感康桥理想主义的破灭,以由“单纯的信仰,流入了怀疑的颓废”。所以在《再别康桥》中,已然找不到写《康桥再会罢》时的那种热切依恋。虽然也歌咏了康河的美,但更多流露出自己孤独寂寞的情绪,诗人以缠绵凄婉的笔调,微妙展露了因“康桥幻想”幻灭而无限哀伤的情怀。

  2、 分析《再别康桥》融情入景,创造意境的艺术手法。

  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注重形象思维,主张将真实的感情,通过丰富、独特具有诗人内在感受的艺术形象和创设诗的意境来抒发,以期达到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再别康桥》写的是诗人的离别愁绪,突出的感情是一个“别”字。诗歌重点写的“境”,则是康桥的康河。他敏锐的抓住“金柳”“青荇”“波光”“清泉”“彩虹”“星辉”的具体形象,由近及远、由上而下地勾勒出康河的景观。对“撑篙”的追忆,更是诗人在感到理想破灭后,伤感无奈的“寻梦”联想。诗作巧妙的把气氛、感情、景象三者融为一体,创造出耐人寻味的意境,委婉含蓄的表露了离别愁绪,使诗篇格调轻盈柔和,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梦幻般的情调。

  3、简析《再别康桥》首尾两节的语言特点及思想情绪。

  在语言上喜用迭字强化感情,营造了一个宁静、沉郁的别离气氛,定下了全篇感情的基调,产生了一种轻灵柔和和回环的音乐美感,朗诵时富有一种音节的节奏感、韵律感。

  把诗人理想幻灭后的失望、无奈的伤痛、孤寂、落寞的感情表现的更为真切、深切和动人。

  4、 简述《再别康桥》作为现代格律诗的特点。

  《再别康桥》章法整齐,诗行齐整,形式多变,声调回环往复,语言轻悄柔美,意想明丽流转,富有音乐与动态美。除此之外,诗作采用的生动的口语,新颖的比喻,古诗中常用的顶针修辞法,丰富了新格律诗的内蕴。

  《大堰河——我的保姆》作者:艾青一、分析《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思想意义。

  诗人已真挚的感情抒写了对哺育他长大的保姆“大堰河”的怀念,揭示了一个勤劳的农村妇女的善良灵魂,通过对她痛苦而悲惨的一生的描写,表达了对亲人的追忆,对劳动人民品质的赞美,控诉了社会的黑暗与不义。诗人把爱和恨、赞美和诅咒交织在一起,传达了他对当时罪恶社会的愤慨和不平。

  二、分析大堰河的形象及其意义。

  形象大堰河是一个贫苦的农妇。诗人赞美了她勤劳善良的崇高品质和灵魂。映现出她坚毅顽强的生活意志和纯朴善良的个性特征。大堰河的形象是千千万万勤劳忠厚的中国劳动妇女的塑像,也是养育人类的母亲。

  意义诗人通过大堰河和他一家的悲惨命运,深切感受到广大农民的痛苦和社会的不公。他赞美劳动人民的品质,愤怒的诅咒旧世界的同时,勇敢的宣告和自己的阶级决裂,唱出了一曲叛逆之歌,完成了诗人自我形象的塑造。

  三、简析《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对比、排比、反复等艺术手法及其作用。

  艾青提倡自由诗,主张要有散文美,但反对散文化。

  对比:比如大堰河一生和凄凉死后的对比;她的希望和残酷现实的对比;农民贫困和地主奢侈的对比等。在对比中表达诗人强烈的爱憎感情,叛逆思想和反抗精神。

  反复(复沓)和排比:这两种手法的结合,创造出诗作独特的章法。既形成回环的美感,又呈现出在变化中求统一,参差中求和谐的辨证艺术效果,读来一唱三叹,富有音乐性。

  四、简析诗作借助联想进行铺排、构成意象的艺术手法。

  诗人善于捕捉瞬间的感觉,产生众多的意象和丰富的联想。在本诗中借助联想,进行铺叙,形成生动的画面,构成丰富的意象,已成特点。在铺陈的排比句中,诗人采用大量的日常生活细节,构成鲜明生动的图画,创造了诗的意境。
 


以上就是关于《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四》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湖南自考资讯, 请持续关注《湖南自考网》。 如有需要,考生可点击《湖南自考网助学报名入口》 进行报名,或点击添加《招生老师微信》进行咨询解答和报名服务哦~

本文标签:湖南自考 湖南自考文学类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四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hnzk.hn.cn

本文地址:http://www.hnzk.hn.cn/cjwxl/9253.html

微信扫码加群

湖南自考网考生交流群

政策公告、考试提醒、自考解答、资料分享、备考指导、学习交流

在线咨询 关注公众号

《湖南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