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犯罪学(一)试

发布日期:2018-05-24 07:04:53 编辑整理:湖南自考网 【字体: 】   【添加招生老师微信】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犯罪学(一)试题
课程代码:0023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以下犯罪防控系统的措施中,属于微观性预防的是(   )
A.倡导主文化
B.克服社会弊端
C.提高家庭结构的合理性
D.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2.在下列犯罪防控系统的措施中,不属于限制犯罪机会和条件的是(   )
A.搭建自行车棚
B.开展就业指导
C.加强旅馆业的管理
D.被害预防

3.在下列措施中,属于美国三级犯罪预防理论第一层次的有(   )
A.转处
B.通过旅游、运动等方式改造青少年
C.刑罚预防
D.邻里照看

4.根据一定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全面分析社会治安状况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的社会治安应达到的要求,是社会治安治理的(   )
A.最终目标
B.战略目标
C.阶段性目标
D.长期目标

5.对犯罪人的教育改造措施属于(   )
A.罪前预防
B.罪中预防
C.罪后预防
D.重点预防

6.治理犯罪的根本途径是(   )
A.犯罪预防
B.犯罪控制
C.打击犯罪
D.改造罪犯

7.在犯罪研究中,凡是两个相关因素之间的相关变动方向同增同减的,叫做(   )
A.先行关系
B.后行关系
C.逆相关关系
D.顺相关关系

8.犯罪意向调查推测的对象是(   )
A.被害人的亲属
B.犯罪人的邻居
C.公安人员
D.具有犯罪倾向者

9.根据损失与犯罪行为的关联程度,被害人的物质损失可以分为(   )
A.货币损失和实物损失
B.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C.有形损失和无形损失
D.身体创伤和精神创伤

10.没有固定职业或稳定生活来源和居无定所的被害人是(   )
A.孤独型被害人
B.挫折型被害人
C.职业型被害人
D.流动型被害人

11.在特定时空范围内犯罪率最高、犯罪行为最集中的年龄阶段被称为(   )
A.初犯年龄
B.累犯年龄
C.差别年龄
D.高峰年龄

12.犯罪人犯罪意识的外化表现是(   )
A.犯罪心理
B.犯罪现象
C.犯罪行为
D.犯罪动机

13.支配犯罪行为发生的是(   )
A.生理病变
B.生理异常
C.犯罪动机
D.潜意识

14.体格性格分型说是西方犯罪学者提出来的(   )
A.犯罪遗传生物学观点
B.犯罪体质生物学观点
C.犯罪心理学观点
D.犯罪精神病学观点

15.改革开放后第一次"严打"是在(   )
A.1983年
B.1985年
C.1992年
D.2000年


16.无论犯罪发展的总趋势如何,其在特定社会发展阶段上会出现时起时伏、波浪式发展变化,这是犯罪的(   )
A.消长律
B.起伏律
C.辐射律
D.自组织律

17.犯罪人犯罪的年龄主要集中在(   )
A.儿童时期
B.青少年时期
C.中年时期
D.老年时期

18.犯罪研究表明,影响犯罪人年龄之区域性差别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
B.人口结构
C.地域文化
D.政治环境

19.导致腐败现象增多的原因之一是商品经济等价交换原则的(   )
A.适用
B.限制
C.泛化
D.遵循

20.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从社会制度上(   )
A.限制了犯罪现象的产生
B.保障了犯罪现象的产生
C.诱发了犯罪现象的产生
D.刺激了犯罪现象的产生

21.犯罪研究应坚持的基本观念是唯物观、辩证观和(   )
A.和谐观
B.阶级观
C.系统观
D.人生观

22.在选定的现实社会生活环境中,由实验者引发和控制某种社会事件,吸引被试者的注意力,并观察其反应的研究方法是(   )
A.模拟实验法
B.实验室实验法
C.现场实验法
D.心理实验法

23.犯罪动力的本质是犯罪的推力和引力与犯罪的控制力、阻力的(   )
A.合力
B.助力
C.差力
D.压力

24.引起犯罪动机产生的因素是(   )
A.直接犯罪原因
B.间接犯罪原因
C.犯罪的社会根源
D.犯罪的文化根源

25.德国学者李斯特提出了犯罪原因的(   )
A.一元论
B.二元论
C.三元论
D.多元论

26.下列人物中提出犯罪根源于私有制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学者是(   )
A.柏拉图
B.托马斯·莫尔
C.奥古斯丁
D.孟德斯鸠

27.犯罪学中犯罪行为概念的外延(   )
A.比刑法学中犯罪行为的外延小
B.比刑法学中犯罪行为的外延大
C.与刑法学中犯罪行为的外延相等
D.与刑法学中犯罪行为的规定完全不同

28.研究犯罪原因的目的在于(   )
A.发现犯罪与其他现象的联系
B.发现犯罪现状与发展趋势
C.发现犯罪类型与规律
D.发现犯罪行为的轨迹与危害

29.犯罪调查中的非随机抽样包括偶遇抽样、判断抽样、配额抽样和(   )
A.整群抽样
B.等距抽样
C.滚雪球抽样
D.分类抽样

30.实证犯罪学派的犯罪预防理论是(   )
A.刑罚预防论
B.法律预防论
C.环境预防论
D.社会防卫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下列有关犯罪预防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
A.犯罪预防是针对犯罪原因采取的一系列活动
B.犯罪预防是一个具有整体性、层次性、静态性的行为体系
C.犯罪预防的目的是防止、遏制和减少犯罪
D.狭义犯罪预防专指罪后预防
E.广义犯罪预防包括罪前、罪中和罪后预防

32.犯罪学最基本的范畴是(   )
A.犯罪现象
B.犯罪原因
C.犯罪对策
D.刑事案件
E.刑事侦查

33.犯罪对策学包括以下分支学科(   )
A.犯罪预测学
B.刑事学
C.犯罪心理学
D.犯罪人的矫治与改造
E.监狱学

34.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犯罪状况是(   )
A.未cheng年人犯罪多
B.成年人犯罪多
C.暴力性犯罪多
D.敌对分子多
E.经济领域犯罪突出

35.犯罪预测是科学测定未来可能发生的(   )
A.犯罪状况
B.犯罪原因
C.犯罪条件
D.犯罪结构
E.犯罪变化趋势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36.犯罪现象
37.物防
38.性格
39.滚雪球抽样
40.犯罪社会学派
41.拟制的犯罪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2.简述犯罪研究的基本原则.
43.从构成结构上对犯罪人进行分类可将其划分为哪些类型?
44.为什么说犯罪学是多学科交叉的独立的综合性学科?
45.简述犯罪预防的可能性.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6小题10分,第47小题12分,共22分)
46.试论犯罪现象的属性.(10分)
47.试论述龙勃罗梭的犯罪学思想和理论.(12分)

本文标签:湖南自考 湖南自考历年真题 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犯罪学(一)试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hnzk.hn.cn

本文地址:http://www.hnzk.hn.cn/lnzt/12852.html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更新时间:]浏览热度(

《湖南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湖南自考-便捷服务

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犯罪学(一)试

日期:2018-05-24 07:04:53  整理:湖南自考网  浏览(

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犯罪学(一)试题
课程代码:0023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以下犯罪防控系统的措施中,属于微观性预防的是(   )
A.倡导主文化
B.克服社会弊端
C.提高家庭结构的合理性
D.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2.在下列犯罪防控系统的措施中,不属于限制犯罪机会和条件的是(   )
A.搭建自行车棚
B.开展就业指导
C.加强旅馆业的管理
D.被害预防

3.在下列措施中,属于美国三级犯罪预防理论第一层次的有(   )
A.转处
B.通过旅游、运动等方式改造青少年
C.刑罚预防
D.邻里照看

4.根据一定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全面分析社会治安状况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的社会治安应达到的要求,是社会治安治理的(   )
A.最终目标
B.战略目标
C.阶段性目标
D.长期目标

5.对犯罪人的教育改造措施属于(   )
A.罪前预防
B.罪中预防
C.罪后预防
D.重点预防

6.治理犯罪的根本途径是(   )
A.犯罪预防
B.犯罪控制
C.打击犯罪
D.改造罪犯

7.在犯罪研究中,凡是两个相关因素之间的相关变动方向同增同减的,叫做(   )
A.先行关系
B.后行关系
C.逆相关关系
D.顺相关关系

8.犯罪意向调查推测的对象是(   )
A.被害人的亲属
B.犯罪人的邻居
C.公安人员
D.具有犯罪倾向者

9.根据损失与犯罪行为的关联程度,被害人的物质损失可以分为(   )
A.货币损失和实物损失
B.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C.有形损失和无形损失
D.身体创伤和精神创伤

10.没有固定职业或稳定生活来源和居无定所的被害人是(   )
A.孤独型被害人
B.挫折型被害人
C.职业型被害人
D.流动型被害人

11.在特定时空范围内犯罪率最高、犯罪行为最集中的年龄阶段被称为(   )
A.初犯年龄
B.累犯年龄
C.差别年龄
D.高峰年龄

12.犯罪人犯罪意识的外化表现是(   )
A.犯罪心理
B.犯罪现象
C.犯罪行为
D.犯罪动机

13.支配犯罪行为发生的是(   )
A.生理病变
B.生理异常
C.犯罪动机
D.潜意识

14.体格性格分型说是西方犯罪学者提出来的(   )
A.犯罪遗传生物学观点
B.犯罪体质生物学观点
C.犯罪心理学观点
D.犯罪精神病学观点

15.改革开放后第一次"严打"是在(   )
A.1983年
B.1985年
C.1992年
D.2000年


16.无论犯罪发展的总趋势如何,其在特定社会发展阶段上会出现时起时伏、波浪式发展变化,这是犯罪的(   )
A.消长律
B.起伏律
C.辐射律
D.自组织律

17.犯罪人犯罪的年龄主要集中在(   )
A.儿童时期
B.青少年时期
C.中年时期
D.老年时期

18.犯罪研究表明,影响犯罪人年龄之区域性差别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
B.人口结构
C.地域文化
D.政治环境

19.导致腐败现象增多的原因之一是商品经济等价交换原则的(   )
A.适用
B.限制
C.泛化
D.遵循

20.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从社会制度上(   )
A.限制了犯罪现象的产生
B.保障了犯罪现象的产生
C.诱发了犯罪现象的产生
D.刺激了犯罪现象的产生

21.犯罪研究应坚持的基本观念是唯物观、辩证观和(   )
A.和谐观
B.阶级观
C.系统观
D.人生观

22.在选定的现实社会生活环境中,由实验者引发和控制某种社会事件,吸引被试者的注意力,并观察其反应的研究方法是(   )
A.模拟实验法
B.实验室实验法
C.现场实验法
D.心理实验法

23.犯罪动力的本质是犯罪的推力和引力与犯罪的控制力、阻力的(   )
A.合力
B.助力
C.差力
D.压力

24.引起犯罪动机产生的因素是(   )
A.直接犯罪原因
B.间接犯罪原因
C.犯罪的社会根源
D.犯罪的文化根源

25.德国学者李斯特提出了犯罪原因的(   )
A.一元论
B.二元论
C.三元论
D.多元论

26.下列人物中提出犯罪根源于私有制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学者是(   )
A.柏拉图
B.托马斯·莫尔
C.奥古斯丁
D.孟德斯鸠

27.犯罪学中犯罪行为概念的外延(   )
A.比刑法学中犯罪行为的外延小
B.比刑法学中犯罪行为的外延大
C.与刑法学中犯罪行为的外延相等
D.与刑法学中犯罪行为的规定完全不同

28.研究犯罪原因的目的在于(   )
A.发现犯罪与其他现象的联系
B.发现犯罪现状与发展趋势
C.发现犯罪类型与规律
D.发现犯罪行为的轨迹与危害

29.犯罪调查中的非随机抽样包括偶遇抽样、判断抽样、配额抽样和(   )
A.整群抽样
B.等距抽样
C.滚雪球抽样
D.分类抽样

30.实证犯罪学派的犯罪预防理论是(   )
A.刑罚预防论
B.法律预防论
C.环境预防论
D.社会防卫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下列有关犯罪预防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
A.犯罪预防是针对犯罪原因采取的一系列活动
B.犯罪预防是一个具有整体性、层次性、静态性的行为体系
C.犯罪预防的目的是防止、遏制和减少犯罪
D.狭义犯罪预防专指罪后预防
E.广义犯罪预防包括罪前、罪中和罪后预防

32.犯罪学最基本的范畴是(   )
A.犯罪现象
B.犯罪原因
C.犯罪对策
D.刑事案件
E.刑事侦查

33.犯罪对策学包括以下分支学科(   )
A.犯罪预测学
B.刑事学
C.犯罪心理学
D.犯罪人的矫治与改造
E.监狱学

34.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犯罪状况是(   )
A.未cheng年人犯罪多
B.成年人犯罪多
C.暴力性犯罪多
D.敌对分子多
E.经济领域犯罪突出

35.犯罪预测是科学测定未来可能发生的(   )
A.犯罪状况
B.犯罪原因
C.犯罪条件
D.犯罪结构
E.犯罪变化趋势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36.犯罪现象
37.物防
38.性格
39.滚雪球抽样
40.犯罪社会学派
41.拟制的犯罪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2.简述犯罪研究的基本原则.
43.从构成结构上对犯罪人进行分类可将其划分为哪些类型?
44.为什么说犯罪学是多学科交叉的独立的综合性学科?
45.简述犯罪预防的可能性.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6小题10分,第47小题12分,共22分)
46.试论犯罪现象的属性.(10分)
47.试论述龙勃罗梭的犯罪学思想和理论.(12分)


以上就是关于《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犯罪学(一)试》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湖南自考资讯, 请持续关注《湖南自考网》。 如有需要,考生可点击《湖南自考网助学报名入口》 进行报名,或点击添加《招生老师微信》进行咨询解答和报名服务哦~

本文标签:湖南自考 湖南自考历年真题 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犯罪学(一)试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hnzk.hn.cn

本文地址:http://www.hnzk.hn.cn/lnzt/12852.html

微信扫码加群

湖南自考网考生交流群

政策公告、考试提醒、自考解答、资料分享、备考指导、学习交流

在线咨询 关注公众号

《湖南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