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0年1月自学考试社会心理学(二)试题

发布日期:2019-12-10 15:33:16 编辑整理:湖南自考网 【字体: 】   【添加招生老师微信】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课程代码:0204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社会心理学是研究________因素如何影响个人和群体的思想、情感和社会行为的一门科学。(      )

A.家庭环境                                                    B.生物遗传

C.学校环境                                                    D.社会情境

2.个体是通过微观环境来感知社会现象并获得一切社会心理特征的。微观环境包括很多,如:朋友、家庭、(      )

A.学校                                                           B.意识形态

C.社会制度                                                    D.文化

3.人在某种情境中习得一定的行为,而当这种情境再现时,他会出现同样的行为。持这种观点的是(      )

A.精神分析理论                                             B.认知理论

C.场理论                                                       D.学习理论

4.美国心理学家津巴多(P.Zimbardo,1973)等人在斯坦福大学所作的“监狱”实验属于(      )

A.模拟研究                                                    B.现场实验

C.实验室实验                                                D.自然实验

5.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或事物的稳定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      )

A.心理状态                                                    B.心理特点

C.心理倾向                                                    D.心理活动

6.通过记录皮肤电、心率或瞳孔收缩等指标,可以判断一个人对刺激的态度。这种研究态度的方法叫(      )

A.生理记录法                                                B.行为观察法

C.假路线技术法                                             D.纸笔测验法

7.社会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恐惧程度与态度改变的关系是(      )

A.倒U关系                                                    B.U型关系

C.线性关系                                                    D.反比关系

8.在听众没有改变态度的情况下,先向听众提出小的要求。在听众同意之后,再提出更高要求,听众往往也会同意,此称为(      )

A.登门拜访                                                    B.先大后小

C.对牛弹琴                                                    D.折扣技术

9.弗斯汀格(L.Festinger,1957)提出的理论是(      )

A.模仿理论                                                    B.刺激反应论

C.归因理论                                                    D.认知失调论

10.通常人们减少认知失调的办法不包括(      )

A.改变认知                                                    B.增加认知

C.减少认知                                                    D.改变认知的重要性

11.根据归因偏见理论,如果我们以一定的方式行动,我们会认为其他人也会这样做。这种偏见归因属于(      )

A.行动中心偏见                                             B.显著性偏见

C.歧视                                                           D.自我中心偏见

12.“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指人际吸引中的(      )

A.互补性                                                       B.物理距离的接近性

C.类似性                                                       D.交往的频率

13.“把功劳归于自己,把错误推给人家”的这种功过归因偏见是生活中常见的,有这种偏见的人往往是(      )

A.行动者                                                       B.观察者

C.男生                                                           D.女生

14.孩子们有侵犯行为可能是从父母或电视中的暴力片那里观察而学来的,持这种观点的是(      )

A.本能理论                                                    B.挫折侵犯理论

C.社会学习理论                                             D.生物学理论

15.当助人行为受到强化时,这类助人行为以后将更有可能发生,提出这种主张的是(      )

A.情绪理论                                                    B.学习和模仿理论

C.生物学理论                                                D.社会规范理论

16.在做出助人行为决策的过程中,常常与社会风气和人们的素质联在一起的阶段是(      )

A.对紧急事件的注意                                      B.正确地解释情境

C.对个人责任的决定                                      D.对恰当介入方式的决定

17.平时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说法,“如果你希望别人帮忙,那你最好在对方心情愉快的时候开口”。在这种情形下,影响个体助人行为的因素是(      )

A.个性                                                           B.同情

C.责任                                                           D.心境

18.属于遵从行为范畴的例子是(      )

A.为了显示结义兄弟的所谓义气,而杀死了自己的亲兄弟

B.很多人喜欢喝茶,我也喜欢喝茶

C.由于时间紧迫,我不得不乘车赶到那儿

D.我们都说雪是白色的

19.与没有可供观察的榜样相比,一个人在观察了榜样实施侵犯性行为之后,他更有可能做出侵犯性行为。这种现象属于(      )

A.遵从                                                           B.服从

C.行为传染                                                    D.偏离

20.当个体必须在两个同样消极的目标中选择一个时,就会产生一种冲突,这种冲突是(      )

A.接近——接近型                                         B.避免——避免型

C.接近——回避型                                         D.双重接近——回避型

21.在公开场合下遭到难堪的人,更有可能使用威胁的手段,即使这样做会让他付出代价也在所不惜。在这种情况下,影响使用威胁的因素是(      )

A.个性                                                           B.挽回面子

C.没有沟通                                                    D.冲突的强度

22.在与他人交往时,既考虑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也考虑他人利益的最大化。这类人被称为(      )

A.竞争者                                                       B.竞争——合作者

C.合作者                                                       D.平均者

23.当有他人在场时,你完成任务的绩效比你自己一个人完成时更好,这种现象是(      )

A.社会助长                                                    B.社会抑制

C.社会分配                                                    D.社会互助

24.群体所确立的表明在特定环境中群体成员的行为准则和标准是(      )

A.群体目标                                                    B.群体规范

C.群体决策                                                    D.群体活动

25.能提高群体的士气,大家都感到满意的沟通网络是(      )

A.轮式                                                           B.圆周式

C.链式                                                           D.Y式

26.有研究表明,当个体在写毕业论文时,他人在场比自己单独完成的效率低,这表明他人在场(      )

A.会产生社会助长                                         B.会产生社会抑制

C.对其没有任何影响                                      D.对其会产生激起

27.菲德勒(F.E.Fielder,1964)提出的应变理论(      )

A.是指领导的特质理论

B.是指领导的情景理论

C.是指随情景的变化而变化的理论

D.兼顾了领导的特质理论和领导的情景理论两个方面

28.当你在教室的固定座位被他人占着时,你心理会不舒服,并打算下次早点来教室控制你的座位,这种领域形式是(      )

A.主要领域                                                    B.次要领域

C.公开领域                                                    D.私密领域

29.个体对极为关注和感到具有拥有性的领域,会采用不惜诉诸以法律来防卫的反应方式,这个领域一般是指(      )

A.主要领域                                                    B.次要领域

C.公开领域                                                    D.社会领域

30.在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拥挤是指(      )

A.客观状态                                                    B.心理状态

C.物理空间                                                    D.高密度情景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进行社会心理学研究时常用的收集资料的方法不包括(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行动研究法

E.元分析方法

2.在影响态度改变的沟通中,可以提高沟通者可信性的主要内容包括(          )

A.沟通者的专长或权威                                  B.听众对沟通者的动机或意图的信赖程度

C.沟通者的口才                                             D.沟通者的外表

E.沟通者的身体语言

3.韦纳(B.Weiner,1971)等人认为,在成败归因过程中包括两个步骤,分别是观察者必须决定(          )

A.是对能力的归因,还是对性格的归因          B.是对自己归因,还是对他人归因

C.归因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                        D.归因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E.成败是稳定的发生,还是不稳定的发生

4.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对于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重要作用的行为是(          )

A.助人行为                                                    B.攻击性行为

C.利他行为                                                    D.侵犯行为

E.反社会行为

5.S.沙赫特就孤独的个体进行了有关研究,其研究得出的结果是(          )

A.孤独所产生的痛苦程度与孤独的时间不是线性关系

B.孤独所产生的痛苦程度与孤独的时间是线性关系

C.孤独者常常想到其他人,甚至产生有关其他人的幻觉

D.孤独者常常想到其他人,但不会产生对其他人的幻觉

E.头脑中思考智力的孤独者会表现出较多的不安和冷漠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态度与行为之间不是一对一的关系。(      )

2.多拉德认为,挫折一定会导致某种攻击行为。(      )

3.当你走进超市买东西时,你就和超市的其他人一起属于同一个群体。(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述行动者与观察者归因的区别及其心理机制。

2.简述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3.简述影响利他行为的求助者的特点。

4.简述解释遵从的群体中心理论。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举例说明如何通过理性的沟通让消费者改变态度。

2.论述归因偏见中“行为中心偏见”的含义及其成因。

3.结合实际谈谈人们合作的原因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本文标签:湖南自考 湖南自考社会心理学(二) 湖南省2010年1月自学考试社会心理学(二)试题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hnzk.hn.cn

本文地址:http://www.hnzk.hn.cn/shehuixinlixue_er_/29714.html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更新时间:]浏览热度(

《湖南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湖南自考-便捷服务

湖南省2010年1月自学考试社会心理学(二)试题

日期:2019-12-10 15:33:16  整理:湖南自考网  浏览(

课程代码:0204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社会心理学是研究________因素如何影响个人和群体的思想、情感和社会行为的一门科学。(      )

A.家庭环境                                                    B.生物遗传

C.学校环境                                                    D.社会情境

2.个体是通过微观环境来感知社会现象并获得一切社会心理特征的。微观环境包括很多,如:朋友、家庭、(      )

A.学校                                                           B.意识形态

C.社会制度                                                    D.文化

3.人在某种情境中习得一定的行为,而当这种情境再现时,他会出现同样的行为。持这种观点的是(      )

A.精神分析理论                                             B.认知理论

C.场理论                                                       D.学习理论

4.美国心理学家津巴多(P.Zimbardo,1973)等人在斯坦福大学所作的“监狱”实验属于(      )

A.模拟研究                                                    B.现场实验

C.实验室实验                                                D.自然实验

5.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或事物的稳定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      )

A.心理状态                                                    B.心理特点

C.心理倾向                                                    D.心理活动

6.通过记录皮肤电、心率或瞳孔收缩等指标,可以判断一个人对刺激的态度。这种研究态度的方法叫(      )

A.生理记录法                                                B.行为观察法

C.假路线技术法                                             D.纸笔测验法

7.社会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恐惧程度与态度改变的关系是(      )

A.倒U关系                                                    B.U型关系

C.线性关系                                                    D.反比关系

8.在听众没有改变态度的情况下,先向听众提出小的要求。在听众同意之后,再提出更高要求,听众往往也会同意,此称为(      )

A.登门拜访                                                    B.先大后小

C.对牛弹琴                                                    D.折扣技术

9.弗斯汀格(L.Festinger,1957)提出的理论是(      )

A.模仿理论                                                    B.刺激反应论

C.归因理论                                                    D.认知失调论

10.通常人们减少认知失调的办法不包括(      )

A.改变认知                                                    B.增加认知

C.减少认知                                                    D.改变认知的重要性

11.根据归因偏见理论,如果我们以一定的方式行动,我们会认为其他人也会这样做。这种偏见归因属于(      )

A.行动中心偏见                                             B.显著性偏见

C.歧视                                                           D.自我中心偏见

12.“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指人际吸引中的(      )

A.互补性                                                       B.物理距离的接近性

C.类似性                                                       D.交往的频率

13.“把功劳归于自己,把错误推给人家”的这种功过归因偏见是生活中常见的,有这种偏见的人往往是(      )

A.行动者                                                       B.观察者

C.男生                                                           D.女生

14.孩子们有侵犯行为可能是从父母或电视中的暴力片那里观察而学来的,持这种观点的是(      )

A.本能理论                                                    B.挫折侵犯理论

C.社会学习理论                                             D.生物学理论

15.当助人行为受到强化时,这类助人行为以后将更有可能发生,提出这种主张的是(      )

A.情绪理论                                                    B.学习和模仿理论

C.生物学理论                                                D.社会规范理论

16.在做出助人行为决策的过程中,常常与社会风气和人们的素质联在一起的阶段是(      )

A.对紧急事件的注意                                      B.正确地解释情境

C.对个人责任的决定                                      D.对恰当介入方式的决定

17.平时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说法,“如果你希望别人帮忙,那你最好在对方心情愉快的时候开口”。在这种情形下,影响个体助人行为的因素是(      )

A.个性                                                           B.同情

C.责任                                                           D.心境

18.属于遵从行为范畴的例子是(      )

A.为了显示结义兄弟的所谓义气,而杀死了自己的亲兄弟

B.很多人喜欢喝茶,我也喜欢喝茶

C.由于时间紧迫,我不得不乘车赶到那儿

D.我们都说雪是白色的

19.与没有可供观察的榜样相比,一个人在观察了榜样实施侵犯性行为之后,他更有可能做出侵犯性行为。这种现象属于(      )

A.遵从                                                           B.服从

C.行为传染                                                    D.偏离

20.当个体必须在两个同样消极的目标中选择一个时,就会产生一种冲突,这种冲突是(      )

A.接近——接近型                                         B.避免——避免型

C.接近——回避型                                         D.双重接近——回避型

21.在公开场合下遭到难堪的人,更有可能使用威胁的手段,即使这样做会让他付出代价也在所不惜。在这种情况下,影响使用威胁的因素是(      )

A.个性                                                           B.挽回面子

C.没有沟通                                                    D.冲突的强度

22.在与他人交往时,既考虑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也考虑他人利益的最大化。这类人被称为(      )

A.竞争者                                                       B.竞争——合作者

C.合作者                                                       D.平均者

23.当有他人在场时,你完成任务的绩效比你自己一个人完成时更好,这种现象是(      )

A.社会助长                                                    B.社会抑制

C.社会分配                                                    D.社会互助

24.群体所确立的表明在特定环境中群体成员的行为准则和标准是(      )

A.群体目标                                                    B.群体规范

C.群体决策                                                    D.群体活动

25.能提高群体的士气,大家都感到满意的沟通网络是(      )

A.轮式                                                           B.圆周式

C.链式                                                           D.Y式

26.有研究表明,当个体在写毕业论文时,他人在场比自己单独完成的效率低,这表明他人在场(      )

A.会产生社会助长                                         B.会产生社会抑制

C.对其没有任何影响                                      D.对其会产生激起

27.菲德勒(F.E.Fielder,1964)提出的应变理论(      )

A.是指领导的特质理论

B.是指领导的情景理论

C.是指随情景的变化而变化的理论

D.兼顾了领导的特质理论和领导的情景理论两个方面

28.当你在教室的固定座位被他人占着时,你心理会不舒服,并打算下次早点来教室控制你的座位,这种领域形式是(      )

A.主要领域                                                    B.次要领域

C.公开领域                                                    D.私密领域

29.个体对极为关注和感到具有拥有性的领域,会采用不惜诉诸以法律来防卫的反应方式,这个领域一般是指(      )

A.主要领域                                                    B.次要领域

C.公开领域                                                    D.社会领域

30.在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拥挤是指(      )

A.客观状态                                                    B.心理状态

C.物理空间                                                    D.高密度情景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进行社会心理学研究时常用的收集资料的方法不包括(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行动研究法

E.元分析方法

2.在影响态度改变的沟通中,可以提高沟通者可信性的主要内容包括(          )

A.沟通者的专长或权威                                  B.听众对沟通者的动机或意图的信赖程度

C.沟通者的口才                                             D.沟通者的外表

E.沟通者的身体语言

3.韦纳(B.Weiner,1971)等人认为,在成败归因过程中包括两个步骤,分别是观察者必须决定(          )

A.是对能力的归因,还是对性格的归因          B.是对自己归因,还是对他人归因

C.归因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                        D.归因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E.成败是稳定的发生,还是不稳定的发生

4.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对于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重要作用的行为是(          )

A.助人行为                                                    B.攻击性行为

C.利他行为                                                    D.侵犯行为

E.反社会行为

5.S.沙赫特就孤独的个体进行了有关研究,其研究得出的结果是(          )

A.孤独所产生的痛苦程度与孤独的时间不是线性关系

B.孤独所产生的痛苦程度与孤独的时间是线性关系

C.孤独者常常想到其他人,甚至产生有关其他人的幻觉

D.孤独者常常想到其他人,但不会产生对其他人的幻觉

E.头脑中思考智力的孤独者会表现出较多的不安和冷漠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态度与行为之间不是一对一的关系。(      )

2.多拉德认为,挫折一定会导致某种攻击行为。(      )

3.当你走进超市买东西时,你就和超市的其他人一起属于同一个群体。(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述行动者与观察者归因的区别及其心理机制。

2.简述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3.简述影响利他行为的求助者的特点。

4.简述解释遵从的群体中心理论。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举例说明如何通过理性的沟通让消费者改变态度。

2.论述归因偏见中“行为中心偏见”的含义及其成因。

3.结合实际谈谈人们合作的原因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以上就是关于《湖南省2010年1月自学考试社会心理学(二)试题》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湖南自考资讯, 请持续关注《湖南自考网》。 如有需要,考生可点击《湖南自考网助学报名入口》 进行报名,或点击添加《招生老师微信》进行咨询解答和报名服务哦~

本文标签:湖南自考 湖南自考社会心理学(二) 湖南省2010年1月自学考试社会心理学(二)试题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hnzk.hn.cn

本文地址:http://www.hnzk.hn.cn/shehuixinlixue_er_/29714.html

微信扫码加群

湖南自考网考生交流群

政策公告、考试提醒、自考解答、资料分享、备考指导、学习交流

在线咨询 关注公众号

《湖南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