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汇总(上)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1.当代大学生承担的历史使命?
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
2.当代大学生成才目标?
答:成为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历史发展对大学生必然要求,是党和人民殷切期望。(1)德是人才素质德灵魂(2)智是人才素质基础(3)体是人才素质条件(4)美是人才素质重要内容。
3.社会主义荣辱观(八容八耻)?
答:以热爱祖国为荣,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骄奢淫逸为耻;
4.学《思修》课意义?
答:(1)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2)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修养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3)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5.理想含义,特征?
答: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特征:(1)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2)是多方面多类型的(3)具有现实性(4)具有预见性(5)是一定社会关系产物
6.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才意义?
答:(1)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2)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3)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7.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答:强调个人理想要符合社会理想,不是抹杀排斥个人理想,而是要摆正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关系。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凝聚和升华,代表和反映着人们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归根到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并具体体现在每个社会成员为实现个人理想二进行的活生生的实践中。当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有矛盾冲突时,有志气,有抱负的人可以做出最大自我牺牲,使个人理想服从于全社会的共同理想。
8.如何认识理想与现实对立统一关系?
答:理想和现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假如理想与现实完全等同,那么理想的存在就没有意义。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理想之树深深扎根于现实的沃土之中,理想是在对现实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在一定的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为未来的现实。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
9.爱国主义科学内涵?
答: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关系核心。要爱祖国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
10.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什么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答: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仍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只要国家继续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其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意义。我们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必须坚定地捍卫自己国家利益,这就更需要爱国主义支撑。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更是挑战。现实情况表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不仅要面对经济方面挑战,而且也必然要面对政治和文化上的挑战。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经济、科技和军事等方面优势,竭力输出他们政治观、价值观、文化观和生活方式,企图主导经济全球化进程,把发展中国家纳入西方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轨道。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维护本国,本民族利益。
11.大学生作为忠诚爱国者,在自觉维护国家利益方面基本要求?
答:(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承担起对国家应尽的义务(2)就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3)就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12.当今社会生活条件下,许多人都十分讲求“实际”,思考人生目的这样的大问题有意义吗?为什么?
答:有意义。(1)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有什么样的人生目的,决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决定实现什么样人生价值(2)人生的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3)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4)决定选择什么样人生价值标准(5)人生目的是人生航标,指引人生方向,不同的人生目的,决定不同的人生选择,不同的人生追求,不同的人生价值。
13.人生自我价值、社会价值具有怎样关系?
答:人生价值内在包括人生自我价值和人生社会价值两方面。他们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人生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发展必要条件;另一方面,社会价值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无社会价值,自我价值无法存在;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构成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14.试述当代大学生如何实现自己人生价值?
答:(1)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2)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具有客观真理性的主导价值目标相一致(3)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客观的认识自己,是确定人生价值目标的前提(4)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大学生可塑性强,正处于增长知识和知识才干关键时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途径,全面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努力创造实现人生价值良好条件(5)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做贡献(6)实现人生价值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在实践中继承和弘扬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7)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8)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15.如何正确认识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
答:(1)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2)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3)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当个人利益一旦与社会利益发生矛盾,要自觉服从社会利益(4)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自由与承担社会责任、义务的统一关系
16.道德本质、功能?
答:本质:是特殊社会意识形式,由经济基础决定,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功能:认识功能: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调节关系: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
17.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科学内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
答:内涵:(1)它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辩证统一(2)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3)强调重视和保持个人的正当利益
为什么坚持: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这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经济前提;以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以共产党为执政党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国体、政体,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政治前提;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文化前提。总之,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性,使得集体主义应当而且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贯彻实施。长期以来,集体主义已经成为调节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最重要的原则。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集体主义不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契合,而且也正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思想,就是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18.怎样认识,实践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具体要求?
答:认识:“爱国守法”,强调公民应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地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和护法;“明理诚信”,强调公民应文明礼貌、诚实守信、诚恳待人;“团结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和睦友好、互相帮助、与人友善;“勤俭自强”,强调公民应努力工作、勤俭节约、积极进取;“敬业奉献”,强调公民应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社会。在公民道德实践中,各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功能和作用是互相渗透,交叉并行的。
怎样实践:(1)思想上心理上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产生认知和认同,全面掌握其内容和要求(2)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作为行为标准,正确进行道德判断和做出道德选择(3)积极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得到陶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提高。
19.社会公德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答:特征:继承性;基础性;广泛性;简明性。
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20.遵守网络生活中道德要求的重要意义?
答: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可极大促进社会发展,又可能因使用不当或缺乏规范而损害社会公德,妨害社会的发展。当前网络活动存在许多问题,已对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产生了极大危害,影响一些大学生学习、生活,个别大学生甚至因此误入歧途。可见,网络建康发展不仅需要高科技作为总要条件,而且离不开伦理道德作为发展支撑力量。
21.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作用?
答: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教育作用
22.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主要指哪几类行为?治安管理处罚种类?
答:哪几类行为: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侵犯公私财产,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种类: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限期出境或驱逐出境等。
2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基本要求?
答: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24.如何理解劳动者法定权利和义务?
答:权利:(1)平等就业,选择职业的权利(2)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3)休息放假的权利(4)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5)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6)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7)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8)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义务:(1)完成劳动任务(2)提高劳动技能(3)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4)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25.大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注意哪几个问题?
答:(1)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2)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3)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
26.法律本质含义?
答:(1)是由国家创制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2)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3)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27.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本质?
答:(1)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意志的体现(2)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社会性和先进性(3)从法律社会作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法律保障。
28.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主要任务?
答:(1)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提高党依法执政水平(3)建立社会主义法治政府(4)健全司法体制与制度(5)完善权利制约与监督机制(6)培植社会主义新型法律文化。
29.大学生应该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的权威?
答:不仅要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讲法律,讲证据,讲程序,讲法理),参与法律实践,还要树立法律信仰,宣传法律知识,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能否顺利进行,一定程度上看社会主义法律思维能否深入人心。我国法制宣传教育任务不仅包括宣传和普及法律知识,还包括提升公民法律思维水平。
30.如何认识我国宪法特点,原则?
答:特点:(1)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2)效力上,宪法法律效力最高(3)制订和修改的程序上,比其他法律更严格。
原则:(1)坚持党的领导(2)人民主权原则(3)保障公民权利原则(4)法治原则(5)民主集中制原则。
31.如何理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
答:(1)保障人民当家作主(2)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3)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4)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32.我国公民基本权利、义务?
答:权利:(1)平等权(2)政治权利和自由(3)宗教信仰自由(4)人身自由权(5)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6)社会经济权(7)文化教育权(8)特定主体权利。
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3)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5)依法纳税(6)其他义务。
33.民法概念和原则?
答:概念:是对民事立法、司法和民事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约束功能的基本行为准则,效力贯穿于整个民事法律制度。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原则: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禁止权利滥用
34.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刑罚体系由哪两个部分构成?各自包括哪些主要刑罚内容?
答:分主刑和附加刑。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适用于犯罪的外国人的驱逐出境。
1.社会公德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答:特征:继承性;基础性;广泛性;简明性。
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2.遵守网络生活中道德要求的重要意义?
答: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可极大促进社会发展,又可能因使用不当或缺乏规范而损害社会公德,妨害社会的发展。当前网络活动存在许多问题,已对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产生了极大危害,影响一些大学生学习、生活,个别大学生甚至因此误入歧途。可见,网络建康发展不仅需要高科技作为总要条件,而且离不开伦理道德作为发展支撑力量。
3.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作用?
答: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教育作用
4.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主要指哪几类行为?治安管理处罚种类?
答:哪几类行为: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侵犯公私财产,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种类: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限期出境或驱逐出境等。
5.如何理解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基本要求?
答: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6.如何理解劳动者法定权利和义务?
答:权利:(1)平等就业,选择职业的权利(2)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3)休息放假的权利(4)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5)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6)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7)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8)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义务:(1)完成劳动任务(2)提高劳动技能(3)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4)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7.大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注意哪几个问题?
答:(1)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2)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3)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
8.法律本质含义?
答:(1)是由国家创制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2)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3)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9.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本质?
答:(1)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意志的体现(2)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社会性和先进性(3)从法律社会作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法律保障。
10.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主要任务?
答:(1)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提高党依法执政水平(3)建立社会主义法治政府(4)健全司法体制与制度(5)完善权利制约与监督机制(6)培植社会主义新型法律文化。
11.大学生应该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的权威?
答:不仅要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讲法律,讲证据,讲程序,讲法理),参与法律实践,还要树立法律信仰,宣传法律知识,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能否顺利进行,一定程度上看社会主义法律思维能否深入人心。我国法制宣传教育任务不仅包括宣传和普及法律知识,还包括提升公民法律思维水平。
12.如何认识我国宪法特点,原则?
答:特点:(1)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2)效力上,宪法法律效力最高(3)制订和修改的程序上,比其他法律更严格。
原则:(1)坚持党的领导(2)人民主权原则(3)保障公民权利原则(4)法治原则(5)民主集中制原则。
13.如何理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
答:(1)保障人民当家作主(2)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3)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4)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14.我国公民基本权利、义务?
答:权利:(1)平等权(2)政治权利和自由(3)宗教信仰自由(4)人身自由权(5)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6)社会经济权(7)文化教育权(8)特定主体权利。
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3)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5)依法纳税(6)其他义务。
15.民法概念和原则?
答:概念:是对民事立法、司法和民事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约束功能的基本行为准则,效力贯穿于整个民事法律制度。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原则: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禁止权利滥用
16.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刑罚体系由哪两个部分构成?各自包括哪些主要刑罚内容?
答:分主刑和附加刑。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适用于犯罪的外国人的驱逐出境。
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制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1)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2)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3)维护法的严肃性、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原则;(4)坚持群众路线,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5)有鉴别、有选择地借鉴外国的立法经验的原则。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适用时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2)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3)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4)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原则;(5)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和国家赔偿原则。
3、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是把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三者有机结合、和谐同意起来;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具体说来,包含以下基本内容:
(1)具有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的国家。
(2)具有健全的民主制度、完善的行政制度、公正的司法制度和有效的监督制度,有着高素质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着崇尚法治意识的人民群众的国家。
(3)社会主义法律具有崇高的权威,立法机关依法立法,执法机关依法行政,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司法,公民依法活动,国家权力受法律的可靠保障和有效制约,公民权利和自由有充分和切实保障的国家。
4、什么是违法?它的构成条件有哪些种类?
答:违法是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或公民,因违反法律的规定,致使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受到破坏,依法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违法由下列条件构成:
(1)违法必须是人们违反法律规定的一种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2)违法必须是在不同程度上侵犯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必须是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的行为。
(3)违法必须是行为者出于故意或过失,也就是行为人要有主观方面的过错或罪过。
(4)违法的主体必须是具有法定责任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5、什么是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答:(1)宪法规定我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会、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2)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3)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4)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6、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归纳为以下四项:(1)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2)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原则。(3)民主集中制原则。(4)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7、我国的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我国的选举制度有以下六个基本原则:(1)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2)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4)秘密投票的原则。(5)从物质和法律上保障选民的选举权利。(6)代表对选民和原选举单位负责,并受其监督。
8、我国诉讼法共同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
答:(1)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3)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4)两审终审制。(5)公开审
9、当事人在什么情况下,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答: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1)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2)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3)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此外,已满十四岁不满十八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应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10、什么是合伙企业?我国《合伙企业法》规定,设立合伙企业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答:合伙企业是指由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工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的经济组织。
我国《合伙企业法》规定,设立合伙企业应当具备下列五个条件:(1)有两个以上合伙人,并且都是依法承担无限责任者;(2)有书面合伙协议;(3)有各合伙人实际缴付的出资;(4)有合伙企业的名称;(5)有经营场所和从事合伙经营的必要条件。
11、什么是有限责任公司?什么是股份有限公司?
答:有限责任公司是指由法定人数的股东组成的、股东以其出资额对公司承担责任并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股份有限公司是指其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公司。
12、我国《公司法》规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我国《公司法》规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必须具备下列五个条件:(1)股东符合法定人数;即由2个以上50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设立。(2)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以生产经营或商品批发为主的公司人民币50万元,以商品零售为主的公司人民币30万元,科技开发、咨询、服务性公司人民币10万元。特定行业公司最低限额需要高于上述所定限额的,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3)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4)有公司的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5)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13、我国《公司法》规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答:我国《公司法》规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具备下列六个条件:(1)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发起人应为5个以上股东,其中半数以上在中国境内有住所。(2)发起人认缴和社会公开募集的股本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即1000万人民币。(3)股份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4)发起人制订公司章程,并经创立大会通过。(5)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6)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14、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哪些基本原则?
答:我国《劳动法》规定了我国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有四个,即:(1)公民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的原则。(2)按劳分配原则。(3)男女平等原则。(4)劳动者民主管理原则。
15、我国国家土地所有权的客体包括哪些?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客体包括哪些?
答:国家土地所有权的客体包括:(1)城市市区的土地;(2)农村和城市区中依法没收、征用、征收和收归国有的土地;(3)国家为确定为集体所有的林地、草地、山岭、荒地、滩涂、河滩地以及其他土地。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客体包括:(1)根据法律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属于国家所有以外的土地。(2)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
1、论述劳动合同的解除。
答:《劳动法》规定:
第一,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有下列三种情形之一的劳动者虽然没有过错,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1)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工作的;(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产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但是,《劳动法》还规定,如果劳动者患职业病或因工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患病或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合同。
第二,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1)在试用期内的;(2)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3)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2、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公民民事行为能力有哪几种?
答: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划分为:
(1)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8周岁以上的公民即成年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要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
(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由其法定代理人或监护人代理其民事活动。
3、我国法定继承的概念和顺序是什么?
答: 法定继承人是指按法律规定有资格继承遗产的人。
法定继承人的顺序是指法定继承人继承遗产的先后次序。我国法定继承分为两个顺序。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同一顺序中的继承人的权利是相等的。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法律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4、遗产继承的方式有哪些?
答:我国遗产继承的方式有四种: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遗赠抚养协议。
5、紧急避险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1)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免受危险而采取的。(2)必须是对正在发生的危险而采取的。(3)必须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的。(4)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
6、简述民法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
答: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民法的基本原则有:
(1)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的原则。(2)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3)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权益原则。(4)禁止滥用民事权利原则。
7、我国现行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我国现行宪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是:(1)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2)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原则。(3)民主集中制原则。(4)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8、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宣告死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宣告死亡,是指我国《通则》规定的,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死亡:(1)下落不明满四年的;(2)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两年的。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从战争结束之日起计算。
9、我国《婚姻法》规定,结婚的必备条件有哪些?
答:(1)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婚姻法》规定,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2)必须达到法定年龄。《婚姻法》规定,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3)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
10、什么是法人?法人成立的条件有哪些?
答: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
根据我国《通则》规定,法人必须具备下述条件:(1)依法成立(2)有独立的财产和经费(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11、什么是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
答:直系血亲,是指和自己有直接血缘关系的,即生育自己和自己所生育的上下各代的亲属。如生自己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这以下的直系晚辈。
旁系血亲,是指具有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如同胞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为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12、什么是共同犯罪?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必须是二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2)必须是二人以上有共同犯罪的形为;(3)必须是二人以上有共同犯罪的故意。
13、论述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答: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贯穿于刑法的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的根本性准则。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是:
(1)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是指什么行为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罪及处何种刑罚,均须由法律明文规定。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求对于所有的犯罪人,不论其社会地位、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财产状况如何,在适用刑法上一律平等,任何人不得有任何超越法律的特权。
(3)罪刑相适应原则。罪刑相适应,是指根据行为人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性的大小,决定所处刑罚的轻重,即罪轻刑轻,罪重刑重,罪刑相当,罚当其罪。
思想道德修养部分
1、为什么说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答: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具体体现在:
首先,一个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同时并存,不可偏废,不可能只有自我价值而没有社会价值,也不可能只有社会价值而没有自我价值。
其次,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个人只有把自己同社会和他人联系起来,积极地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才能实现自我价值。也就是说,当人们在追求自我需要满足的时候,如果同时也满足了社会的需要,这时便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了起来。
2、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有哪些?
答: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这是人们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其次,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
因此,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增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主观条件。
3、理想的作用是什么?
答:理想的作用有:第一,是人生的指路明灯。第二,是人生的精神支柱。第三,是人生的力量源泉。第四,是防腐拒变的思想武器。
4、理想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客观标准是什么?
答:理想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客观标准,一般可依据三方面标准:一是这种理想是不是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是不是合乎历史的发展方向;二是这种理想是不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脱离,是不是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三是这种理想是不是为社会的大多数人谋利益,是不是有益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5、为什么说社会实践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根本途径?
答:社会实践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根本途径,其原因是:
第一,社会实践是检验信念正确与否、科学与否的惟一标准。
第二,社会实践是科学知识产生的源泉,知识的发展和人们对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实践。
第三,社会实践是真理性认识上升社会主义信念的关键环节。
6、简述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答: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主要有:
第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整体主义思想;
第二,勤劳勇敢、酷爱自由的民族精神;
第三,乐群贵和、孝慈友恭的传统美德;
第四,崇尚志向、重视节操的精神境界。
此外,谦虚谨慎、务实求真、廉洁奉公、艰苦朴素、诚实守信、尊师敬业等也为人们熟悉和实行。
7、试论我们强调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
答:为了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应当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
首先,人是要有道德的,每一个人都应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其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需要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
再次,社会主义道德要求,是大多数人都能做到的。
8、什么是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答:(1)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础;(2)诚实守信。诚实守信这一职业道德标准,是职业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石;(3)办事公道。办事公道是处理职业内外关系的重要行为准则;(4)服务群众。服务群众,满足群众要求,尊重群众利益是职业道德要求的目标指向的最终归宿;(5)奉献社会。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
9、婚姻家庭道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婚姻家庭道德是在婚姻家庭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道德观念,其主要内容是:(1)婚姻自主,真正奠定在爱情基础上的一夫一妻制,夫妻双方应该互敬互爱。(2)在家庭生活中赡养尊敬老人,抚养教育子女,与邻里和睦相处。(3)注意计划生育,勤俭持家,爱家爱国。
10、男女恋爱中的基本道德要求是什么?
答:(1)恋爱应是以寻找爱情、培养爱情为目的;(2)恋爱应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平等履行道德义务;(3)恋爱过程中要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
11、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的关系?
答:(1)道德品质是在道德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2)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综合体现;(3)形成了的道德品质对道德行为有指导和支配作用。
总之,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积累和结晶,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客观内容和外在表现。
12、良好道德品质的基本范畴是什么?
答:(1)正直无私;(2)忠诚守信;(3)仁爱互助;(4)勇敢进取;(5)敬业好学;(6)勤劳节俭;(7)谦虚谨慎;(8)遵纪守法;(9)文明礼貌。
13、什么是友谊,它是如何获得和发展的?
答:友谊有以下三个特征:
(1)友谊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友爱,是相互间爱的给予。(2)真正的友谊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力量,是人类美德化为情感的无偿赠予,它能沟通心灵、美化生活、稳定和巩固社会。(3)友谊是需要平等、互助、互尊、互爱的心灵默契。
在人际交往中要获得和发展友谊,应做到:(1)与人为善,以心换心。(2)学会宽容,善于原谅。(3)严于律己,谨慎交友。
14、竞争与合作是什么关系?
答:竞争和合作的辨证统一。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竞争与合作是统一的,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没有合作的竞争,是孤单的竞争,孤单的竞争是无力量的。合作是为了更好地竞争。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有:(1)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2)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3)处理好主角和配角的关系。
15、现代人才必须学会与人真诚的合作。简要说明合作的意义是什么?
答: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集体为达到共同的目的而联合,为相互利益而协调一致的活动,合作具有很大的意义:(1)合作是人类社会得以形成的根基。(2)合作是人生力理的源泉。(3)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
16、人际关系在人生中的意义是什么?
答:人际关系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身心健康的需要;(2)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生事业成功的需要;(3)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生幸福的需要。
17、什么是自我修养?自我修养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自我修养是指一个人按照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要求,经过学习、磨练、涵养和陶冶的工夫,为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在各方面进行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是实现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现代社会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有:思想政治修养,道德修养,文化修养,审美修养,心理修养。
18、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进行自我修。
答:自我修养主要是靠个人自己的努力,修身养性,达到人生的理想境界。现代社会自我修养的主要途径为:(1)认真学习,把握自我。(2)勤于实践,塑造自我。(3)严格要求,完善自我。
进行自我修养也就是一个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做到:(1)常思己过,有则改之。(2)自觉锻炼,陶冶情操。(3)坚持“慎独”,纯洁品质。
19、简述“贵在立志”。
答:(1)所谓志,乃是理想、决心、毅力。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灯、生命的去和、精神支柱。青年是理想形成时期,是立志的关键阶段。(2)有志者,事竟成。一个人在事业上成功、对人类的贡献是与他在青年时期立下志向并不懈奋斗分不开的。(3)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0、培养自身人际交往能力应从哪几方面着手?
答:(1)改善认识模式。A、是要求人们充分认识人际关系的意义和重要性;对学会与人相处和协调人际关系采取积极的态度;B、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平等地与人交往。
(2)完善性格,增强人际吸引因素。其中包括:A、正确的人生观;B、高尚的品德修养;C、良好的心理品质;D、智慧和才能。
(3)掌握交往的艺术。与人交往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主要有:A、注意自我形象;B、与人交谈;C、注意动作行为;D、把握对方心境。
21、简述社会公德的含义及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义。
答:社会公德是指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必须的,最简单的公共生活准则。
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有着重要意义:(1)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2)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3)社会公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精神文明程度的“窗口”。
22、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答:现代社会生活中,爱情是男女双方基于一定的客观现实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好真挚的彼此倾慕、互相爱悦,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的最强烈持久、纯洁专一的情感。因此真正的爱情应该是爱恋中的男女双方平等互爱、排他专一、强烈持久、纯洁严肃的感情。爱情是人类特有的现象。爱情的本质是基于一定自然基础之上,并受制于社会物质和文化因素的互相爱慕的精神。
以上就是关于《2019年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汇总(上)》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湖南自考资讯,请持续关注《湖南自考网》。如有需要,考生可点击《湖南自考网助学报名入口》进行报名,或点击添加《招生老师微信》进行咨询解答和报名服务哦~
本文标签:湖南自考 湖南自考公共课 2019年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汇总(上)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hnzk.hn.cn)
《湖南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