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自考《文化管理学》章节复习:文化事业管理概述

发布日期:2019-07-29 11:43:34 编辑整理:湖南自考网 【字体: 】   【点击+添加招生老师微信】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1、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是一种以提升人们精神生活为目的的特殊产品,包括精神和物质两种形态,是以文化为实体,按照一定的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分配并且耗费一定成本的物品或服务。

2、文化产品按照公共性的不同分为: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

3、公共物品一词最先见于西方经济学论著。萨缪尔森认为,公共物品有如下两个特征:①非排他性。②非竞争性。

4、有学者根据排他性和竞争性的有无,把物品分为四类:①纯公共物品,它同时兼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②具有排他性但没有竞争性的可收费物品;③物品有竞争性但无排他性,我们称之为公共资源;④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的纯私人物品;在这四类物品中,可收费物品和公共资源可统称为准公共物品。

5、私人文化产品可通过竞争市场予以提供,而公共文化产品和准公共文化产品则需通过政府或由政府主导的机制提供。

6、公共文化产品一般分为两类:①是消费者无需支付费用或支付低于产品实际生产成本的费用就可以消费的产品。②公共产品虽然也能够由私人提供,但由于其关系到国际民生或国家命脉,而不能交由私人提供。

7、准公共文化产品与垄断竞争行为:准公共文化产品是介于公共产品与竞争性产品之间的一个概念,它有很大的需求弹性,对准公共产品的消费必须通过有偿交换手段才能获得,消费者对这类产品消费不会产生“搭便车”的问题,因而生产者是有利可图的,不必由政府来经营。与准公共文化产品相对应的就是其产品的提供者-垄断竞争型文化企业,对这类文化企业应该实现政府分开,独立经营、独立核算,推动其充分参与文化市场的竞争。

8、竞争性文化产品与竞争性行为:竞争性产品是应该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法则进行生产的产品,其产品数量众多,价格自由浮动,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化具有完全的需求弹性,不存在“搭便车”问题。

9、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的双重属性:①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的商品属性:首先,它是一种劳动产品,生产过程中凝结了人类的一般劳动,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其次,文化产品具有商品属性,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它也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②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的社会属性。③正确认识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的双重性:文化产品的本质属性是意识形态属性。我们必须强调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这不仅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要求和本质规定,而且也是文化意识规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合乎逻辑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

10、文化事业的概念分三个层次:①泛指整个文化,像我们通常使用的“发展文化事业”即发展整个文化。②指文化产业相对的整个文化事业,包括公益文化和部分亚文化事业,特点是以国家投资为主,其他投资人为辅,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公众的文化需要,而不是营利。③指文化事业单位(所谓文化事业单位,是指受国家各级文化行政部门直接管理的、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独立的社会组织。)

11、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分①孙是炎认为:主体、目标取向、运作方式、资金来源和组织形式不同。②白志刚认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好像是雌雄异体的两棵果树。③原新安、黄开均认为:按照公共支出理论的要求,结合文化事业单位的职能和作用,可以把文化事业单位分为:公益类、半公益类和经营类三大类,分别实行不同的财政管理体制。④李江帆认为都属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直到2000年10月才第一次在中央正式使用了这一概念。

12、文化事业:是指人们在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等领域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并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经常性活动。(广义的文化事业既包括文化产业,又包括无法进行产业化运作的公益性文化事业。)

13、文化事业的特征:①公共性。②多样性。③超前性。

14、发展文化事业的意义: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是培育现代社会合格公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保障。②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③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是中华文化继承与创新的有力保障。

15、文化事业管理的含义:是各级政府及其文化行政部门和各种文化事业单位对各项文化事业和具体文化活动的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包括宏观文化行政和微观文化管理两方面。在宏观层面的表现为各级政府及其文化行政部门以文化法律和法规为基本依据,微观层面表现为文化事业单位对自身的文化经济活动的管理。

16、文化行政的主要特点:宏观性、间接性和多样性。

17、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不能到位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公共服务水平的地区失衡,城乡失衡;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尚不适应人民群众提议增长的社会公共需求;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和机制还不健全等等。

18、从公共指出的领域来划分,政府公共服务可分为:经济性公共服务和社会性公共服务。

19、经济性公共服务:指政府为促进经济发展而直接进行各种投资。

20、社会性公共服务:指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和财政手段支持教育、科技、社会保障、公共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发展项目。

21、建设服务型政府转变类型:①文化管理部门由主要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②由主要是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③由主要是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

22、文化事业管理的基本内容:①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②完善文化法规体系,制定文化发展战略与规划;③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推动文化产业壮大;④管理文化市场;⑤引导文化消费;⑥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⑦培养高素质的文化工作者的队伍。

23、文化事业管理的的基本原则:①把握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先进文化的建设有两个目标必须始终明确:⑴是树人的目标,就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⑵是社会目标,就是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②坚持政事分开的原则;(政事分开是推进文化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必须要坚持的一项原则。其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⑴政事职能分开;⑵政事机构编制分开;⑶政事管理方式分开;⑷政事经费分开。)③坚持分类管理原则。

24、文化事业管理的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和法律方法。

25、行政方式特点:具体性、直接性。行政方法的优点:① 运用行政方法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利于保证文化事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② 有利于文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③ 促进文化事业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26、经济方法是政府在宏观调控中常用的手段。(经济方法在管理国家文化事业中也是最常见的重要手段。)经济方法有四种:① 政府拨款,即政府直接投入② 税收③ 利息④ 引导和鼓励社会投入。

27、法律方法是文化事业管理的一个基本方法,即对文化生产中带有规律性的原则、制度和方法,用国家法律、法令、条例的形式固定下来。

法律手段的的特点首先是具有平等性、普遍性、和适用性;其次是具有强制性。法律手段的这些特点,保证了政府管理的宏观性和控制力度。

法律是社会组织或个人行为准则,法律的制定是以宪法为依据的,因此具有很强的规范性。

指导性管理是与指令性管理的最大区别在于较少使用行政命令的手段。

所谓管理方式的多样性,是指管理手段的多样化。计划体制时期,行政手段是主要的管理手段。


 


以上就是关于《2019年自考《文化管理学》章节复习:文化事业管理概述》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湖南自考资讯,请持续关注《湖南自考网》。如有需要,考生可点击《湖南自考网助学报名入口》进行报名,或点击添加《招生老师微信》进行咨询解答和报名服务哦~

本文标签:湖南自考 湖南自考文学类 2019年自考《文化管理学》章节复习:文化事业管理概述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hnzk.hn.cn

本文地址:http://www.hnzk.hn.cn/stwxl/22106.html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更新时间:]浏览热度(

《湖南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湖南自考-便捷服务

2019年自考《文化管理学》章节复习:文化事业管理概述

日期:2019-07-29 11:43:34  整理:湖南自考网  浏览(

1、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是一种以提升人们精神生活为目的的特殊产品,包括精神和物质两种形态,是以文化为实体,按照一定的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分配并且耗费一定成本的物品或服务。

2、文化产品按照公共性的不同分为: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

3、公共物品一词最先见于西方经济学论著。萨缪尔森认为,公共物品有如下两个特征:①非排他性。②非竞争性。

4、有学者根据排他性和竞争性的有无,把物品分为四类:①纯公共物品,它同时兼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②具有排他性但没有竞争性的可收费物品;③物品有竞争性但无排他性,我们称之为公共资源;④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的纯私人物品;在这四类物品中,可收费物品和公共资源可统称为准公共物品。

5、私人文化产品可通过竞争市场予以提供,而公共文化产品和准公共文化产品则需通过政府或由政府主导的机制提供。

6、公共文化产品一般分为两类:①是消费者无需支付费用或支付低于产品实际生产成本的费用就可以消费的产品。②公共产品虽然也能够由私人提供,但由于其关系到国际民生或国家命脉,而不能交由私人提供。

7、准公共文化产品与垄断竞争行为:准公共文化产品是介于公共产品与竞争性产品之间的一个概念,它有很大的需求弹性,对准公共产品的消费必须通过有偿交换手段才能获得,消费者对这类产品消费不会产生“搭便车”的问题,因而生产者是有利可图的,不必由政府来经营。与准公共文化产品相对应的就是其产品的提供者-垄断竞争型文化企业,对这类文化企业应该实现政府分开,独立经营、独立核算,推动其充分参与文化市场的竞争。

8、竞争性文化产品与竞争性行为:竞争性产品是应该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法则进行生产的产品,其产品数量众多,价格自由浮动,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化具有完全的需求弹性,不存在“搭便车”问题。

9、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的双重属性:①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的商品属性:首先,它是一种劳动产品,生产过程中凝结了人类的一般劳动,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其次,文化产品具有商品属性,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它也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②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的社会属性。③正确认识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的双重性:文化产品的本质属性是意识形态属性。我们必须强调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这不仅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要求和本质规定,而且也是文化意识规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合乎逻辑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

10、文化事业的概念分三个层次:①泛指整个文化,像我们通常使用的“发展文化事业”即发展整个文化。②指文化产业相对的整个文化事业,包括公益文化和部分亚文化事业,特点是以国家投资为主,其他投资人为辅,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公众的文化需要,而不是营利。③指文化事业单位(所谓文化事业单位,是指受国家各级文化行政部门直接管理的、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独立的社会组织。)

11、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分①孙是炎认为:主体、目标取向、运作方式、资金来源和组织形式不同。②白志刚认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好像是雌雄异体的两棵果树。③原新安、黄开均认为:按照公共支出理论的要求,结合文化事业单位的职能和作用,可以把文化事业单位分为:公益类、半公益类和经营类三大类,分别实行不同的财政管理体制。④李江帆认为都属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直到2000年10月才第一次在中央正式使用了这一概念。

12、文化事业:是指人们在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等领域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并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经常性活动。(广义的文化事业既包括文化产业,又包括无法进行产业化运作的公益性文化事业。)

13、文化事业的特征:①公共性。②多样性。③超前性。

14、发展文化事业的意义: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是培育现代社会合格公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保障。②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③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是中华文化继承与创新的有力保障。

15、文化事业管理的含义:是各级政府及其文化行政部门和各种文化事业单位对各项文化事业和具体文化活动的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包括宏观文化行政和微观文化管理两方面。在宏观层面的表现为各级政府及其文化行政部门以文化法律和法规为基本依据,微观层面表现为文化事业单位对自身的文化经济活动的管理。

16、文化行政的主要特点:宏观性、间接性和多样性。

17、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不能到位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公共服务水平的地区失衡,城乡失衡;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尚不适应人民群众提议增长的社会公共需求;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和机制还不健全等等。

18、从公共指出的领域来划分,政府公共服务可分为:经济性公共服务和社会性公共服务。

19、经济性公共服务:指政府为促进经济发展而直接进行各种投资。

20、社会性公共服务:指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和财政手段支持教育、科技、社会保障、公共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发展项目。

21、建设服务型政府转变类型:①文化管理部门由主要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②由主要是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③由主要是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

22、文化事业管理的基本内容:①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②完善文化法规体系,制定文化发展战略与规划;③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推动文化产业壮大;④管理文化市场;⑤引导文化消费;⑥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⑦培养高素质的文化工作者的队伍。

23、文化事业管理的的基本原则:①把握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先进文化的建设有两个目标必须始终明确:⑴是树人的目标,就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⑵是社会目标,就是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②坚持政事分开的原则;(政事分开是推进文化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必须要坚持的一项原则。其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⑴政事职能分开;⑵政事机构编制分开;⑶政事管理方式分开;⑷政事经费分开。)③坚持分类管理原则。

24、文化事业管理的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和法律方法。

25、行政方式特点:具体性、直接性。行政方法的优点:① 运用行政方法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利于保证文化事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② 有利于文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③ 促进文化事业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26、经济方法是政府在宏观调控中常用的手段。(经济方法在管理国家文化事业中也是最常见的重要手段。)经济方法有四种:① 政府拨款,即政府直接投入② 税收③ 利息④ 引导和鼓励社会投入。

27、法律方法是文化事业管理的一个基本方法,即对文化生产中带有规律性的原则、制度和方法,用国家法律、法令、条例的形式固定下来。

法律手段的的特点首先是具有平等性、普遍性、和适用性;其次是具有强制性。法律手段的这些特点,保证了政府管理的宏观性和控制力度。

法律是社会组织或个人行为准则,法律的制定是以宪法为依据的,因此具有很强的规范性。

指导性管理是与指令性管理的最大区别在于较少使用行政命令的手段。

所谓管理方式的多样性,是指管理手段的多样化。计划体制时期,行政手段是主要的管理手段。


 


以上就是关于《2019年自考《文化管理学》章节复习:文化事业管理概述》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湖南自考资讯, 请持续关注《湖南自考网》。 如有需要,考生可点击《湖南自考网助学报名入口》 进行报名,或点击添加《招生老师微信》进行咨询解答和报名服务哦~

本文标签:湖南自考 湖南自考文学类 2019年自考《文化管理学》章节复习:文化事业管理概述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hnzk.hn.cn

本文地址:http://www.hnzk.hn.cn/stwxl/22106.html

微信扫码加群

湖南自考网考生交流群

政策公告、考试提醒、自考解答、资料分享、备考指导、学习交流

在线咨询 关注公众号

《湖南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